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志楊惠芳:爲了那100多雙渴求知識的眼睛

範國志楊惠芳:為了那100多雙渴求知識的眼睛

範國志楊惠芳:為了那100多雙渴求知識的眼睛  

範國志(左一)走訪貧困學生家庭

範國志楊惠芳:為了那100多雙渴求知識的眼睛  

楊惠芳正在為學生梳頭  

在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巴彥鎮添密灣村,東昇學校坐落在青紗帳邊。範國志、楊惠芳夫婦放棄城裡的安逸生活,“上山下鄉”辦起了這座民辦學校。

開學了,添密灣和周邊的100多個孩子在這裡啟智,琅琅讀書聲迴盪在青紗帳上空。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看著孩子學習成長,範國志、楊惠芳感覺“賠錢也欣慰”……

激活孩子的夢想

暑假期間,東昇學校理事長範國志和校長王佳瑩進行家訪。

添密灣村民賀鳳明的家,有些破敗。一個男孩兒坐在小板凳上看圖畫書,他是東昇學校二年級學生賀奧成,11歲。王佳瑩說:“我們想啟發他的智力,放在大班讓他多識字、會計算。但他不願意去,一下課就和班裡的同學玩耍。目前,按他的智力,還不能上二年級。”

賀奧成79歲的爺爺賀鳳明是家裡唯一的“明白人”:“他(賀奧成)父親什麼也聽不見,還不如我的耳朵靈了,母親精神病,什麼也不管,什麼也不懂。”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賀奧成的成長和學習成了問題。

賀鳳明曾將賀奧成送到距離村子不遠的學校,但因“連話也說不清楚”遭拒。

當東昇學校建成招生時,賀鳳明把賀奧成送來了。

在一年級課堂上,“大齡青年”賀奧成“書也不掏,坐在那裡動也不動”,課下見了人,就跑一邊去了。當老師準備把他送回家時,範國志卻說:“這個小孩兒,也挺漂亮的,最少讓他睜眼認字,你們好好教他吧。”

一天,坐在賀奧成旁邊的學生都捏起了鼻子,他大便拉在了褲子裡。楊惠芳聞訊趕來,給他脫下褲子,擦拭、洗涮。

學校有食堂,賀奧成怯怯地,飯也不吃。範國志、楊惠芳總是遞上飯菜:“孩子,吃吧。”

在大家的關愛下,賀奧成不再膽怯。“像他吃喝,全部是學校承擔。我媳婦可喜歡他了,他每天中午一去,要不給個蘋果,要不給瓶礦泉水。”範國志說。

“他原來說話不清晰,現在啥也會說了,見了人也不跑了。”王佳瑩說。

讓大家高興的是,賀奧成學習上的進步。王佳瑩說:“老師提問,他也舉手,證明他聽懂了。老師告訴他,這節課不許亂說話,好好寫滿作業本上這一頁字,下課給你糖吃。他上課就拼命寫,下課拿著作業本讓老師看。在老師的引導、鼓勵下,他一點點進步。”

“老師跟我說,孩子進步了。”賀鳳明也十分高興。

“我們欣慰的是,這個孩子寫字還挺好。咱們教他畫畫,畫得可不錯了,還在100多個孩子裡獲了獎,我在學校大屏幕放上了他獲獎的照片,滾動播放。”範國志說。

學習進步了的賀奧成每天都去找“校長奶奶”。“他一天來眊兩三次,一喝水就來了。給我叨嘮叨嘮他學習的情況,語文考多少分,英語考多少分,還問給我什麼獎勵呀?鉛筆、橡皮,吃的,都獎勵他了。他高興,我也就高興。”楊惠芳說。

助學總在動情處

在東昇學校,受到照顧的不僅僅是賀奧成一個。孩子的貧困家境,總是觸動範國志、楊惠芳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去年的一天,榆林鎮紅旗村女孩兒包馨怡被奶奶領到東昇學校。接待她們的是楊惠芳。

“她給我說孩子父母離異了還是什麼,說自己養活不起孫女,給免點兒學費就能念(書)了。”楊惠芳回憶。楊惠芳問免多少學費能接受,孩子的奶奶說300塊錢。看著祖孫二人懇求的目光,楊惠芳鼻子一酸,當即答應了。

“奶奶沒法撫養她,你也不能讓娃娃失學啊。”範國志說,包馨怡在學校吃住全免費。一次,範國志送包馨怡回家,看到她家中一貧如洗,當即掏出1000元,讓孩子的奶奶改善一下生活。

學校有一個微信群,上傳的基本是孩子們的學習和學校的活動情況。王佳瑩看到一名叫王慧星的女孩兒,圖文並茂地製作學校的招生情況,並在朋友圈裡轉發。女孩兒是東昇學校四年級學生王佳寧的姐姐,15歲的她因患病輟學在家。

王慧星的情況讓大家感動,並同情的她的遭遇。範國志前往美岱村看望王慧星,並給她留下500元錢。今年六一兒童節,王佳瑩給了王慧星200元錢,讓她買書看。

7月底的一天,範國志、王佳瑩再次前往美岱村看望王慧星。

王慧星的媽媽李文麗說,女兒今年15歲了,2015年因生病休學,孩子“在家看書、畫畫,就想念書”。對於兒子王佳寧,李文麗說“學校照顧的挺好”。

範國志給王慧星500元錢,鼓勵她堅定信心,早日康復重返校園。

王慧星和李文麗感動得淚水漣漣……

家長進課堂聽課

雖然是民辦學校,但是東昇學校卻引起添密灣村民李東海的關注。他的兒子在附近的公立學校讀書,但成績不理想。

“幼兒班有個娃娃拉褲子裡了,楊校長給換洗,我聽了挺感動。老師們對學生們十分負責,我就送娃娃去了。”李東海說,“楊校長對孩子的關心勝過家長,改善生活,第一個想到娃娃們。”

李東海有時跑到學校,坐在教室裡和兒子一起聽講。他還把從其他學校找來的試卷等,送給老師們參考。

“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這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王佳瑩說。

“東昇學校的老師講課有特色,比如娃娃上語文課,就像聽故事一樣。我的孩子以前在公立學校上課,老是東張西望,不愛聽,現在他全神貫注聽講,下課鈴響了,還聽得津津有味。”李東海現身說法,介紹了附近同學的六七個孩子轉學來到東昇學校。

讓李東海高興的是,兒子的成績由原來的40多分提升到90多分。在今年的小升初考試中,兒子的成績非常理想,被民族中學錄取。

“我的同學們也沒有預料到他們的孩子在東昇學校會有這麼好的升學成績,還感謝我呢。”李東海說。

在今年的小升初考試中,東昇學校六年級學生升學率100%,分別考入三中分校、秋實、敬業、二十九中等學校。範國志比家長更高興,在表彰會上,他現場給升學的孩子一一發獎金。

“老師付出的辛苦太多了,家長們也挺感謝。”李東海說。

為娃娃夯實基礎

對於辦學的初衷,還未等範國志開口,楊惠芳說“他喜歡”。

在範國志辦學前,這裡也曾是一所學校,但只有一排平房,而且沒有辦學資質。範國志接手學校後,辦理了辦學資質,並將校舍擴建成二層樓。學校設有幼兒園大小班和小學部,在校學生和幼兒有100多名。

家遠的孩子在學校食宿,學校每週五送孩子們回家,週日下午接回來。範國志往往成為司機,開著自己的越野車接送孩子。對此,範國志卻說:“老師們更辛苦,因為很多學生住校,他們還要輔導孩子上晚自習。”老師們還為孩子進行古詩詞、作文、英語口語、奧數、書法輔導。

“在學校裡,有的孩子一頓吃七八碗飯,他們儘管吃,交的伙食費雖然不多,但總要讓孩子吃飽肚子。”王佳瑩說。

從市區的家到學校有21公里,但範國志和楊惠芳卻很少回家,因為“這營生太累了,不是一點兒的累,教學和安全絲毫不能馬虎。”

“每天連家也回不了”的範國志笑言,“在學校省水,在家總是要隨時洗洗手洗洗臉,在這裡忙得根本顧不上。”楊惠芳說,範國志去年忙的體重瘦了十來斤。

作為學校副理事長的楊惠芳,除了教書,她什麼都幹。每天早上,她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孩子洗臉了沒有,衣服是否乾淨。

學校的教師老中青結合,招聘的第一個條件是師德,看“喜歡不喜歡孩子”。

“我們的老教師經驗豐富,對孩子要求嚴格,年輕老師課堂活躍……”王佳瑩說,“孩子們遇到問題,可以隨時到辦公室問老師,老師們總是認真解答。晚自習,可以說是學生推著老師進教室講課。”

現在,東昇學校除了添密灣的學生,還有白塔、滕家營、旗下營、榆林鎮、涼城縣程家營的學生,有的老師甚至把市區親戚家的孩子帶過來上學。

美岱村原黨支部書記、主任董金良說:“東昇學校是鎮裡唯一的民辦小學,其辦學價值在於解決了當地貧困生的上學問題。來這裡讀書的基本是貧困生,100多孩子,一半是貧困生,另一半也不富裕,大多是離異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兒童。”

楊惠芳說:“有的孩子,打開書包,連鉛筆、橡皮都沒有。”

有個學生鞋子穿爛了,楊惠芳脫下自己的運動鞋給孩子,她自己只好穿拖鞋。還有一個學生,沒有背心穿,楊惠芳接連給他買了好幾個。

“我退休五年了,退休金也不多,基本給孩子花了。”楊惠芳說。

去年,學校給學生訂製校服,範國志、楊惠芳一合計,一分錢也沒給孩子們收,全部免費發放了。

辦學一年來,範國志、楊惠芳投入了200多萬元。“我們倆就想幹點自己高興的事兒。”楊惠芳看了一眼範國志,“看著孩子成長,我們賠錢也欣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