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回應「轉移資產」:要學會在口水中游泳

馬雲回應“轉移資產”:要學會在口水中游泳

鈦媒體注:第12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舉辦,大會以“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打造創新型社會”為主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今日出席,與主持人探討的問題涉及退休、接班人、阿里的文化、經濟形勢、自我規劃等幾個方面。

針對退休的問題,馬雲認為,這個時候離開剛剛好。因為人上了65歲以後,很多自負地認為,是公司離不開他,但其實是他離不開公司了。有些國家的企業家全是老頭,這樣其實對社會的進步並不大。馬雲認為走到今天,他們運氣是不錯的,但要把運氣不斷的延續下去,就要給年輕人多一點機會。

對於接班人,馬雲誇讚張勇沉著冷靜勝於自己,認為接班的其實是一個團隊。他說,張勇不是一個人,他有一個團隊。大家覺得馬雲了不起,其實是我的團隊非常了不起,我有張勇、蔡崇信、龐磊。今天的張勇也是一幫人在支持他,但是張勇展現出的東西是我不具備的,系統性的思考、沉著冷靜。並且馬雲表示,不會像其他一些創始人那樣再度復出。

針對於馬雲退休消息宣佈當天,阿里巴巴的股價的波動問題,馬雲認為市場會適應,公司也會適應,自己也會適應的。

馬雲認為現在經濟形勢現在確實不好,而且這個不好的時間會比大家想象要長,但一個優秀的企業,要經得起抗擊。馬雲提醒所有企業少做事,做好事,做快樂的事。

對於成立平頭哥芯片公司,馬雲表示阿里在芯片方面的努力已經五年。阿里的文化是每一步都為未來設計。不去為未來的設計的時候,會越活越累。而阿里的文化是為了未來而活著,為了相信而活著。

馬雲還主動回應“移走1200億元”謠言。近日有多家自媒體稱現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016年時通過在新加坡建立基金的模式向境外轉移資產人民幣約1200億元。

猜測其實一直伴隨著我們吧,我在阿里巴巴19年來,每天都有猜測。作為一個企業家、一個創業者,一個希望在人生過程中有不斷嘗試的人,不斷對未來有夢想的人,猜測、謠言、苦難、挫折一定伴隨著你。所以,像我們這樣的人要學會在謠言的口水裡游泳,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有。

馬雲認為自己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只是有福報,有運氣,在過去的20年,跟一批很了不起的人,大家艱苦奮鬥20年走到今天。但大家把馬雲這個名字搞地像一個IP,對於自己來講比較痛苦。對於自己的未來,馬雲表示,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正在構思和設計。有可能是做教育高、做公益、到非洲去、造酒。(鈦媒體實習編輯翁晨丹整理自騰訊財經)

以下為對話實錄,來自騰訊財經:

“ 很多人認為公司離不開他,其實是他離不開公司 ”

陳偉鴻: 大家好,我是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陳偉鴻,今天很高興在夏季達沃斯論壇現場和馬雲先生有一次特別的對話。之所以說特別,是因為今天這麼多朋友期待這場對話,第二個重要原因是我的同事細心統計過,這是對話環節當中咱們第九次相逢。 這些天我知道大家對馬雲先生的關注度非常高,其實用兩個字就可以總結出關注的原因,大家如果有興趣不妨一起說一說,我們關注的原因是因為他宣佈他退休,原來退休的事是這麼大一件事,為什麼會在9月10日這一天,您54歲生日這一日宣佈退休的消息。

馬雲: 我最早希望退休,因為我30歲離開大學,跟我的校長和領導說,我十年以後回到學校。最早很幼稚認為,我40歲可以回去。後來到了40歲我認為不太可能,公司那個時候連方向都沒有找到。從45歲開始計劃,我希望在50歲可以退休,但是到50歲還是做不到,我覺得55之前一定要把它做到。我花10年時間,今年9月10日,其實宣佈不當董事長,離開整個阿里巴巴的運營管理,我是三年以前做了計劃,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不是腦子突然一想,今天要退休了,我認為這個是對公司不負責任,對自己不負責任,這是一個長期準備過程。

陳偉鴻: 儘管做了長期的準備,大家還是很好奇,如果晚兩年再退休,或者早兩年退休,對於你個人和企業而言,會有什麼樣不同嗎?

馬雲: 早兩年我沒有準備好,公司沒有準備,晚兩年我可能不想離開公司了。

陳偉鴻: 感情太深了?

馬雲: 不是,其實很多人要想幾個問題,一不是公司離不開你,到了一定年齡是你離不開公司了,你離開以後不知道該幹嘛了。我現在54歲剛剛到,做互聯網我應該算年齡大一點,做其他行業我還很年輕,再有15、16年還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但是一旦跨過55、56歲,到了60歲的時候,人有一個習慣不願意離開了,因為你對自己未來沒有把握了,你只能在這個公司裡面。

馬雲: 上了65歲以後,很多人認為,公司離不開我,組織離不開我,其實他太自負了,是他離不開公司了。所以我們每個人要有自知之明,你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到底這一輩子想幹什麼,把這些問題想明白。五十知天命,過了50歲一定要明白自己這輩子要什麼,放棄什麼,什麼是要的,這些問題想明白以後做這些決定並不痛苦。

陳偉鴻: 您覺得不痛苦,我們覺得有一點的震驚,54歲的馬雲先生選擇退休,對於很多人來說是特別早的一件事。你朋友圈當中其他人,任正非先生、張瑞敏比你年長20歲還拼殺在第一線,曹德旺先生宣佈90歲退休的,他現在宣佈延期退休的消息,這些事擺在一起,覺得您的決定有一點另類。

馬雲: 我自己覺得挺好的,很多人心理也想,他們54歲也會這麼考慮,我不會走那條路,我這幾年講了很多遍,我不願意死在辦公室裡,如果年紀大了以後,躺在沙灘上死掉還是蠻高興的。人生到這個世界不是做事業的,人生到這個世界是享受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我們這些人要明白,像我當老師,走到今天很不容易了,畢竟從來沒有經過商業訓練,在整個社會趨勢下面,團隊幫助下面,運氣不錯走到今天,運氣不可能永遠伴隨著你,我們必須把運氣不斷的延續下去,最好的辦法把機會給別人多一點。我自己覺得給年輕人多一點的機會,就是給自己多一點的機會,更何況未來的時間還挺好,我可以做更多我感興趣,過去二十幾年很多事情我想做沒有時間做、沒有機會和能力做。但是我今天我覺得我有時間我有機會,我也有能力,我特別想給中國很多企業界,其實我們亞洲做企業的人都是覺得永不放棄,年紀要幹到80歲、90歲,我覺得這個沒有必要。你看有些國家坐在下面開會,那些企業家全是老頭,全部都是頭髮白的,我們對於社會的進步不是太大。

陳偉鴻: 有一點急流勇退的感覺。

馬雲: 我覺得是急流勇進。

陳偉鴻: 退進之間如何理解。

馬雲: 我並沒有今天是退了,我的脾氣和性格不可能休息,所以我自己覺得公司是退了,但是人生進了一大步,我可以做很多我感興趣的教育。因為我一直對教育、環境、企業家創業特別是在企業家精神很感興趣,我以前是當老師,我看不起企業家、看不起商人。創業20年以後,我明白了企業經濟對國家之重要。現在我認為商者國之大器,商業出問題、經濟出問題,成千上萬家庭受影響,對商業、商人正確理解,對於企業家正確的理解,對於經濟正確理解,這些事情20多年下來,我們更能夠客觀的理性跟社會進行溝通和普及。

“我自己覺得需要學會在口水中游泳”

陳偉鴻: 當您宣佈退休消息之後,關於您很多的猜測就開始紛紛出現了,我不知道你聽過最離譜的猜測和惡意的重傷是什麼,你願意不願意跟這些人有一個對峙?

馬雲: 猜測一直伴隨著我們,我在阿里巴巴19年,每天有猜測。一個做企業的人、一個創業者,一個希望在人生過程當中不斷的嘗試的人,不斷對未來有夢想的人,猜測、謠言、苦難、挫折一定伴隨著你。所以,像我們這樣的人,要學會在謠言、在口水裡面游泳,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有。

陳偉鴻: 您覺得您的勇氣和泳姿如何?

馬雲: 我覺得連滾帶爬。因為我們是人,人家說你怎麼境界那麼高,其實我們也憤怒,我們也沮喪。各種謠言都有,昨天晚上一下子有很多人給我發,說馬雲你退休的原因,是因為你轉移出去1200億到國外了,因為你準備跑了。

陳偉鴻: 很多人都笑,他們也有這個擔心。

馬雲: 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深度、廣度不一樣,如果你每天去應付這些的時候,你會很累。是朋友的話,你不解釋他們也理解;不是朋友的話,你越描越黑。我自己覺得需要學會在口水中游泳。

“張勇是敢於冒險、敢於改變自己的CFO”

陳偉鴻: 剛才圍繞退休消息提出了第一個為什麼,為什麼在54歲這一天選擇退休的這個消息。第二個為什麼自然而然出現了,為什麼是張勇,他是您心目當中從始至終唯一沒有變過的人選嗎?

馬雲: 這是一個好問題,其實阿里整個企業的發展,我自己這麼多天一直問這個問題,阿里為什麼有這麼好的運氣?主要的想法是我們真正希望社會進步,真正希望在我們上面開店做生意小企業的發展,還有我們真正希望阿里巴巴的員工能夠成長。我自己沒有學過MBA,沒有學過商業,怎麼跑到這?主要因為我當過老師,因為我不懂市場,我根本不懂技術,財務也搞不清楚,唯一讓我成為企業人重要要素是因為我當過老師。當老師主要選擇學生、訓練學生、培養學生,過去19年我花的最多的時間發現人才、培養人才、訓練人才。阿里巴巴公司最驕傲的不是今天的商業模式,而是今天我們的人才梯隊組織建設還有文化的發展。所以我們培養出一批人才。在2000年的時候,阿里巴巴招不到員工,名字很奇怪,互聯網泡沫又低,在中國做互聯網,做電子商務,大家覺得不靠譜。我吹牛跟同事講,有一天阿里巴巴會良將如草、美女如雲,這是我們最大的希望。今天阿里巴巴公司內部,我自己這麼覺得,人才梯隊建設非常之好,張勇是我們人才梯隊建設當中最了不起的領導人之一,我覺得我們有一批一批的(人才),真是叫良將如草,我算第一代的話,第五代領導人梯隊建設做好了。

馬雲: 因為只有接班人的體系建好了,企業才有可能發展。張勇今天不是一個人,他有一個班子和團隊,所以我自己覺得大家一定要注意,團隊和集體的精神是不一樣的。我們中國比較講究集體主義,真正的團隊跟集體主義有差異的。團隊是互相補充,團隊是支持別人不失敗,我們有今天,大家說馬雲你很了不起,其實不是我了不起,我的團隊非常了不起。我有一幫人在邊上支持我,今天的張勇有一幫人在邊上支持他,每個人技能不相同,張勇展現的東西是我不具備的,系統的思考,沉著之冷靜。今天這麼大的體系需要系統性的思考,需要考慮方方面面、整個的組織,這方面我們很明白我們的強項可能張勇這一代缺乏,但是張勇這一代的強項比我們的強,尤其公司在這個規模情況下,更需要體系化、組織化,然後加上強力領導力和擔當力,這些方面張勇非常之好。

陳偉鴻: 他在CFO這個職位上,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表現。你曾經說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當CEO,回想起來是您變了還是張勇變了?

馬雲: 我以前挺逗,我前期說公司裡面有人不能提拔,阿里巴巴18個創始人,這些人都不能當大官,因為我們這些人能力太差,進來都是我的學生找不到工作湊在一起,現在把18個人說的很厲害,現在這18個人應聘阿里巴巴,根本連門都進不去,這是實事求是講。我們一直相信外面的人比我們厲害,我們相信未來,所以我們這幫人也沒有地方去,就堅持堅持,最後發現經過無數的考驗,我們變得跟別人不一樣。

馬雲: 以前我們聽故事,農民天天抱一個小牛跨一個溝。這個牛很大,農民每天都在抱,不知道它自己能力很高。我們18個人意志力比誰都強,我們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後面的人能力比我們的都強,他們的眼界、知識結構比我們的強,所以給予他們時間他們就會不一樣。我們說18個人不能幹。

馬雲: 我以前覺得上海人不行。上海人都希望進入職業經理人,因為我討厭職業經理人,我覺得在公司裡面我們需要領導者,而不是說每天按照流程做事情,如果完全按照流程做事情,我們需要這些人幹什麼,既要有流程,又要在流程裡面敢於擔當和破壞。張勇是上海人,所以我們後來講。

陳偉鴻: 您選他是撥亂反正。

馬雲: 一個優秀的CFO做最保險的事情,是一個優秀的CFO要有的事情,在做決策過程當中,CFO往往選擇最保守,一個優秀的CFO更謹慎。在阿里巴巴過去十幾年發展過程當中,我們每一次做的決定必須在這個風險當中做決定,所以我認為那個時候CFO沒有辦法做了。後來發現我沒有改變一個優秀CFO,在頂級專家裡面,確實比較難當一個CEO。但是張勇是敢於冒險、敢於改變自己的CFO。這幾年我的進步很大,有時候發現不對就改變,這是我進步了,張勇也走出了一個CFO一個局。

陳偉鴻: 但是你考慮過張勇的感受嗎?我在新聞媒體報告當中看到,他過去11年一直住酒店,你現在把這個重擔加在他的身上,他恐怕家都不能回了。

馬雲: 為了說服他當董事長,這兩年我幾乎一有空給他“下藥”。他答應那一天我非常感動,因為我知道當阿里巴巴董事長、CEO是非常不容易的,處理的不僅僅是商業問題,這麼大的體系,公司業務之複雜,業務在中國這麼大,我們真把使命當使命看,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東西。我們公司有很多的東西是其他公司不太思考的問題,當這個董事長真的睡不著覺,沒有時間睡覺。他願意接受是有這種擔當力。所以有人說張勇出問題不行了怎麼辦?是你再回來?我說不行了,就不行了。

“我退休不等於我離開阿里巴巴”

陳偉鴻: 你不回來嗎?

馬雲: 我不回來,因為我覺得我沒有離開過。我退休不等於我離開阿里巴巴。阿里呼喚我,我隨時都在。但是我不會說,我要做董事長應該做的事情、CEO應該做的事情。我是阿里巴巴的股東,我是阿里巴巴的合夥人,我是阿里巴巴永久的員工,所以我們在公司裡這麼講,加入阿里巴巴的普通員工一天12小時是阿里巴巴的;你如果是阿里巴巴總監或者副總裁以上的員工,一天24小時屬於阿里巴巴;如果你是阿里巴巴的合夥人,這輩子都是阿里巴巴的。所以不存在離開,董事長、CEO擁有“兵權”,你沒有這個權利,你只能給建議,你只能跟普通員工一樣,跟董事長說“我有這個想法,我想問你有沒有一點時間,我給你彙報一下”,這是我的權利。

陳偉鴻: 在整個商業史上,有不少的創始人曾經宣佈過退休,但是一旦當公司出現重大的事情的時候,他們挺身而出,從二線再次復出,這種可能性在你身上會出現嗎?你說你從未離開,但是位置不一樣了。

馬雲: 這是最大的麻煩,為了這個事我想了很多年,準備了很多年。公司創始人像孩子的父母,孩子大了,小學你可以教他一點,初中高中我是教不了的,到大學一定要讓他出去。你真愛這個孩子,讓孩子出去,必須經歷社會的考驗,必須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如果他出事情的時候,作為父母你依然在他身邊,但是決定必須他做。所以我自己這麼覺得,首先第一點,我們這些人都在這個公司,在這個社會里面,我們防止重大災難出現,平時我們經常溝通,出現重大問題、重大困難的時候,我相信張勇也好,這幫年輕人時不時跟我們交流,我們像顧問委員會一樣,談談我們的觀點,但是不能回去做這個決定,因為我已經安排好自己未來的15年的決定,我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阿里這麼大的體系,這麼好的組織,應該有自己的方法,我最怕我要回來,所以我設計了一個不回來的想法,原因是我從來沒有離開過,依然會關注阿里巴巴。我依然會看新聞,依然關心一切,碰到問題依然跟他們交流,這是我要做的,但是最後決定是他們做。

馬雲: 你說今天我徹底不管了、徹底不關心了,我個人覺得大家不會相信。我依然愛它,因為這是我的孩子,我相信我眼睛閉上這一天,我也會關心。我以前創業的時候,我跟公司講過,我如果80、90歲還可以活著,我坐在沙灘上聽聽廣播,說阿里巴巴今年很好,我非常驕傲。我們這些人把自己最美好10年、20年的時間給了這家公司,那個時候感到驕傲,這是我15年以前的理想,希望今天這個理想依然可以堅持。

陳偉鴻: 你為這一天的到來做了十年以上的準備,但是似乎市場並沒有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你退休的消息宣佈的當天,阿里巴巴的股價最高曾經跌幅達到3.7%,一下子損失155億美金的市值,市場似乎覺得說他們對未來沒有馬雲的阿里巴巴信心不足,準備不夠,所以在這個事出現的時候,你和“逍遙子”有沒有交流,你跟他說過什麼話嗎?

馬雲: 基本上這兩天天天跟他有交流,你說一下子大家都適應了,這個問題就大了,說明我們毫無價值。經常有董事長講,我在公司裡一天都不待,你的工資拿了幹嘛?你待在這,但是沒有價值了,這完全不現實,我們有一定的價值。就像孩子斷奶一樣,媽媽斷奶,奶水不多了,孩子沒斷奶對誰都不好。斷了,孩子會不會哭?會不會鬧?會哭,會鬧,只是不適應,我們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另外一個市場會順應過去,公司也會順應過去,我也會順應過去,不能因為孩子哭,你把奶頭塞給它,這個是不行的。

陳偉鴻: 我覺得至少在馬總的話裡面,我們知道他和張勇先生之間,對於外界的波瀾,他們會用自己特殊的眼光和心態面對。您宣佈退休之後,您比以前更忙了,您參加了很多會,除了會,這兩天向世界人民普及了一種動物叫做“平頭哥”,是不是成立平頭哥芯片公司是為壓力未來做好一步。

馬雲: 這家公司不需要尋找新的使命,這家公司價值和組織文化體系相對來講已經比較好,難的是要不斷的創新、不斷根據形勢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其實你講的對,這兩天給我打電話人很多,包括很多其他的國家的元首,一定要跟我通電話,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很多人聽了以後特別高興,有國王、有退休總統,說你是否過來跟我做一點公益。我挺高興很多朋友關心我。當然謠言很多,說我被逼,說我因為經濟形勢不好,還有政府看不下去了,還有說我準備跑了,反正各種都有。但是我在想,第一,最近所有時間保持公司能夠穩定發展,未來公司大的方向不變,團隊依然層出不窮,依然會花時間在組織文化人才方面,幫助公司提升。第二件事情選擇做自己的事情,所以您剛才講的像芯片這類的公司,今天宣佈肯定準備了很久,阿里巴巴在芯片方面的努力已經是五年了,不是今天芯片出問題了,大家跳進去,麻煩就大了。

“一個企業很重要是抗擊打能力”

陳偉鴻: 達摩院成立也是這個計劃當中重要的組成。

馬雲: 大家知道馬雲公益基金會成立第六年了。從開始到現在,一步一步都是為未來設計。一個公司不去為未來的設計的時候,你會越活越累,你只把今天的問題解決了,明天各種各樣的問題出來了,如果你不去思考明天,明天至少有十個災難,你如果想到七個、八個,把它消滅掉,你明天會過的好一點。對於阿里來講,對於我個人來講,我們的文化為了未來而活著,為了相信而活著,因為相信所以看見,這是我們一貫形成的文化體系。

陳偉鴻: 關於相信或者關於看見,大家討論最多就是我們今天的經濟形勢,不少的企業家,他們覺得現在壓力蠻大的,我們究竟應該看見什麼相信什麼,所以想聽一聽馬雲先生對於現在經濟形勢的分析,和對於企業家而言我們做的事是什麼?

馬雲: 做企業,經濟形勢永遠困難,你去看看過去20年,所有經濟工作會議,經濟形勢錯綜複雜,這個字永遠不會少的。所有企業都明白是這樣。

陳偉鴻: 這是一個常態。

馬雲: 經濟形勢好了,競爭條件就惡劣起來了,你們發現沒有?經濟形勢不好了,競爭沒有了。所以,好有好的做法,壞有壞的做法,壞的時候是容易誕生了不起企業的時刻,好的時候,只是誕生普通企業,順風的時候誰都跑的快,逆風的時候依然能跑才是好的。

馬雲: 一個優秀的企業,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如果沒有經歷過經濟週期性的打擊、天災人禍的打擊,這個企業沒有經過抗擊,不值錢。經歷過抗爭的企業,才可以建立起強大的文化、組織和人才。一個企業很重要是抗擊打能力,像拳擊運動員一樣,抗擊打能力越強也是非常關鍵的。像我們這個企業,19年來,別人看你們很幸運,我們所受到的打擊比一般企業40年還要多,真的是這樣。我真的覺得經濟形勢現在確實不好,而且這個不好的時間會比大家想象要長,我們永遠要把不好的時間想的長一點,想的遠一點,想的更糟糕一點這才叫自信,自信不是說明天就會好,自信是明天不好,我也得活下去。

陳偉鴻: 您在預測明天的時候特別提到了製造業,15年後製造業遇到的困難比今天還要大。

馬雲: 技術的變革、中美貿易的衝突、我們今天的轉型升級方向,各個企業今天所面臨各種各樣內部增長的挑戰和外部的競爭的壓力,我自己覺得未來包括現在全世界的形勢發生了變化。所以我想告訴大家,形勢會不好。但是形勢不好也會有好企業,形勢好也有很多的爛企業,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這個不好,不好的時候做應該做的事情。

陳偉鴻: 現在應該做一些什麼呢?

馬雲: 我去年提醒中國企業傢俱樂部,我是浙江商會的會長,也是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的主席,我去年提醒所有的企業,未來的幾年少做事,做好事,做快樂的事。就是做企業在形勢不好的時候,千萬別覺得機會來了,不要撈浮財,這些是基本的道理。昨天在雲棲大會,我給很多企業建議。一個故事,三個孩子出去,暴風雨馬上來,爸爸說你們三個孩子把東西帶回來,老大身上穿戴整齊,老二有一個大雨傘,老三什麼都沒有,下午三個兒子回來了,老大腿摔斷了,老二腰摔斷了,老三把東西帶回來了,老大說我穿戴整齊看見什麼路都敢走,老三說我什麼都沒有,我找一個洞躲了一下,暴風雨總會過去了。把東西帶回來,做企業一定會這麼思考,好有好的做法,壞有壞的做法,關鍵是怎麼把握自己,你今天對中美貿易很生氣,中美貿易摩擦大家要有20年的準備,他強任他強,月亮照大江。你今天罵沒有用,特朗普聽不見,踏踏實實做自己的活,每個人想好自己不要那麼煩燥,你的對手比你更困難,你想明白這些會冷靜下來。你資金困難,別人資金也困難,這是我的建議,收拾好,少做一點事,做好事,做對的事情這就有機會了。

陳偉鴻: 未來的馬雲先生究竟做什麼樣一些事,大家其實非常關注。就在您的那一封著名公開信發表之後,網上迅速出現了一張馬雲先生的名片,這是網友們根據你活躍度,除了馬雲以及非常明顯老師的之外還有其他的頭銜。中國浙江杭州佬,第二個叫阿里巴巴001號員工,第三個名號叫阿里巴巴合夥人,阿里巴巴一號公益志願者,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會主席,馬雲公益基金會創始人,這麼多頭銜裡還有很多和阿里巴巴相關,還有一些和公益有關。讓您自己設計一張名片,我們在這張名片看到什麼呢?

馬雲: 對於我來講比較痛苦,馬雲這個名字像一個IP。

陳偉鴻: 這個有點不屬於你了。

馬雲: 很多人對馬雲加了很多自己的定義在裡面,我認為他不是我,我還是一個很普通的在杭州出身、杭州長大、杭州創業、杭州發展的人。我並不覺得我有那麼了不起,這其實跟我個人沒有什麼關係。所以有的時候,我只是覺得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很有福報,很有運氣,在過去的20年,跟一批很了不起的人,大家艱苦奮鬥20年走到今天。大家非常明白,阿里巴巴公司走到今天,跟馬雲有關係嗎?有關係,但是沒有那麼大的關係,我應該回到本來的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你說平頭哥,我邊上幾個同事說,馬老師你身體裡面藏了一個平頭哥。我覺得比較感興趣,跟人打架,你別告訴我對手是誰,有多少人,告訴我時間和地點就可以了。我這個人從來不怕什麼挑戰。

陳偉鴻: 您這19年就這麼打過來的嗎?

馬雲: 這是我們這些人,做創業、做企業家要要有勇往直前、不放棄的精神才會有今天。我們的智商再高都是有限的,邊上有一批人一起幫著共同走到今天。你要讓我做名片,未來的名片我感興趣還是教育,教育我能做我自己,我有很多的想法。我自己人生經歷了這麼多,我見了很多有意思的人,了不起的人,人類中了不起的人真的是很多。包括達沃斯的創始人斯瓦布,一個人堅持這麼多年。我見過奧巴馬,見過普京,見過這麼多優秀企業家,我見過比爾蓋茨、我見過孫正義,我見過很多怪樣的人。人們認為我去崇拜的人,什麼人我都去見,對於我來講,人來到這個世界,有幸認識這些優秀的人,見識很卑劣的人,很偉大的人,讓我這個當老師的去思考為什麼有這個現象,應該把這個思考分享給更多的人。那些企業家讓他們明白這個,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懂得向偉大的人學習,懂得這個世界有很多的惡劣醜陋的事情,不要沮喪,沮喪過,喝一杯酒睡一覺,第二天早上繼續來,教育把人類美好的東西跟人分享,懂得如何抗爭失敗面對挑戰,如何面對醜陋的事情,這才是教育的本質,做最 好的自己,不要做馬雲,也不要去做誰,做你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未來的名片我感興趣還是教育……還可能造酒……”

陳偉鴻: 未來在這張名片看到更明顯標誌,馬雲後面只有兩個字,老師,迴歸到你的初心,迴歸到教育,教育面向未來,也關乎所有受教育者未來的成長。我之前記得馬雲先生曾經提高過這樣四個字敬畏未來,你會懷著敬畏之心面對未來的一切,站在現在節點上,透露一下為未來做什麼樣的準備,無論企業和個人也好,甚至我們這個時代也好。

馬雲: 對於未來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第四次技術革命,這次互聯網技術革命速度越來越快,對於各行各業每個人影響力越來越大,往往一場技術革命處理不對會變成一場社會革命,這是我們這些人擔當起的責任,讓社會各界迅速順應技術革命,讓社會和孩子們順應未來的機會和挑戰。 現在已經開始了,很多人擔心失去就業機會,很多人擔心AI,很多人擔心技術,很多人擔心各種各樣的事情,我認為擔心會讓社會更加焦慮,而正面的面對才是真正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所以我自己覺得第一多做教育,多做公益,阿里巴巴的很多的事情,我不可能不關心,我還得聽聽,我還得跟他們交流,最主要我還有很多自己想快樂的事情還沒有來得及做,我還有很多快樂的事情要想,儘管教育我很高興,公益我也很樂意,到非洲我也很樂意,但是還是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正在構思和設計。

陳偉鴻: 您這麼講很像是賣關子,提起我們的好奇心,從您內心所有有意思的事當中,悄悄透露一件事。

馬雲: 我可能還會去造酒,我覺得酒是一種文化,但是今天中國的酒,幹酒、溼酒,不懂得品。我前幾天去了茅臺,茅臺董事長說,現在年輕人不喝茅臺,都是喝其他酒。我說不用擔心,到45歲以後他們會喝的,因為人生經歷過生死苦難才會懂得酒。法國的酒是法國的浪漫,瑞士的酒有瑞士的味道,紹興酒有紹興酒的味道,各種各樣的味道,人生百味要品味。最近像瑞典的事情讓我特別的沮喪,其實,我們國家在進入一個非常複雜的階段,1億多人出去,我們的文化程度,禮貌禮節需要跟西方進行很好的溝通,我們中國孩子說謝謝,很少說對不起,打擾一下,很少說請,我們需要把這些撿起來,否則我們將來跟世界的衝突越來越多,矛盾越來越多,所以這些事情我覺得通過其他的方法,玩的方法,而不是教育和宣傳的方法,跟很多在教育裡面放進去,這很有意思。

陳偉鴻: 中國和世界的關係也站在面向未來重要時間節點上,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和世界的融入越來越深入,中國和世界有了越來越充分的對話,中國給世界提供的價值是什麼,世界在這個時刻給我們帶來什麼?

馬雲: 每個民族和國家有獨到的東西,我們坐在自己家裡看世界真的比較難的,我沒去非洲之前,我對非洲的印象就是落後、貧窮,但是我去了以後,我感慨萬千,因為我們都是中國想象非洲,都是在電視裡看見,報紙上看見,如果這個媒體報紙有傾向,你會徹底完了,我自己覺得中國人要多出去看看,只有尊重各國不同的民族文化才有意思。中國和西方有巨大的差異,西方比較直截了當,像聖經講的非常清楚,上帝怎麼說的,你就怎麼做,你好好聽,就像一部優秀的銷售書一樣。中國的文化很複雜,講究悟。這個悟麻煩了,每個人想法不一樣。兩種不同的文化,西方通過競爭取得進步,中國人講究和諧,我們叫和氣生財,西方競爭體制,這是兩種不同的文化。如果你不會交流,不懂得尊重,不懂得敬畏和欣賞,矛盾越來越多。

馬雲: 西方覺得中國這樣講話背後肯定有意思、有目的。中國人說,跟西方好好談。這是兩種不同的文化,你只有走過不同的國家傾聽關注。其實我們說的是一樣的東西方式方法不一樣。我們需要參加更多像這樣的論壇。也許看來對你沒有用,你聽了三天的論壇你什麼都沒有學會,但是有一些思想的改變,對於未來你和你的孩子有影響,中國會給世界帶來價值,但是中國必須要理解,我們必須要有國際的語言,世界能接受的語言體系,跟世界交流,但是西方也要明白,東方講究智慧,西方講究知識,知識和智慧如果通,這兒是知識,這兒是智慧,心腦相通才是真正的高手,中國和西方也是這樣的交流。

陳偉鴻: 謝謝馬雲先生,今天這場論壇倒計時已經結束了,剩下最後一個大家關心的問題,大家看到“風清揚”,可能離我們大家原來認識的江湖越來越遠,走進它自己的世界,但是江湖上一定不會缺少“風清揚”的傳說。我想知道的是,未來在這個江湖上,還有人依然在呼喚著能夠和“風清揚”相遇的時候,你想對他們說什麼。

馬雲: 江湖永遠存在,江湖英雄輩出。另外一個重要的是,不是江湖變了,是你的能力沒有提升。江湖上面每個人的能力都在不斷的提升,你沒有提升,你就會退出江湖,江湖最重要的是有各種各樣的好事,有各種各樣的對手,有各種的機緣巧合,我離開商業,但是我關注商業,永遠會在這個裡面,當然我會在其它地方多折騰折騰,也是蠻有樂趣的。

陳偉鴻: 所以可能對這些期待“風清揚”的朋友來說,在心裡給自己做一點心裡建設,有的時候相見不如懷念,也是挺好的感受。無論是出場時的華麗,無論是背影的優雅,這都是江湖上我們對於一個人非常難以忘懷的印象。此刻,我們心中已經有了這樣的印象。祝福馬雲先生,我們在對話節目當中完成了九次的交流,一年之後,你真正退休那一天到來的時候,我們期待第十次對話,那個時候看到一個更加逍遙的“風清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