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一帶一路」建設亮點紛呈

———全省進出口值4年增長2714.9億元

□記者王惠玲

9月26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陝西‘一帶一路’建設五年成就”主題系列發佈會第二場上獲悉,5年來,陝西積極發揮“一帶一路”重要節點作用,著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各項工作亮點紛呈。

全省進出口值增長2714.9億元

“全省進出口值從2013年的1227.75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714.9億元,進出口總值從全國第23位提升到第18位。”省商務廳新聞發言人王國龍表示。

五年來,全省對外直接投資從2013年的2.9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6.6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從17.87億美元增長到39.1億美元。哈薩克斯坦愛菊糧油工業園、吉爾吉斯斯坦中大工業園區成為我省境外合作園區的典範,已列入商務部境外經貿合作區統計監測名錄。中哈愛菊農產品加工園區被列入“中哈產能與投資52個合作項目清單”,是清單中我國唯一的糧油加工型農業項目。吉爾吉斯斯坦中大石油煉油項目,已成為我省最大單體境外投資項目和吉爾吉斯斯坦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

我省還先後在美國、英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泰國等國設立19個境外商務代表處(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9個商務代表處),加強與所在國經貿交流,擴大投資與貿易規模。

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640億元

五年來,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640億元,全省公路總里程達到17.5萬公里,全省鐵路營業里程達到5300公里。

擁有“亞洲第一高墩”的鹹旬高速公路三水河特大橋順利建成,打通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大通道;國內首個高速公路生態環保示範工程——西鹹北環線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填補了我國高速公路建設領域建築垃圾再生綜合利用的空白;串聯12個縣72個鄉鎮1220個村、200多萬人受益的沿黃觀光路全線貫通,打通了我省沿黃地區的脫貧之路。

五年來,全省公路、水路累計完成客貨運量30.5億人、53.4億噸,鐵路累計完成客運量3.8億人,貨運量18.1億噸。

三大口岸發展成效顯著

“陝西以航空口岸、鐵路口岸和電子口岸為主要支撐的口岸體系,為我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加速自貿試驗區建設,助推‘三個經濟’發展都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陝西省口岸辦專職副主任陶紹卿表示。

目前,航空口岸運營國際(地區)客貨運航線58條,通航點47個,初步實現了客運覆蓋日、韓、東南亞,通達歐美澳佈局,貨運不斷向“一帶一路”國家大城市延伸的格局。5年間,我省國際(地區)航線增加34條,國際通航點增加29個。今年1-8月,出入境旅客185.3萬人次,同比增長43.4%;進出口貨運量3.2萬噸,同比增長31.6%。

自2013年“長安號”中歐班列首開以來,累計開行突破1000列。今年1-8月,共開行“長安號”中歐班列789列,運送貨物總重達81.88萬噸,同比增長5.31倍,實現了中歐班列年度開行總列數、重載率、貨運量三個全國第一。

去年6月,中國(陝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實現“統一域名、統一界面、統一標識”並全面上線運行。截至去年底,我省通過“單一窗口”辦理主要外貿業務的覆蓋率突破30%;今年一季度,超過50%,上半年超過70%,8月1日以後貨物申報業務覆蓋率達到了100%。

力爭實現服務機器人產量9500臺,總產值60億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投稿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投稿微信添加:xiaowugediao或者wh3152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