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今日導讀:新一、新初一、新高一很關鍵,要做好規劃、定好目標,嚴格要求自己、成長在起跑線上!

新生入學已經半個多月,一年級不僅是孩子承上啟下的銜接期,更是為後面學習打氣、樹立信心的關鍵時期。無論各位的目標是小升初、中考、還是高考,一定要有歸零心態,在新的起跑線上重新規劃。當然了,時間不是成功的唯一變量,每個階段還有每個階段的坑。在此小石頭給新一/新初一/新高一的同學提出一些建議,希望你們在後面越學越輕鬆。

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新一的家長首先要對孩子小學六年的發展目標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升學目標、人格發展目標、興趣培養目標……制定目標可以因人而異,但是一定要明確、清晰,如此才能指導自己每一年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見小學六年整體規劃圖)。小升初的壓力並不算大,家長們可以把更多時間投入在拓寬興趣、人格教育、習慣養成上,但也別盲目跟風報一堆班課,還是要以學業為主,畢竟十個興趣機構也培養不出個人工智能。

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 學習規劃:奧數的學習並不是越早越好,大部分孩子是三年級左右開始學習。一年級家長和孩子可以買來教材,在家弄弄簡單和中等的題目,主要為的是給孩子打好數學基礎。語文是唯一一個能用一輩子的基礎教育學科,第一年可把精力放在文學興趣的培養上,做一個讀書計劃,改善一下家裡的文化氛圍之類的。當然,作為家長也要言傳身教,自己多看看書。英語的學習,要重視能力,這階段是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期,適合練口語,建立英語思維。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線上或者線下的課程,但最重要的是,只要你學習,就一定要有目標,抱著跟老外聊聊開心就好的,錢和時間基本都浪費了。
  • 作息規劃:作息規律,每天8小時的睡眠決定了你家娃的智力下限。按時起床、吃早飯、早讀、午休、作業、運動等等,總之你希望他將來長大了是什麼作息,現在就要照著培養。這裡有一張作息時間表供大家參考。
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 習慣培養:立即開始觀察孩子身上的壞毛病,一定要把壞毛病扼殺在搖籃裡。小孩子精力分散,要養成專時專用的習慣,譬如飯前寫完學校的作業,寫作業時不玩手機,這樣每天就比別人多了30分鐘。注意孩子的寫字速度和書寫規範,
    這是一個分水嶺,筆記的速度和工整度決定了日後孩子的學習效率。平時多培養孩子的條理性,自己整理個書包,不同類別的材料放在不同的書包袋裡之類的,別啥都由父母代勞。
  • 心態調整:很多父母一看孩子考低分就覺得自己孩子是不是比別人家孩子傻。這樣是非常不好的,一年級家長對分數的態度決定了孩子怎麼認識考試分數。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學前沒有考過試,他剛進學校,你已經陪他一起很認真地複習了,卻拿回一張很低分數的卷子,最大的可能不是他傻而是他不知道什麼叫考試。在和他訂正知識點前,先和他一起搞明白,考試是什麼東西。
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把初一當初三過的,都笑到了最後,但可惜的是,至少80%的孩子都等到初三才知道著急。面臨接踵而來的升學壓力,還是少偷點懶,提前規劃的好!

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 目標:順利完成小升初的銜接

六年級到初一的差距超大,大到從聽課,到內容,到作業,到態度,到思維方式,都要進行轉變,小學階段的一些無關痛癢的表現,可能導致初中全盤皆輸,就比如做計算不喜歡用演草紙,這麼一件小事兒,多少孩子因為這個,在中考丟了小10分,人生軌跡就這麼改變了。八月初很多同學都在備戰分班考試,九月部分學校有摸底考試,學生們可以提前預習、自學一些課本知識,適應變快的學習節奏。

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 目標:初一上期中考試

初一的所有課程都不難,初一的各種考試也都不難,絕大部分學校,數學隨隨便便就可以拿個90多分,但你要知道,壞習慣改不了,學習方式不轉變,初二一定出問題。十月中孩子將迎來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試,檢測出一些問題,比如偏科、做題馬虎……問題越早發現,及時解決,對今後的學習越有利。可以找些歷年考試真題集中強化訓練,攻克重點知識。

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 目標:初一上期末考試

現在中考考察更多的是細心、理解能力、實際應用能力,而不是難題的能力。調整學習方向,為一月初的期末考試做好各學科的複習,整理錯題,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求助,考完全面查漏補缺。二月建議大家利用寒假多練計算。初一是培養孩子計算能力的唯一階段,為初二代數思想打基礎。生動的講解,幫孩子快速掌握計算技巧,配以習題課的針對性大量練習,加深印象,才能徹底改掉粗心。

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 目標:第二次期中考試

寒假回來,孩子們正式進入初一年級重點難點知識的學習階段。這是趕超其他人的最佳時期,課前要做好預習,掌握工具性知識,學會將零散的知識點轉變為成模塊的知識體系,夯實基礎。同時增加課外閱讀,拓寬視野。家長們要對於孩子各方面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適當為孩子減壓,爭取四月底期中考試考出好成績。

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在前幾個月注重習慣養成的娃,如今已找到適合自己的各學科學習方法,規律作息,良性循環。部分重點生開始學習初二知識點。七月初期末考試是對初一一年學習效果的檢驗,也是初二兩極分化開始的前兆,家長們不可掉以輕心。很多排名前20%的優秀學生,人家的目標根本不是中考,而是簽約。家長們要提前做功課,跟進新中考的政策變化,結合孩子的第一學期的表現,做好自我分析,規劃升學路線。

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初中老師講的和考的是一致的,講什麼考什麼,講多少考多少,而高中老師在課上可能只講百分之三十,考試卻要考百分之百。學習方式從過去的死記硬背,過渡到需要孩子主動學習、複習和拓展。這樣一部分曾經成績不錯的孩子就暴露出“自主學習”動力的不足,還有一部分成績平平的學生反而凸顯出來。這時候家長們除了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方法,還要兼顧孩子的心態。

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越是優秀、上進的學生,對自己的期待越高,就越看重考試和排名。一旦剛入學成績不理想產生心理落差,潛意識中會產生挫敗、迷茫感,干擾學習效率。加上青春期孩子本身就容易敏感,激動,叛逆。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以上問題,家長們就不要再給孩子施壓了。多鼓勵,幫他發現自己的優勢。少焦慮,給予孩子生活上的照料,像朋友一樣輕鬆溝通、交流、制定新的學習策略,幫孩子養成更高級的學習習慣。

相較初中,高中學習科目更多,難度更大。數語外物化理論性增強、系統性增強,對學生理解和應用的綜合能力考察難度越來越高。當年不用學的副學科如今也是主旋律,還要兼顧歷史地理政治生物這些高考候選科目,知識量增大數倍。孩子要養成專時專用的學習習慣,放學不等於解放,課後作業認真對待,錯題當天消化,筆記本一學期一科一本好好記。

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學期目標:適應和尋找

規劃重點:制定短期、中期、長期目標

做規劃的時候,要從後往前倒。長期目標,先明確自己理想中的大學,是希望衝刺名校還是就讀穩妥的學校。根據長期目標定中期目標,把握幾個期末考試、期中考試、自我測驗節點。標針對每次考試要達到的成績和排名豐富短期學習內容,以一週或一個單元為單位,進行階段性自我評價,具體到每個知識點,一篇誦文,一個朝代,一種語法,一類反應,一個公式等。根據自我評價預測下一次測驗進步的空間,如某一類型的題不再出錯排名會進步多少。

之所以用三個月而不是三個星期來定三年的學習目標,是希望孩子能充分獨立、自主地把控學習的難度、強度、壓力,找到可以持之以恆的均值,真正地堅持執行下去。家長們要堅持“不填鴨”,“不命令”,“不過度看慣”的原則,幫助孩子樹立主動學習的意識,要儘快進入狀態,在新的起跑點上搶佔先機。

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學期目標:定位自身優勢

規劃重點:調整短期、中期、長期計劃

孩子經歷了第一個期末考試,對自己的位置、能力已經有了一定認識和思考。哪科優,哪科弱,如何學習比較高效……等等。後面要做的就是

鞏固優勢,查漏補缺,對之前制定的學習計劃和時間安排作出調整。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自身的知識結構系統,孩子可以把每個學科的系統知識框架按照各個章節在系統中的重要性、錯題率、學習方法進行拆分,優先分配時間。比如每天利用課間、午休背10個單詞、1首古詩。每天自習學習1個理科的公式、現象,做兩道應用題。儘量把大塊時間留給薄弱學科和難題,集中訓練自己分析、概括、綜合、實踐的能力。然後把強勢學科的學習安排到碎片時間裡。

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學期目標:全面發展、循序漸進

規劃重點:嚴格執行短、中期計劃

按照計劃把一切交給時間,打好“時間+汗水+規劃”這套組合拳,為高二上進入一本梯隊發力做好準備。數學要求學生完成4本教材,這部分內容可以佔到高考的60-70%,都要吃透,為二三年級騰出時間攻克難題。可以有無數的變形和應用,高考考察的不僅是公式使用條件,還有在不同的情境裡合理運用的綜合能力。所以,每次小型練習和考試的錯題放進“重點總結本”和“錯題本”。學完一個單元列一個單元的知識大綱,對應標記老師課上強調的重點,結合這一章的錯題,把相關知識點來龍去脈弄清楚,再舉一反三,找到不同與相同的規律。

怕踩雷?沒規劃?新生入學看這篇就夠了,給你詳細的規劃及建議!

最後,祝大家儘快適應新身份,從現在開始就以更高的標準自我要求,自我成長,贏在新學年的起跑線上!

本文作者小石頭,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司立場。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廣州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課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這裡有最有趣的青鹿人,立志做最好的智慧課堂,挖掘最新鮮的教育資訊,分享你最關注的熱點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