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離異父母如何處理子女關係

讀者來信:離異父母如何處理子女關係

這是一封來自陳玉敏女士的信,她分享了自己在婚姻變化狀況下,如何妥善處理孩子關係,呵護孩子心理健康的故事。

在生活面前,大人也不總是有答案,只是因為迫切想保護孩子的心情,才不得不“可靠”起來。

謝謝陳玉敏女士的無私分享。

我在孩子四歲半的時候離婚,現在孩子12歲。現在的先生是德國人,之前一直在上海生活,去年我們在德國定居了。

孩子經過了我婚姻變化,但是依然成長得健康、自信、陽光。十歲那年,還完成了一部英文小說的創作,學校給他做了一個小型的出版。

讀者來信:離異父母如何處理子女關係

湊合的婚姻對孩子傷害更大

關於婚姻變化中,如何妥善處理好孩子的問題,首先我想講一個基本觀點:

首先,湊合著的婚姻其實對孩子傷害更大;其次,你有能力獲得幸福了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呵護

離婚的時候,關於如何妥善處理孩子也是我最頭疼的事,我首先想到的是翻書,但是國內對此的研究非常少,後來是找到一些相關英文書的介紹,託朋友從國外複印帶回來閱讀。

從這些書籍中,我得到離婚影響到孩子的核心原因是:

因為父母的變故,孩子的生活發生的變化,而孩子童年時最重要的心理訴求是安全感

有時候,父母離婚後,孩子要隨一方父母搬到另外一個地方,生活環境的變化,生活規律的打亂,都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造成孩子的焦慮和不安,從而會有一些壞習慣產生。

還有父母離婚後,一方帶孩子可能收入發生的變化,父母的緊張、生活壓力導致孩子的生活規律發生變化,進而打破了孩子的安全感。

讀者來信:離異父母如何處理子女關係

儘量保持孩子生活的規律性

所以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儘量少得減少孩子生活的變動性,保持他生活的規律性。

我當時採取的方法就是:我先搬出去,在原來房子的附近租一間房,孩子的生活環境沒有變化、一起玩的小朋友沒有變化、幼兒園沒有變化。

我每天晚上會過來,依然給他讀書、哄他睡覺;早晨他還沒醒,我就過來,給他做好早餐,送他上幼兒園。

一切都沒有變化,只是媽媽不再住在這個房子裡了。大約這個過程過了有大半年,然後我早上不來做早餐了,只是晚上過來;再後來,我自己的生活穩定了,他也快上小學了,我才正式把他接到自己身邊。

很多父母可能很難做到我這樣的一種狀態,但是固定的探訪時間,雷打不動,哪怕出差、開會都要為探訪孩子讓道,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會大大減少孩子的焦慮感和不安全感。

儘可能少地減少孩子生活的變化,保持有規律的生活是我們離婚後處理孩子問題的第一步。

讀者來信:離異父母如何處理子女關係

定位step 爸媽:只是朋友、幫手

這之後還有:如何處理新伴侶、新家庭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前夫/前妻與孩子關係的處理?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生父/母;如何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段來向孩子解釋自己婚姻的變故等等。

很多離婚父母會對孩子有一種負疚的心理,在處理和未來愛人之間關係上,會偏袒孩子一方,這也是不對的。

你首先要有能力處理好你新的親密關係,才能給孩子一個安穩的新環境。生活重心應該是新的家庭,而不是就是你和孩子。很多新組建的家庭遇到的矛盾都是和這個有關係。

此外,很多step 爸媽覺得我可以視孩子如己出。慢、這只是開始,開始的時候可能一個親戚都還算不上,合適的角色定位是:我是你的一個朋友。在生活中,是孩子爸媽的一個幫手,來照顧他而已。

我非常感激我現在的先生,他當時對我說的話:我永遠不會是他的父親,甚至不是叔叔,我只是他的一個朋友。我兒子學習騎車、游泳,都是這個大朋友教會的。

讀者來信:離異父母如何處理子女關係

不要否定親生父母

如何處理孩子和他親生父親的關係也很重要。雖然我知道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他爸爸的不好,但是我有時候語氣中時不時還是有對他爸爸的輕視。

有一次一個學心理學的朋友看了我兒子的畫(他一直在畫方塊形的小人),她說這孩子心中有一個結,你是不是在他面前說了他爸爸不好的話。父親不管怎麼樣,那是他的根。

你否定他的父母,就是否定他

我心裡一驚,後來我找機會和他說:其實,你爸爸還是很聰明的等等肯定的話。再後來,這個方塊形的人物就不見了。

再者,孩子一定會問你為什麼要和爸/媽離婚,但是這個問題的回答要視孩子不同年齡階段做不同方式的回答

我們的教育裡缺少戀愛、婚姻、家庭教育,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很多時候用的是我們傳統大家庭的思路來解決,而沒有從尊重個體瞭解孩子的發展特點科學地處理,從而造成很多家庭矛盾,進而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

這封信是我來自生活的體會;離婚不可怕,但是如何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需要知識和智慧。

父母是孩子的學習榜樣,當你有勇氣和智慧去處理好自己的生活時,也是對孩子最好的愛的教育。

謝謝

陳玉敏

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