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謁南峯寺

拜謁南峰寺

戊戍年9月9日,與作協同仁前往莊浪縣嶽堡鄉雲臺山南峰寺遊覽觀光。時值初秋季節,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正好適合爬山。同仁們的心情攜著含蓄,擁著衝動。因為,大家都對文化聖地神而往之!

拜謁南峰寺

雲臺山南峰寺,位於莊浪河北部,嶽堡鄉南山之上,西鄰靜寧,北接寧夏隆德縣,東與趙墩、南湖接壤,南與楊河鄉相鄰。雲臺山系六盤山支脈,唐山樑屹,立南北兩側,形成兩山夾一川地形。一年四季,景色優美,是嶽堡鄉的風水寶地,也是宗教文化聖地。每年三四月,這裡的老百姓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祭祀、祈禱一方神靈,希望四季風調雨順,黎民百姓,家家生活幸福安康。

拜謁南峰寺

一行十多人,在嶽堡鄉好友的引領下,直達雲臺山,拜謁一方靈山聖水。南峰寺矗立於雲臺山間,隱沒於叢林之間,環境清幽,風景秀麗。從山下到南峰寺,山不高,路不遠,沿著筆直的石階直上,沒有彎路,所以不用幾分鐘,我們就順利到達南峰寺。抬頭仰望,雕樑畫棟的山門,清晰可見,上面赫然書寫著“南峰寺”幾個大字。進入山門,山風輕拂,松濤陣陣,其它林木翠綠茂盛,山間野花,遍地盛放,芳香四溢。靜謐的山林中,偶爾傳來幾聲鳥鳴,給空寂幽靜的雲臺山平添了幾分活力。

拜謁南峰寺

寺院之外,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南峰寺”幾個大字。寺院建築錯落有致,共分四層,第一層是大雄寶殿,算是佛家聖地。第二層是觀音殿、藥王殿等,是道家聖地。第三層是孔府廟,財神殿;第四層是山神、土地廟。每一層建築,古色古香。但由於年久日深,殿宇上的彩繪和油漆脫落比較嚴重,但精細的畫工,惟妙惟肖,殿宇牆壁的每一幅壁畫,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雖顯得有點滄桑凋零之感,卻也不乏歷史厚重感。一層建築與一層之間旳距離,大約十幾米,走起來,不算費力氣。

拜謁南峰寺

寺院內鴉雀無聲,每一層殿宇的門窗,都關閉得嚴嚴實實,從窗縫裡透視,由於是陰天,看不清任何造像,只能憑藉殿宇上的題字和對聯判斷,它是佛家、道家、還是儒家聖地。同行的同伴當中,沒有一個嶽堡當地的朋友,寺院裡也沒有任何可以參照的文字介紹,只有大雄寶殿、嶽王殿、孔子廟、及殿宇門上的對聯告訴我們,這是一處集儒、釋、道與一體的古文化聖地。因殿宇門是緊閉的,所以,我們只能走馬觀花式瀏覽一下。

拜謁南峰寺

同行中,有一位年長的朋友感嘆道:這麼好的文化聖地,為什麼沒有人駐守呢?如果有了傳統文化的代表人看山護院,那一定是香火鼎盛、遊客不絕的文化勝地,就顯得既有活力,又有靈氣,也會造福一方黎民百姓。

拜謁南峰寺

的確如此,在這麼優雅秀麗的靈山聖水間,既有三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也有老百姓敬若神明的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民族英雄岳飛,還有教育家孔夫子,他們都是中華文明的代表人物,彰顯著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智慧和民族精神的化身,應該讓文化熠熠生輝,惠及當地老百姓,造福子孫後代。

拜謁南峰寺

懷著無限留戀與惋惜之情,和一山風景與文化告別。雖然無緣瞻仰古聖先賢的尊榮,可他們的精神和智慧,早已在我的心靈深處生根發芽!真想在這環境優雅、寂靜的人間聖地,至心修行,讓傳統文化瑰寶,普育一方民眾。誰知,天雨紛紛而降,我不得不離開。踩著腳下被雨水打落的黃葉,走下南峰寺的一級級臺階,內心深處多了幾分惆悵與痛惜。在這物慾橫流的時代,有多少人會真正關注一座寺院的盛衰呢!

拜謁南峰寺

葉子落了,窮其一生,它的夢想是把自己融入大地,為土地增加養分,來年繼續翠綠一片山林,安保一方水土!而我,衷心希望雲台山能煥發青春容顏,成為當地老百姓的福祉!

離開南峰寺時,天空飄著細雨,空氣溼潤,花草散發著幽幽芳香,在一念遐想中,我似乎看到南峰寺的未來,香火鼎盛,芳草萋萋,綠蔭遍地,門庭若市!

拜謁南峰寺

作者簡介:王曉春,女,莊浪作協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