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你們天天生活在一起,卻對彼此一無所知。

作者 | 邢逸帆 光譜 編輯 | 光譜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聽說沒有,最近,又一部亞裔主演的電影在美國口碑炸裂了!

由《星際迷航》裡的亞裔老熟臉,“韓國周杰倫”約翰·趙 (John Cho) 領銜主演的電影《網絡迷蹤》(Searching),早在 2018 年就在聖丹斯電影節拿下 3 項大獎,公映後也在爛番茄上保持了 93% 的新鮮度。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這部沒什麼當紅影星、也沒什麼大場面的小成本電影,當初被索尼以五百萬美元的白菜價買到手,上映僅三週,全球票房就衝到了 4700 萬美元,約合三億人民幣。索尼真的撿到寶!

而《網絡迷蹤》最神奇的地方在於,整部片子都是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等電子屏幕的視角呈現的。

看完後硅星人不禁躍躍欲試:給我一臺 MacBook,給我一個 iPhone,我沒準也能在家拍出這個麼片兒來……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但恰恰是這種看起來省事省錢的製作方式,結合《網絡迷蹤》的劇本,最終呈現出的效果就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炸裂!炸裂!!炸裂!!!

其實《網絡迷蹤》講的故事,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高中生女兒突然失蹤,苦逼爸爸抽絲剝繭發現“乖乖女”的驚天秘密。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網絡迷蹤》的故事發生地就在硅谷核心地區聖何塞,故事的呈現方式也是各種社交網絡平臺:Facebook,Twitter,Tumblr,YouCast,還有 Venmo。隨著時間的推移,主角的電腦操作系統也從 Windows XP 換成了蘋果 OS。

劇情:亞裔爸爸找女兒

約翰·趙飾演的 David 是個典型的亞裔父親,對女兒 Margot 的愛深沉,卻不知該如何表達。

他對青春期的女兒的社交生活感到好奇,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尤其是在 Margot 的媽媽因淋巴癌去世後,父女兩人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父親以為只要閉口不提,自己和女兒就會漸漸把傷痛忘掉,迴歸正常的生活,但女兒卻一直沒從媽媽去世的陰影中走出來,變得愈發孤僻內向。

嚴肅笨拙的爸爸,勤奮內向的女兒,這對父女互相依賴,卻不曾真正瞭解彼此。

被壓下去的父女矛盾在一個節點集中爆發:

在期末考試結束的晚上,女兒 Margot 突然失蹤了。

於是,這部電影的主旋律就有了:從物理到精神上,找回女兒。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於是,David 開始利用各種網絡工具搜索女兒身邊的一切,卻發現自己對女兒 Margot 幾乎一無所知。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爸爸的腦袋快炸了。網絡上的 Margot 和自己從小寵到大的那個“乖乖女”簡直判若兩人。

自己的貼心小棉襖竟然在互聯網上自拍、直播、和小混混“調情”,這簡直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父親的噩夢啊!

隨著逐漸深入女兒的社交網絡,David 發現,女兒從不願跟自己提起的心事,卻能講給網上的陌生人;女兒在現實中沒有朋友,卻在網上有頻繁交流的網友。

Margot 到底去哪了?電影院裡的所有觀眾都像是被導演牽著鼻子走,完全沉浸在劇情裡。而這種讓觀眾頭皮發麻情緒緊繃的體驗,可以說是懸疑驚悚片的最高追求了。

拍攝手法:屏幕攝影

產生這種奇效,《網絡迷蹤》的“屏幕攝影(Screenlife)”形式功不可沒。

《網絡迷蹤》整部電影都是通過電子設備屏幕的視角呈現的。觀眾跟著劇情的節奏,視角在電腦屏幕、監控錄像、手機攝像頭之間移動,通過各種細節來捕捉角色的情緒變化。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David 一邊開著 FaceTime,一邊搜索女兒的 Facebook

比起傳統的電影,《網絡迷蹤》的形式甚至能更有力的調動觀眾的情緒。

在影片的前五分鐘,觀眾通過媽媽電腦裡的一個文件夾看到了 Margot 第一次入學、第一次上鋼琴課、第一次登臺演出的照片和視頻。

瑣碎的生活場景、細心的媽媽、可愛的女兒,每一個文件都還原出了這個家庭曾經的溫暖。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我們看到主角在 Google 日曆上加入“第一次手術”,“第二次手術”,“媽媽出院”的日程提醒。接著,又把“媽媽出院”推遲到下一週。最後,鼠標在這項日程上徘徊良久,點擊了刪除。

這個家庭遭遇了什麼,不言而喻。從 Google 日曆這個小小的側面,每一個觀眾都感受到了那種微妙的悲傷。

類似的細節還有很多。

在女兒不回電話短信後,David 發了一條長長的信息,質問女兒“為什麼偷偷摸摸不去上鋼琴課?為什麼撒謊說自己晚上在同學家?為什麼沒去學校?為什麼不回電話?”然而在打完這一長串之後,David 猶豫了一下,又把信息刪掉了。最終發出去的是,“儘快回話”。

一個擔憂女兒卻又深沉內斂的父親形象,就這麼立起來了。

在討論劇本寫作時,契訶夫曾說過,“不要告訴我月光很亮,要把碎玻璃上的反光展示出來”。

在這一點上,《網絡迷蹤》的製片人 Bekmambetov 和契訶夫英雄所見略同。

敘事:大量運用科技產品,滿滿熟悉感

除了跌宕起伏險象環生的劇情之外,《網絡迷蹤》另一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是:純粹依靠對科技和互聯網產品的重度使用,就完成了這部電影的敘事。

而且效果之贊,令人驚訝。

如果是一部正常的,普通的懸疑電影,會怎樣講故事?根據知乎作者星夜行的總結,懸疑電影的敘事手法無非這幾樣:非線性敘事結構、記憶梗、時空梗等等。

比如,《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 可能是很多朋友看過的一部科幻懸疑片,採用的就是時空梗,主角通過回看日記可以返回過去修改歷史;

諾蘭的神作《盜夢空間》則是採用夢境和時空融合的結構,逐漸深入對手的潛意識,改變其心理,最終實現商業目的。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然而《網絡迷蹤》完全放棄了所有前輩搭建的臺階,自行構築了一套嶄新的,卻又讓絕大多數觀眾都格外熟悉的敘事手段

正如前述,片子重度依賴 iMessage 聊天、FaceTime 電話、瀏覽器等軟件服務來推動劇情進展。

David 非常敏感,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到過世的妻子。他在日曆中刪掉妻子的生日,把妻子的照片和視頻放進隱藏文件夾。

隱藏文件夾好像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的隱喻:不捨得刪除、無法忘卻、卻又不願再提起。

片子的一種橋段就是:David 不止一次在聊天時輸入了一段內容,再刪掉,修改,再刪掉。“媽媽也會為你驕傲的”這條短信,David 打了又刪,最終還是沒能發出去。

而現實中的觀眾恐怕都做過同樣的事。

我們都曾在給心儀的對象發第一條消息時感到過不知所措;

我們也都見過那個“正在輸入…”的小標記出現現在聊天屏幕上,許久過去了卻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面對不講道理的老闆,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刪掉了洩憤的文字,最後只發出了一個的表情。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正是通過這種在智能手機的時代人盡皆懂的小套路,導演很巧妙地喚起了觀眾對於 David 那種找不到女兒焦灼狀態的同理心,並且隨著片子的進行,不斷強化這種感覺。

另一個橋段,我仔細想了想,應該就是:

社·會·工·程·學

如果只看片子的前三四十分鐘,觀眾完全會覺得 David 真的是史上最爛爸爸:不但對女兒過分嚴格,甚至根本不知道女兒都有哪些朋友可以聯繫。

然而越往下看,越發現這個爸爸好像有點厲害……

在鎮定思緒之後,他很快就發動了自己的調查。他想方設法打開 Margot 的電腦,登錄女兒的 FB、Instagram、Venmo(美國的一個轉賬軟件)等各種賬戶,試圖發現 Margot 失蹤的線索。

David 用 FB 上的好友列表進行排查,再把這些人的表述和他們在其他軟件上的表現進行交叉比對,果然找到了可疑之處。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這不就是“人肉”嘛。

在現實中,相信很多朋友年輕的時候都人肉過別人。比如你的網戀對象失蹤了,你費盡心思找到了人,發現他根本不是告訴你的樣子;再比如有人做了不好的事情,他人卻把他的真實信息放出來吸引網絡暴力……

大家都有過年輕的時候。

我相信唯獨在一類場景下,人肉是可以被鼓勵的:自殺和確認的失蹤。

就拿《網絡迷蹤》的背景來說。在美國,未成年人失蹤都是由警方來進行調查。失蹤者的家人朋友除了提供線索之外,通常不會被邀請參與調查。

而 David 認為自己有能力來進行調查。因為——誰都知道——警察沒有那麼先進,為了一個小小的失蹤案,不會有人會想到利用互聯網產品,更何況小小的一個當地警局,又怎麼可能有所謂的網警負責上網蒐集線索。

事實也證明,他的努力為調查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除了剛才介紹的這些,《網絡迷蹤》還有很多跟使用電子設備和瀏覽器的小習慣有關的,會讓觀眾感覺十分熟悉的敘事的方式和技巧。

而考慮到片子的畫布全程都是電腦畫面:看的越久,觀眾的代入感越強。

看著看著,我發現自己已經變成了 David Kim,盯著屏幕,試圖從電腦畫面裡發現 Margot 失蹤的線索……

看完心都還在跳。

要知道 David 為什麼這麼厲害,我們不得不說說片子裡利用到的科技和互聯網產品。

開頭,很長篇幅給了大家最熟悉的操作系統:Windows。由於從 Margot 出生一直講到長大,操作系統也從 Win95 一直升級到到 XP。但是沒有到 Win8以及後來的 Win10,因為一直在用 Windows 的媽媽過世了。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這一家人特別愛拍視頻……所以老古董 Windows Media Player 也有不少戲份: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都爸爸後來一直在用 OSX 或者 macOS(從壁紙來看應該是 Yosemite 或者 El Capitan?)爸爸和女兒都在用 iPhone,所以他們才可以跨屏用 iMessage 和 FaceTime。

片子的背景是在舊金山灣區的南灣,也就是咱們都知道的硅谷。這已經從一方面解釋了 David 的社會工程學功力為何如此之強:他是個工程師。

如果有眼尖的程序員朋友看了這部電影,應該發現了一個超興奮的細節:David 上班的一幕短暫了出現一個 Ubuntu(或者極其相似的某個 Linux 發行版)的桌面: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在搜尋女兒的過程中,David 幾乎翻遍了女兒用過的社交服務,包括並不限於:iMessage/FaceTime、Facebook、Instagram、Tumblr、YouTube 等等。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電影出現裡還出現了一個名叫 Youcast 的直播軟件,看起來跟 Periscope 之類的直播軟件差不多。

對了,除了社交軟件之外,電影也高效利用了轉賬軟件 Venmo 和 Bank of America 的銀行賬戶頁面來推進故事的進展(某一瞬間還以為劇情會發展成洗錢。)

最後,不妨講講我們在觀影時候發現的彩蛋:

1)女兒失蹤之前,David 一直在約會 (pao);

2)畫面裡很多內容都是和劇情有關聯的,但是隻作為背景,從來沒有出現在前臺,比如 David 的炮友著急找他,他的媽媽著急來美國,以及老闆同事著急他之類的。

後來才知道主創為了這些背景內容也花了很多時間,但大部分觀眾看第一遍真的看不到。

3)電影裡 YouTube、Twitter 或者新聞網站的頁面上都會有一些新聞的鏈接,其中組成了一個很可怕的支線故事,大約是從 NASA 發現天空中有異樣,開始,發展到懷疑外星人降臨,最後到 NASA 一名員工被殺之類的……

4)電影裡某個很可疑的角色曾經表示過自己最喜歡的寶可夢是變隱龍 (Kecleon)。這個寶可夢的特殊能力是: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看了對主創的採訪之後,才發現這幫人設計了數量多到可怕的彩蛋在裡面……)

這不是逼人二刷/三刷/買 DVD 麼!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比黑鏡更炸裂,今年最容易錯過的懸疑科技神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