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每個人的養老金都不一樣?你的養老金達標了嗎?

為什麼每個人的養老金都不一樣?你的養老金達標了嗎?

有許多人都對養老金髮放標準有著疑問甚至質疑,覺得養老金不是人人平等發放,並不公平。也有許多人覺得體制內的人與平頭老百姓都應該有同樣的養老金,而不應該有所區分。畢竟大家都是工作,都在為社會做貢獻。

今天匯泰在線小編就為大家解答一下這個問題——為什麼每個人的養老金都不一樣?養老金真的是繳得越多,發放越多嗎?

先說一下養老金領取標準的差異。根據16年的數據統計,平均養老金最多的城市是深圳,達到了每個月4449元,其次是北京市,3575元,上海市3500元,廣州市3460元,廈門市3123元,而比較少的城市比如濟南市2489元,福州市2400元,成都市只有1992元。

為什麼每個人的養老金都不一樣?你的養老金達標了嗎?

很明顯,養老金髮放是與各地的發展水平相對應的,但也不是越發達的城市,發得越多,比如成都就比濟南經濟更好點,卻發放得更少。這其實取決於相對經濟水平和職工工資的差距、不同地區的物價水平、生活成本同樣會影響居民獲得感等。

想比之下,大城市雖然收入高,但相對的消費水平也很高,所以不同的城市的發放標準並不一樣。打個比方,2000元養老金在北京,基本活不了半個月。所以這個比較在同一城市才有意義。

按照多繳多得的原則,2017年北京社保費用,最高一個月交9500,最低交1470。他們將來領的錢能一樣麼?如果領取的一樣多這樣公平嗎?

為什麼每個人的養老金都不一樣?你的養老金達標了嗎?

其實,社保也不是隻有簡單的“多繳多得”。比如養老保險按最低繳納的人和最高繳納的人社保繳費費用差7倍。但實際上,退休後領到的養老金卻不會有相差7倍這麼多。反而,多繳納的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少繳納的一點補貼。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也適應了我國的分配原則。

除了正常繳納社保的人外,其實還有不繳納社保費用,卻依然享有相應待遇的人。這一部分,有歷史遺留問題,也有扶貧扶弱的因素。比如提前下崗,老弱病殘等,都需要領取到一定的養老補助。

為什麼每個人的養老金都不一樣?你的養老金達標了嗎?

綜上,養老金領取多少,每個人各不相同。但總的來說,現行制度下,每個月的養老金還是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目標。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