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灤州古城由偉光匯通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投資於2010年4月開工建設的項目。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灤縣灤州鎮。灤州古城是三千年大河之畔的盛世古城,採擷群山壯麗構築其骨,掬一捧灤河俊秀勾畫其容。將26個民族獨特風情織入古老的明清建築,將千年北方文化融匯進這座夢想樂園。

2000畝盛世古城傾情釀築細膩的北方古街博覽區、豐盛的傳統民俗旅遊區、原生的灤河文化風景區、地道的北方美食朵頤區、悠久的北方文化傳承區,本土的宗教文化朝聖區,風情的北方婚慶體驗區,正宗的中國古代養生區,締造最美北方古城。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一座三千年的古城光耀古今,灤州古城正在成為環渤海旅遊圈最耀眼的一顆明星。

灤州古城復原千載歷史古蹟:古城門、楊三姐告狀的老縣衙、鐘鼓樓、接官亭、古戲臺、風雨橋、灤州閣、和園、文姬樓等盛世建築,展現遙不可及、難以清晰領會的歷史印象, 取其神韻,結合現實。融匯南方水文化,修建濱水而居、臨水起舞的環城“青龍河”。以契丹文化為主導,復原上河圖不夜盛景,全面打造小吃燒烤街、韓國風情街、婚俗文化街、廟會文化街、民俗文化街、韓國女人街、緬甸玉石街、養生文化街及遊客接待中心、五星級酒店等,無限風華,氣勢如虹。一座集文化、旅遊、商業、會務、居住、休閒為一體的北方人文古城,一處綿延千年的國家級4A景區,耀世而出。

東城門

復原灤州古城遼代建始的厚牆闊瓦,賞帝王玉璽,瞭解“十八帝王巡灤走馬”的輝煌歷史。

關帝廟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三國時期蜀國的大將關羽,與“文聖人”孔夫子齊名,世稱武聖關公。一座關帝聖殿,就是那方水土的民俗民風的展示;一尊關公聖像,就是千萬民眾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託;一塊青石古碑,就是一個感天動地的忠義教案

紫金塔

灤州古城至高點,作為佛教聖地,更是灤州古城旅遊區龍穴所在,從事商業的人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士,都可以請一尊自己的保護神,供奉於上。

青龍河

灤州古城環城水系古城最休閒、最適合發呆的地方,民族風情特色酒吧、茶吧、陶吧、咖啡館遍佈兩岸,遊人們可以三五成群地相約與此細細品味,品嚐香茗的同時,沉醉在柔軟的時光當中,可在水上泛舟划船,體驗江南水鄉的意境。

灤河紅鯉

灤河水產品豐富,魚鱉蝦貝品種繁多。其中尤以灤河紅鯉魚最聞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名遐邇,清代三位帝王七次巡視灤州,灤河紅鯉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佳餚,以致成為清朝的貢品。更神奇的是以灤河大鐵橋為界,橋北產黑鯉,橋南產紅鯉,雖咫尺之隔,但從無混雜。

文廟

主院展示孔子及其座下七十二賢人為代表的孔孟聖賢文化;側院對蕭太后大力發展大遼的相關歷史。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灤州文化底蘊

巖山蒼蒼,灤水茫茫。在灤州這片沃土上,古往今來,湧現出大批先賢后俊。從萬世景仰的夷齊讓國,到為民立命的橫渠宏願;從動搖清王朝的灤州起義,到冀東抗日大暴動的第一聲槍響;從歷史上二十多個民族對灤地的爭奪戰,到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成就了灤州兒女的千秋基業,造就了博大精深的灤州文化。

1.源遠流長

灤州考古文化年代在舊石器晚期。灤州境內出土的文物承載著這方熱土一多年厚重的歷史文化,閃耀著祖先文明智慧之光。早期人類在灤州繁衍生息,滋生著文明,傳承著文化。灤州文化歷史久遠內容博大。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2.底蘊深厚

(1)聖賢文化。禮賢讓國、叩馬而諫、恥食周粟、首陽采薇的聖賢故事源遠流長,伯夷、叔齊的故事被《史記·列傳》列為首篇。聖賢文化世代相傳,化境深遠,他們身上所凝聚的“仁、義、禮、孝、信”成為世人永恆的道義標尺。

(2)儒家文化。元朝遷都北京後,公元1234年,蒙古皇廷派張晉鎮守灤州,在灤州首建“橫渠書院”,弘揚關學學術,這正是古灤州乃至京東一帶正規教育的真正開端。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核心思想,曾被孫中山、李大釗等引為座右銘。

(3)平民文化。灤河水蜿蜒流淌,孕育了沿岸的遊牧文明、農耕文明和漁獵文明,三位一體的傳統文化特徵,彰顯出灤州“尚節義,勤稼穡”的平民文化。特定的民俗和文化背景,孕育了皮影和評劇兩朵奇葩。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3.繼往開來

(1)工業文化。灤州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從中國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一袋機制水泥、第一件衛生陶瓷、第一座現代化煤井、第一座鐵路大橋的誕生,到龐大汽車文化城、藍貝啤酒文化城、溫泉文化城的謀劃建設,“津東工業,唯灤最盛”的工業文化經久不衰。

(2)革命文化。從義和團大師兄張洪到關東大俠蔣衛平,從辛亥灤州起義到少帥張學良在灤州大覺寺密謀東北易幟,灤州始終是一片勇於追求民主和理想、探索道義與真理的沃土。1911年爆發的灤州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灤州迫在京畿,起義大大動搖了清朝軍心,大長了南方革命軍士氣,對建立共和體制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1938年7月,冀東抗日大暴動首義在灤縣古馬鎮港北村打響,烽火傳遞,遍地英豪,這就是冀東革命史上著名的“港北起義”。

海鮮街:匯聚北方沿海物美價廉的鮮活海鮮,現吃現做的海鮮美食大排檔,在這裡您可盡享海鮮盛宴。(將

於5月1日正式開街)古城擁有大型餐飲主題街區、海鮮街區、小吃燒烤街區等,彙集四海珍饈,為遊客打造美食盛宴。

海鮮街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不僅有灤州特色美食、南北知名菜系,也有品牌連鎖店,雲南、貴州、韓國等異域風情美食。以其敞闊空間、豐富菜品,遊客可在此從容舉辦頂級皇家御宴、中高檔團體宴、商務宴和party宴,也可以悠遊古城,樂嘗五湖四海特色小吃。

風波莊:“武俠文化特色餐飲”,以安徽菜為主。

東北金聖仙酒樓:現已在灤縣發展三家分店,主推東北風味菜系為主。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灤州文化瑰寶

1.灤州皮影

灤州皮影誕生於明代。經過一代影戲宗師黃素志的不斷探索和創新,作出了編寫劇本使皮影成戲、使影人臉譜程式化以及影戲唱腔特色化、開帳授徒廣招弟子等三大貢獻,奠定了中國皮影戲之主流的地位,無論劇本創作、影人雕刻、唱腔設計還是社會影響,灤州皮影都超過了其他影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更是灤州文脈歷經千年後的重要昇華。”灤州皮影這個不但在冀東大地深受百姓喜愛,而且也贏得了日本、法國、德國、美國、意大利等國人民高度讚譽,被《歐洲時報》稱為“魔術般、閃電式的藝術”。 1995年中國郵政出版的中國皮影郵票就是灤州皮影。

2.灤州評劇

評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曾經被封為全國第二大戲曲劇種,僅次於京劇。

評劇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評劇雛形已見端倪,深受當地的農民喜愛。辛亥革命後,成兆才等,基本上奠定了評劇以演現代劇目為主的特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評劇進入了新的繁榮發展時期,演出了一批受群眾歡迎的現代戲,如小白玉霜和韓少雲主演的《小女婿》、新鳳霞主演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以及《金沙江畔》、《奪印》、《野火春風斗古城》;改革開放以後又出現《山裡人家》《疙瘩屯》《黑頭與四大名旦》《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優秀現代劇目。(成兆才圖片)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3.灤州剪紙

灤州剪紙中有相當一部分與東胡鮮卑、契丹文化中心地域的遼西剪紙具有相同相似的特徵。多次移民,又帶來了獨具特色的晉西北剪紙藝術。灤州剪紙,既整融合了東北各少數民族風情又融入了西部高原的文化底蘊,顯現出明顯的多元文化融合特色。

灤州剪紙萌發於公元4世紀,成長於10-12世紀,於明代萬曆年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並隨著黃素志的灤州皮影雕刻技術傳入東北。至清代,灤州剪紙已成為中國北方剪紙的重要流派之一。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千古聖賢,伯夷叔齊:3000多年前商朝時期,灤州為孤竹國所在。伯夷、叔齊為孤竹國王子。先王薨後,兩位王子仁恭讓位。後認為周朝對商朝篡位僭越,恥食周粟,餓死於首陽山上,成為中華忠義楷模。

一代英後,蕭燕燕興遼:蕭太后,一代英後。遼景宗死後,以大遼國景宗皇后身份臨朝27年,在灤河岸邊,將大遼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推上了巔峰。

十八帝王,御駕巡灤:3000年曆史中,灤州以北方要塞地位、醉人景緻風光接駕18位帝王。尤以康熙、乾隆最鍾情灤州,在此祈福、題詩,大加讚譽。

亂世奇女,楊三姐:楊三姐,伸冤不屈的民間奇女子,家喻戶曉的傳奇,戲曲、戲劇不斷將她的故事搬上舞臺。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灤州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民主革命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成功,駐河北灤州的新軍第二十鎮協同第六鎮計劃舉兵響應。1912年1月3日,中國同盟會會員王金銘、施從雲、白雅雨率灤州新軍宣佈起義,通電全國,宣佈獨立,成立北方革命軍政府,推舉王金銘為都督,施從云為總司令,馮玉祥為參謀總長,白雅雨為參謀長。1年4日,起義軍發表檄文,聲討滿清政府,準備攻打京津。後因滿清政府的鎮壓,起義不幸失敗,大批革命志士被捕。王金銘、施從雲、白雅雨等人壯烈犧牲。灤州起義雖然不幸失敗,但因灤州迫在京畿,起義大大動搖了滿清軍心,大長了南方革命士氣。革命潮流南北呼應,對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夷齊讓賢

3000多年前的商朝時期,伯夷、叔齊是孤竹國國君墨胎氏的兩個兒子,伯夷是哥哥,叔齊是弟弟。伯夷知情達理,叔齊聰慧過人。夷、齊均以賢德為重。墨胎氏臨死之前,立叔齊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為君,以繼父業,振興孤竹。墨胎氏死後,叔齊想:"伯夷是兄長,理應為君。"於是讓位於兄長伯夷。伯夷說:"父臨死前立你為君,怎能讓位於我,父命不能違呀。"於是,他就悄悄騎著馬逃走了。叔齊見兄長走了,自己仍不肯為君,也逃走尋找伯夷去了。武王徹底推翻了商朝,平定了天下,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齊隨之隱居首陽山,采薇(又稱野碗豆)食之。一位老婦人問他們為何采薇而食,夷、齊答曰:"武王為臣,紂王為君,臣伐君乃不義之舉,故恥食周粟。"婦人答道:"普天之下,皆為王土,薇不也是周王的嗎?"伯夷、叔齊覺得此話有理,於是連薇也不採了,餓死在首陽山上。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老馬識途

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4年),山戎統兵萬騎,攻打燕國。燕莊公抵擋不住,向齊桓公請求支援。齊桓公遂舉兵救燕。山戎聞齊師大隊人馬將至,落荒而逃。孤竹國降將將齊軍誘入“迷谷”之中,自己則乘人不備逃之夭夭。此時天色已晚,“迷谷”之地,寒氣逼人,飛沙走石,咫尺難辨。齊軍前後隊失去聯繫。齊桓公不知所措,忙向管仲求教解危之計。管仲遂讓隨行兵士敲鑼打鼓,使各隊聞聲來集,屯紮一處,俟至天明。誰知,天雖放亮,沙漠中卻炎熱異常,又無飲水,一望無際的沙漠難辨方向,全軍將士焦急萬分。管仲見狀,忙向齊桓公建議道:“臣聽說老馬識途,大王不妨令人挑選數匹老馬放行,或許可以尋見出路。” 齊桓公依其言。大軍果然隨老馬走出了“迷谷”。

中華32個著名古鎮之——京津冀灤州

尋蟻求水

東周列國時期,今遷安屬於山戎令支國。有一年,山戎令支國發兵攻打它的鄰國——燕國。燕國抵當不住,只好向齊國求救。於是齊桓公率兵討伐山戎。當大軍行至爪村伏龍山(今龍山)一帶駐紮時,山戎令支國將濡水(灤河)截斷了,造成伏龍山周圍20多里無水。齊國軍隊無水喝,齊桓公只得叫士兵鑿山找水,結果未能找到泉水。齊桓公的謀臣公孫隰朋向齊桓公進言說:“臣聽說螞蟻找有水的地方築穴居住,應當找蟻穴處掘水。”齊桓公按公孫隰朋的主意讓士兵在伏龍山的北面搜尋蟻穴,結果又未找到水源。公孫隰朋說:“螞蟻冬天找暖和的陽坡居住,夏天才涼快的背陰坡居住。現在是冬季,螞蟻一定在山的陽坡居住,不能亂掘。”軍士按他說的,果真在伏龍山的陽坡山腰處找到蟻穴,掘到泉水。齊桓公稱讚說:“隰朋可稱得上是聖人了!”因此,將該泉稱為聖泉,伏龍山也改龍泉山,後來又簡稱龍山。為飲水思源,使甘泉永存,後人砌石為井,名為龍泉井,至今古井尚存,泉水清洌如初。

資訊來源網絡

溫馨提醒:小編不太喜歡這種商業氣息的古鎮,如果想體會原味的歷史風貌,建議三思而行!(僅代表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