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未來十年,保險代理人將轉變爲過程促成者和產品教育者

近日,麥肯錫諮詢公司(以下簡稱“麥肯錫”)發佈一則關於保險業務的報告,指出,目前保險行業正處於科技驅動深刻變革前夕,保險公司若想主動擁抱這一變革,“需關注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四種核心技術趨勢”。

麥肯錫:未來十年,保險代理人將轉變為過程促成者和產品教育者

麥肯錫公司報告

麥肯錫指出,人工智能與保險行業的整合日益深化,保險公司需明身定位,以應對經營環境的持續變化,並深入理解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理賠、分銷、承保和定價,把握人工智能技術趨勢。

四大人工智能趨勢將在未來十年重塑保險行業

麥肯錫指出,互聯設備的數據爆炸、機器人的流行、開源與數據生態系統以及認知技術的進步是能夠重塑保險業的四種人工智能趨勢,“將在未來十年重塑保險業”。

細分來看,首先在在產業配置方面,未來幾年,互聯的消費設備將會大量增加,互聯設備數據大爆炸。現有設備(例如車輛、健身追蹤設備、智能家居助理、智能手機和智能手錶)會迅速普及,各種新型穿戴設備也會紛紛出現,例如VR眼罩。“保險公司可利用這些設備帶來的海量新數據更深入地瞭解用戶、開發新的產品品類,並進行個性化定價、提供實時化服務等”。

其次,麥肯錫指出,機器人越來越流行,增材製造(即3D打印),將徹底重塑未來的製造業和針對企業的保險產品。到2025年,3D打印建築將會普及,保險公司須評估這種發展將如何改變風險度量方法。“保險公司需要認識到,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將改變風險池和用戶預期,並催生新的產品和銷售渠道”。

同時,數據正在變得無處不在,開源協議因此將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以確保數據能夠在不同行業進行共享。據瞭解,很多公眾和私人企業將一起創建生態系統,目的是在統一的監管和網絡安全框架下,針對多種用戶場景分享數據。例如,可穿戴設備數據將直接傳給保險公司,聯網家居和汽車數據將通過亞馬遜、蘋果、谷歌與各類消費者設備製造商予以共享。

卷積神經網絡等深度學習技術目前主要用於圖像、聲音和非結構化文本的識別和處理,未來將會逐步擴大應用範圍。這類認知技術大體建立在人類大腦分解和推理學習的基礎之上,將成為未來處理大量複雜數據流的標準方式,這些數據流將促使與個人行為相連的“主動”保險產品不斷湧現。對此,麥肯錫指出,隨著各種技術的不斷商業化,保險公司可以採用新的模型,不斷學習和適應周邊環境,創造新的產品類別和交互技術,同時對潛在的風險和行為變化進行實時監測和應對。

麥肯錫:未來十年,保險代理人將轉變為過程促成者和產品教育者

行業價值鏈將鉅變,穿透保險業務全過程

基於以上,麥肯錫指出,人工智能及相關技術將對保險業各方面產生巨大影響,包括分銷、承保、定價和理賠,同時,其對2030年保險業進行了前瞻,“行業價值鏈價將發生巨大變化”。在分銷階段,購買保險的流程更快,保險公司和客戶無須密集參與即可完成。只要擁有足夠的個人行為信息,人工智能算法就可以瞭解風險概況,從而將投保汽車、商業或人壽保險的時間週期縮短為幾分鐘甚至幾秒,能夠以更先進的方式辨別風險,新的即時核保和快速分銷產品將進入大眾市場。

麥肯錫:未來十年,保險代理人將轉變為過程促成者和產品教育者

區塊鏈驅動的智能合約將通過客戶的財務賬戶即時授權支付。同時,合約處理和支付驗證將被取消或簡化,降低了保險公司的獲客成本。“保險代理人的角色將會發生巨大改變”,麥肯錫指出,到2030年,隨著活躍代理人進入退休階段,以及為提高生產率,人工智能技術開始取代人工,保險代理人的數量必會顯著縮減,代理人的角色將轉變為過程促成者和產品教育者,將使用智能私人助理優化工作,使用AI機器人為客戶發現更加合適的保險產品。

其次,承保方面,大多數針對個人和小企業的壽險、財產險,將不再使用人工承保,隨著承保的自動化,基於技術驅動的承保將只需數秒時間。從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產品製造商和產品分銷商處所收集的信息將彙總到各種數據庫和數據流中,能夠使保險公司就承保和定價作出事前決策——根據買方風險狀況和保險需求為保險組合產品提供綜合價格。

理賠處理方面,麥肯錫指出,仍然是保險企業的一項主要職能,但與2018年相比,理賠崗位將減少70%-90%。高級算法能夠確定初始理賠的處理路徑,從而提高效率和準確度。個人保險和小企業保險的理賠基本實現自動化,保險企業的直通式處理業務佔比超過90%,理賠時間將從目前的幾天大幅縮短到數小時乃至數分鐘。

麥肯錫:未來十年,保險代理人將轉變為過程促成者和產品教育者

險企需抓住顛覆性技術機會,具備個性化與動態適應

“自動化、深度學習和外部數據生態系統的廣泛使用和整合將進一步加快保險行業的演變”,對此,麥肯錫也給予險企建議,以應對可能出現的變化。

首先,把握人工智能技術與趨勢,必須從自身目標出發,釐清以何種方式參與大規模物聯網生態系統。

保險企業開展試點和概念驗證 (POC) 項目的目的除了測試技術如何運行,還要了解在基於數據或物聯網的生態系統中的定位。

其次,制定和實施連貫的戰略計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支持其業務戰略。“有些保險企業已經開始採取創新舉措了,比如組建自己的風險投資部門,收購有潛力的保險技術企業,以及與業內領先的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等”。險企應當根據自身想要涉足的領域形成自己的戰略觀點,需要明確是順應大勢還是獨闢蹊徑,是創立新的實體還是在公司內部打造戰略能力,找到適合的戰略路徑。

麥肯錫:未來十年,保險代理人將轉變為過程促成者和產品教育者

三是制定並落實全面的數據戰略,制定結構完善且切實可行的內部和外部數據戰略。對內部數據進行相應的組合,以促進新的分析結果和分析能力的快速形成。在利用外部數據時,保險企業必須在注重數據訪問權限的前提下獲取外部數據,不斷豐富和補充內部數據庫。制定多層面的數據獲取戰略,可能包括直接收購數據資產和數據提供商,或獲得數據來源的授權,以及利用數據API(應用程序接口)與數據經紀商合作等。

四是培養能夠勝任變化的人才,構建相應的基礎設施。為此,險企需要制定合理的人才戰略,大力吸納、培養和留住各類擁有重要技能的人才,包括數據工程師、數據科學家、技術人員、雲計算專家,以及體驗設計師等,同時,還要擁有應對競爭所需的新技術和新能力。

未來十年,隨著各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保險行業將出現顛覆性變化, “只有利用新的數據來源進行認知學習和深度分析,簡化流程和降低成本,在個性化和動態適應方面滿足並超出客戶預期,才能最終贏得市場競爭”。更為重要的是,麥肯錫指出,保險企業必須轉變觀念,不再將新技術視為對現有業務的威脅,而是要更加註重利用顛覆性技術來創造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