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陶友聚眉山 行知路上共成長

——“第六期行知式校長、十八期陶研骨幹培訓班暨首屆全國行知教育課例大會”開幕式

金秋時節,碩果飄香。2018年8月15日,由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主辦、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協辦、眉山市保羅外國語學校承辦的以培養“陶行知式教育家”為目標的“第六期行知式校長高級研修班”,以“培訓陶研骨幹、培養陶研高端人才”為目標的第十八期“陶研骨幹培訓班”暨首屆全國行知教育課例大會在眉山市彭山區恆大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省市的500餘名陶友參加了此次盛會。

上午8時30分,大會正式拉開序幕,由中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呂德雄教授主持會議並介紹參會領導及嘉賓,他指出:已成功舉辦五期的行知式校長培訓和已舉辦十七期的陶研骨幹培訓,已經成為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的品牌活動,成就了一批行知式校長和行知式教師。首屆行知教育課例大

新老陶友聚眉山 行知路上共成長

會,是我們進一步推動行知思想進學校、進課堂的新嘗試。其中的優秀課例,將在今年11月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世界課例大會上展示。

眉山市教育體育局局長廖仁軍同志首先致開幕辭,他代表眉山市3萬多名教職工熱烈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陶研專家、優秀校長和骨幹教師蒞臨眉山,共襄盛會。希望以本次會議為契機,認真領會專家的學術報告,結合當今教育實際,傳承行知教育思想,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新老陶友聚眉山 行知路上共成長

四川省政協副主席、四川省陶研會會長趙振銑教授致辭。他回顧了已舉辦的5期 “行知式校長”培訓班和17期

新老陶友聚眉山 行知路上共成長

的“陶研骨幹培訓班”的校長、教師成長髮展的歷程,並分享了自己研究陶行知思想的深刻體會,一是要進一步在深入學習和研究陶行知上下功夫;二是要更加大膽地開展教育實踐和創新,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之後再實踐。

新老陶友聚眉山 行知路上共成長

87歲高齡的四川省原副省長、中陶會原常務副會長韓邦彥老人精神矍鑠,他就學習陶行知的 “愛滿天下”的大愛精神、“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的奉獻精神、“探索未發明的新理,敢入未開化的邊疆”的創造精神、“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求真精神、“出世便

新老陶友聚眉山 行知路上共成長

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的終身學習精神的“五大”精神,結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紮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要求大家一定要有向陶行知先生一樣的情懷,做行知式的校長和教師。

四川眉山保羅外國語學校師生為與會教師奉獻了《舞起幸福鼓》等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充分展示了保羅學校師生的藝術風采,贏得了參會人員的陣陣掌聲。

新老陶友聚眉山 行知路上共成長

深圳明德實驗學校校長、博士程紅兵第一個進行學術報告,他以《創建有文化含量的智慧課堂》為主題,將課堂教學分為規範課堂、高效課堂、智慧課堂三個層次。規範課堂

新老陶友聚眉山 行知路上共成長

目標適當、內容恰當、方法得當;高效課堂目標精確、內容精當、方法精準。要求老師們要將規範課堂的“當”提升為高效課堂的“精”,更進一步昇華為思維層次更高、開放程

度更廣、文化意味更濃的智慧課堂。程博士整個講座語言幽默風趣,乾淨利落,讓與會者豁然開朗、受益匪淺。

緊接著,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中陶會副會長顧久教授就《我所理解的陶行知式的教育家》做了學術分享。他從陶行知先生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和學術背景兩大方面以及過去的陶行知和當今背景下的兩個“陶行知”的融合進行了“訓詁學”的闡釋。他鼓勵教師要帶著真誠,帶著關懷,向教育的本真輕輕地、靜靜地、慢慢地、真誠而永遠地前行。

新老陶友聚眉山 行知路上共成長

下午兩點,華東師範大學慕課中心、博導陳玉琨教授為我們帶來《智能化時代的教育變革》的講座。他從大國競爭與國家戰略的背景、教育技術與教育變革的關係、機器教學技術改變教育的早期努力、智能教育與教育無紙化的未來趨勢四個方面,結合2014年因特爾帶領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橋樑設計的具體案例讓大家感受到課堂教學的變革,對當今人工智能時代下的課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瞭新的方向。

新老陶友聚眉山 行知路上共成長

成都七中副校長毛道生以《陶行知的校長觀及其當代價值》為主題, 從校長的角色意義、校長的角色願景、校長的角色策略、校長的角色實踐、校長的角色成就五個方面做了分享。他對陶行知的名著和語錄娓娓道來,結合七中學校的辦學成果,讓與會校長對如何建設一所有生命的學校有了

新老陶友聚眉山 行知路上共成長

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校長就是學校的靈魂,一個好校長就能辦一所好學校的角色定位。

四川省陶研會副會長、中陶會農村教育專委會理事長湯勇就《行知式教師發展的八大方向》給大家做了指引,他從行知式教師會對教師職業有一個清醒而理性的認知、對自己承擔的教書育人使命有一種深厚而痴迷的情懷、對孩子充滿著一種仁慈與大愛之心、對教育所蘊含的樸素思想和理想有一種真切的迴歸、對學校的內涵式發展有一種執著而堅定的踐行、會把幸福生活作為一種永遠的嚮往與追求、會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的方式和生存的需要、會讓自己永遠保持者一種身為教師的榮光與尊嚴共八個方面讓與會教師認識如何做一名行知式教師,他列舉的教師的尷尬、無奈以及教師的幸福和美好,讓與會教師都感同身受,並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新老陶友聚眉山 行知路上共成長

此次盛會,各位教育專家分享的成果內容聚焦於基礎教育教學領域,具有鮮明的陶研特色和很好的研究基礎,並具有實踐創新價值和應用推廣價值。參會學員精神飽滿、潛心學習定將收穫滿滿。

其後的會議還將有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李鎮西、盧志文等的專題報告和行知教育課例大會,精彩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