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認知」老農人打造品牌更貼近本質 新農人難打品質牌?

「顛覆認知」老農人打造品牌更貼近本質 新農人難打品質牌?

【板磚觀察:農業生鮮第一站。幫助新農人進入農業,幫助老農人瞭解新趨勢。ID:banzhuandayu】

各位農創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板磚大餘。今天我想分享一個新農人和老農人都在問的問題:我做基地一定要打造品牌嗎?或者說品牌到底應該如何打造?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既然這麼多人關心,我今天就和大家溝通下這個問題。

我從兩個維度來看下大家對於品牌認知的差異。從老農人角度看,老農人都會講做品牌很容易,就是一個包裝盒的問題。只要把水果按照標準放到包裝盒裡,把包裝盒設計出來就是品牌了。

如果從一個新農人角度講,品牌是一種優質的體驗,是一種品位。同樣是包裝盒,他們要求包裝盒設計的比較有品位。這兩種認知的差異恰好代表了我們做品牌的兩個維度,一個由微觀向宏觀做,一個由宏觀向微觀做。

如果按照通用品牌的定義,品牌叫做消費者的印象總和,它包含著你的產品、以及產品屬於哪個品類、也包含著你的品味和體驗。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我再給一個比較土的定義,可能定位的更加準確:品牌等於品質加品類加品味。

我們可以看出,老農人先關注品質:產品品質是否能做好,接著是否能做出一個好的包裝箱來規範化的包裝。至於品味這個問題,他可能就很難關注了。

對於新農人來講,他首先關注的是產品做出來後其體驗是有品位的。產品隸屬於哪一個品類,做的是水果還是蔬菜,從品牌名上可能就會進行一定的區分。他對於品質的關注可能就會少一點。

從這個維度上,我們就能夠看出新農人和老農人在做品牌的時候各自的缺點是什麼。實際上,在做品牌的時候,對於老農人來講,他們只要願意使用第三方,比如說有一個好的廣告公司能夠把包裝、整個的形象設計好,老農人做品牌是更接近於品牌的本質的。

而新農人做品牌卻有一個硬傷,他們由於對水果種植不懂、分類不懂、分級不懂,所以他們很難把產品做出很好的品質。

所以老農人和新農人都在問,我是否一定要打造品牌?我如何打造品牌?回到這個問題上來,我可以清晰的回答,任何經營都必須要品牌化,一定要打造品牌。如何打造品牌取決於團隊的基因和基礎的能力,我們要知道打造品牌的短板在什麼地方,進而我們才能夠將品牌打造出來。

我特別想分開講一下。關於打造品牌的產品的認知,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比如說一個老農人賣贛南臍橙,那臍橙是他的產品嗎?其實臍橙不是他的產品,比如說他在做代賣,橙子就不是他的產品。他核心賣的是一種為產地提供銷售的服務,這個才是他的產品。

比如說他做配送業務,那橙子是他的產品嗎?橙子也不是他的產品,他是為下游的超市提供採購和配送服務的,這才是他的產品。

我為什麼要重點把產品這個點拿出來講,因為老農人不會定義自己的產品,新農人也定義不好自己的產品。但定義自己的產品這是品牌的根,只有確定了做的是什麼樣的產品,才能知道我這個服務需要什麼樣的品質。

舉例說,我們做代賣這個服務,需要什麼樣的品質?那我給產地的回款一定要快,我們對產地一定要有比較好的服務質量,我們要能夠有持續獲取客戶的能力,這是做代賣模式的一種特徵。

對於新農人也存在這樣一個問題,所以產品和服務品質的定義才是我們做品牌的根基。進而你在服務或者產品銷售的品類上成為第一,成為細分市場的第一,你才能夠佔據口碑,最後才能做出品味,你就能成為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