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朝鮮族聚集地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簡稱延邊州或延邊,位於中國東北吉林省東部中朝邊境,是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一,首府為延吉市,轄區面積4.33萬平方公里,人口212萬人。在2017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延邊州位列三線城市,在吉林省排名僅次於長春市和吉林市,成為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唯一入列國家三線城市的地區。

延邊歷史悠久,據已發掘的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及兩千年前的史書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肅慎族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延邊是滿族及其祖先肅慎人的發祥地、清朝的“龍興之地”。延邊地名源於延吉。明代時,人們把延吉叫做葉吉,按女真語有山羊之意。一說由於這個地方是盆地,長年有煙霧籠罩,故稱煙集崗。延吉即煙集的諧音。

延邊州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自治州”,中國最大的朝鮮族聚集地,中國主要木材產區之一,延邊林區是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和牡丹江“四江”的發源地,素有“禮儀之鄉”、“歌舞之鄉”、“教育之鄉”、“足球之鄉”的美譽。延邊州自然和人文景觀獨特,旅遊資源豐富,擁有1個AAAAA國家級景區、9個國家級景區,4個省級景區和65個州級景點。


延邊地處長白山區,山地佔延邊總面積的54.8%,高原佔6.4%,谷地佔13.2%,河谷平原佔12.3%,丘陵佔13.3%,基本上是“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整體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南、西北、東北三面向東南傾斜,以琿春一帶為最低。整個地貌呈山地、丘陵、盆地三個梯度,山嶺多分佈在周邊地帶,丘陵多分佈在山地邊沿,盆地主要分佈在江河兩岸和山嶺之間。

延邊地處北半球中溫帶,不僅受亞洲大陸和太平洋高低氣壓季節變化的影響,而且又處於各種氣團勢力消長以及鋒帶季節移動的過渡帶。因此自治州氣候屬於中溫帶溼潤季風氣候。主要特點是季風明顯,春季乾燥多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涼爽少雨,冬季寒冷期長。同時,由於東監日本海,西部、北部又有高山作天然屏障,與省內緯度、海拔相同的地區比,又有冬暖夏涼的特點。

區內有大小河流487條,年平均徑流總量130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儲量27.4億立方米,可採儲量13.3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達140.5萬千瓦,實際利用4.7萬千瓦。延邊森林面積為322.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約79.6%,總儲量3.52億立方米。林特產品資源十分豐富,野生經濟植物達1460餘種,其中藥用植物800多種;有野生動物550多種,境內盛產的人參、鹿茸、貂皮,被譽為“東北三寶”。


延邊政府所在地延吉,轄6個縣級市和2個縣。延邊有朝、漢、滿、回等20多個民族。朝鮮族佔40%,漢族佔55%,其他少數民族包括滿族和回族等佔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