明傑|社羣營銷十大落地方向

2018年07月13日

社群營銷學院邀請社群踐行者明傑先生

為群裡小夥伴們做了一次線上分享

下面就一起來學習吧!

明傑|社群營銷十大落地方向

  • 明傑 老師
  • 原上海曦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金牌講師
  • 百年盛氏堂柳曼團隊聯合創始人
  • 互聯網社群營銷老司機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社群營銷十大落地方向。首先問大家一下,有沒有過以下這些情況:

1.走路時玩手機

2.做飯時手機必須放在旁邊

3.上廁所刷手機

4.洗澡時,手機帶進浴室

5.醒來第一件事是看手機

6.睡前最後一件事是看手機

7.找不到手機就心煩意亂

8.朋友聚會,各個玩手機

不知不覺,手機已經成為我們身上的一個“器官”,成為了我們身上不可或缺一部分!為什麼會是這樣?

其實我的感覺並非某某產品是剛需,而社交才是真正的剛需!因為現如今的社會,我們的“關係”都在手機裡!大家都是學習社群的,問大家一個問題:親友群、小米粉絲群、英語學習群、老鄉會,到底哪一個才是社群?

答案是:小米粉絲群、英語學習群。

因為它們有相同的屬性,有統一的目標,統一的規則!這也是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第一個落地方向!

一、社群三大基礎要素:

1、要有相同的屬性標籤

l 屬性—實體店老闆、微商

2、要有相同的目標

l 目標—解決經營、賣貨問題

3、要有自己的運營制度

l 制度—學員、會員、合夥人

對於想做“社群”的人來說,做之前必須要搞清楚3個問題:

1、你想要建一個什麼樣的群?

2、我們為什麼要在一起?

3、我們在一起要幹什麼?

當你考慮清楚這3個問題之後,你才可以來策劃自己的社群!

二、社群三大思路

1、為實體店、微商分享營銷知識的社群

2、大家共同學習,溝通交流,提升經商銷售情商

3、幫助大家提高入客量,提升銷售額,提高收入

三、建群七大目的

1、提供服務

建立這個群,就是為學員進行培訓,提供諮詢服務,解疑答惑。

2、拓展人脈資源

定位於服務實體店、微商,為實體店、微商提供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

3、聚焦興趣

大家共同探討“營銷”有關話題。

4、打造品牌

建立和大家之間的情感鏈接,方便大家與產品之間的互動、傳播、參與和溝通。

5、打造個人影響力

圍繞個人影響力的強化和打造,通過分享乾貨,組織一些活動,最終藉助群員規模和影響力變現。

6、維護客情關係

建立本群,就是於客戶持續的發生關係,讓顧客持續的購買產品或私人訂製企劃方案。

7、銷售產品

適當分享自己與百年盛氏堂的故事,通過嫁接我們的項目如何做拓客引流,並建立一個項目代理群。

個人層次不一樣社群目標群體也不同,建議分為三個類型:

1,顧客社群(提供服務)

2,代理社群(維護關係)

3,老闆社群(拓展人脈)

四、社群名稱(如何給群起一個合適的名字?)

第一種:源頭延伸

1、從靈魂人物延伸:比如:羅友會、吳曉波讀書會、羅輯思維

2、從核心產品延伸:比如:米粉團、魅友家

第二種:針對目標用戶

1、內容方面:乾貨幫、社群營銷學院

2、愛好方面:驢友會、吃貨團

3、屬性方面:紅粉團、美麗俏佳

4、理念方面:創造奇蹟、乾乾幹

第三種:兩種方法結合

五、社群口號

社群有了口號,就好比貼了一個標籤,這就像大家見面有了暗號一樣,口號的制定有以下3類:

1、功能型----如“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2、利益型:如:“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

3、三觀型:如:“女人,應該對自己好一點”

六、社群八大功能(找自己社群的核心功能定位)

1、營銷知識

2、幸福家庭

3、戀愛技巧

4、友誼萬歲

5、人脈資源

6、線下聚會

7、業績提升

8、資源對接

七、解決社交八大需求

1、聯絡需求

大家可以一對多保持互相聯繫。

2、工作需求

對內信息交流,對外客戶服務。

3、交友需求

找到與自己興趣相同的人、同城好友、同行等;結交高質量的人群,拓展人脈。

4、學習需求

渴望學習和分享;往往表現為尋找比自己更專業的人,與其一起交流學習等。

5、傳播需求

分享自己的特長,打造個人品牌,傳播公司項目或產品。

6、生活需求

大家可以一起約會吃飯,聚會或者結伴旅遊等。

7、服務需求

獲得與購買產品的客戶相關的後續服務,如售後等。

8、心裡需求

歸屬感、滿足感

八、設置社群管理

1、管理員一位

負責收錄群內分享內容

2、互動員一位

積極參與引導大家群內互動,隨時都有時間。

3、群秘書一位

活躍分子,群內比較積極的人,給個名,有事找秘書。

4、群財務一位

群內組織相關活動負責對接收款,支出統計

九、制定社群規則

1、社群的核心定位:

知識分享,實體店、微商引流拓客成交方案設計。

2、設定社群群主和管理員:

提高群成員的交流積極性,發佈群公告,組織社群活動,解答疑難問題,踢掉破壞分子,引導潛水員。

3、設定入群門檻:

不收費的社群必死,你在網上看到的垃圾群、廣告群、色情群,為什麼都是殭屍群,死氣沉沉,原因是:沒有收費,收費才能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建立“會員制”的社群。

4、確定社群主題和內容:

確定個性化的主題和內容,要突出自己特色!

5、設立社群激勵制度和發言內容的規範:

人人都是社群裡最好的老師,有物質獎勵,比如紅包、打賞,也有精神獎勵,群員也是分享嘉賓,大家身份平等,每個人都有身份感,參與感。

6、給他們與眾不同的身份

統一LOGO,統一編號,統一名稱,線下搞活動時,還可以統一服裝和統一氣質,印上我們自己的宣傳口號,標準化,一致性,當然還可以為他們設立不同級別的社群。

十、定期互動及準備輸出價值內容

1、定期話題討論:

定期話題討論必須具備一定的儀式感,比如今天我們預告明天晚上21:00—21:30將討論一個什麼樣的話題,並選取積極發言的給予激勵,讓群員有一定的心裡期待與動力。

另外,群內的活躍分子和KOL(意見領袖)可以鼓勵他們一起參與說兩句,對討論的氛圍都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2、嘉賓互動分享:

群內每週或者每月邀請幾位嘉賓回來針對某個領域的話題進行分享,比如區塊鏈技術,商業模式頂層設計,招商加盟技巧,社群營銷技巧。

當然這種分享會定時間、方式(語音+文字)互動答疑等,根據自身資源邀請實力嘉賓,也鼓勵從群內挖掘。

3、讓群員獲得參與感:

“參與感”這個概念小米有提出過,方式就是聚焦起一群核心種子用戶,為企業品牌產品的研發提供其使用反饋意見,並在這個過程裡,自然而然地成為品牌宣傳的一個渠道。

通過定期群內營銷案例反饋,給予案例真實落地情況反饋,讓大家都參與進來給案例或活動方案命名。

4、定期組織線下互動沉澱

互聯網是相對陌生和虛擬的,一群陌生人聚在一起,真的很難聊出什麼的。做社群就像是談戀愛,兩個人如果線上認識,剛開始聊蠻有熱情,如果不實際見面,很快就會冷淡了。

5、建立一種家的歸屬感

在建立社群歸屬感的基礎上,還需要培養社群成員的視覺、聽覺、觸覺記憶,只有真正從網友成為朋友,才會有繼續交流下去的更大可能。

就像大學新生入學,建立了一個班級群,但是大家還沒見過面,沒有共同記憶與話題,沒有印象,從一開始的胡扯熱情,到最後漸漸沉默,但是一旦開了新生見面會,並且在日後的生活中經常交流,那麼話題就多了,即便不在群裡聊,大家也會約出來聊。

以上內容是自己要做一個老闆社群聯盟的社群計劃書!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討,希望對大家未來做社群有幫助,同時也感謝盧彥老師給提供平臺,能夠給到我在本群分享的機會,感謝盧彥老師,也感謝大家的傾聽。

明傑|社群營銷十大落地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