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卡位」取代「定位」,找准「粉絲營銷」的五大方法論

最近在關注一個問題:羅永浩「粉絲」過千萬,錘子手機在網上人氣特別高、話題性很強,為什麼實際銷量卻十分慘淡?「粉絲營銷」是要將「高人氣」轉化成為「高銷量」,可是這當中究竟有哪些障礙,或者需要什麼技巧?

用「卡位」取代「定位」,找准「粉丝营销」的五大方法论

羅永浩是國內第一代「網紅」,十幾年來,他做過博客網站、做過英語培訓機構,現今在做錘子手機,乾的都是一個時期最熱門的領域。羅永浩超高的相聲水平和個人影響力,積累了大量粉絲,羅永浩微博粉絲超過 1500 萬,直逼雷軍(1700 萬)。

可是,雷軍已將小米手機做到銷量全球前五,而錘子手機至今也只是一款小眾產品。今年,在殘酷的市場面前,羅永浩也難以抵擋銷量的低迷,被迫宣佈錘子手機大幅降價。人文情懷和網紅光環所帶動起來的粉絲營銷仍在繼續,但似乎正在遭遇瓶頸。

我想以此為出發點,系統性的探討一下「粉絲營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需要講究哪些技巧。

我將從以下 5 點,闡述我的「粉絲營銷」方法論:

  1. 如何深度發掘粉絲的商業價值?
  2. 如何讓你的粉絲「活」起來?
  3. 如何針對粉絲群體去進行內容產出?
  4. 如何做好「粉絲社群」?
  5. 如何做好數據監測?

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發生很大改變,近兩年的「雙 11」用戶表現出來的消費特徵,就是「粉絲經濟」的一個投影。

以服裝為例,頭部的網絡達人所佔的淘寶女裝銷量,已經佔到 30% 到 40%,像 zara 這樣的公司已經低於微博上的網絡達人。網紅的店,在開場的時候也非常好,不論賣衣服、賣日用品還是做知識付費服務,粉絲流量所帶來的銷售量增長都十分驚人。

這個時代,做不好「粉絲營銷」幾乎就是做不好營銷。

一、如何深度發掘粉絲的商業價值?——用「卡位」取代「定位」

在我看來,「粉絲營銷」不同於傳統營銷,企業過去是運用定位、對位、卡位這套組合拳來做營銷,這個順序是不能顛倒的;而現今的「粉絲營銷」不需要定位,第一步就是卡位。

卡位和定位有什麼區別呢?

定位是傳統思維,從產品的角度出發,對市場進行細分,然後瞄準目標用戶,尋求精準的廣告投放。不過,市場定位有一個前提,就是你清楚知道市場在哪裡,你要知道誰是目標用戶。這是很困難的。

智能手環剛剛出來的時候,蘋果、三星也不確定市場在哪裡,只是跟著手機一起賣,結果銷量慘淡。難道蘋果、三星不懂定位嗎?不是。現在的用戶需求已很難猜透,很難做出準確定位。

但小米手環一出來,銷量迅速增長,很快做到世界第一。小米一開始就沒有做「定位」,而是粉絲助其做好「卡位」。很多鐵桿粉絲告訴雷軍,智能手環只有做成什麼樣子、達成怎樣的性價比,粉絲才會願意購買。以前的智能手環功能很多,但都賣不動,後來小米把手環的很多功能都去掉了,功耗大幅下降,手環可以 30 天不充電,小米手環開始大賣。這完全歸功於「粉絲的教育」,雷軍事先不需要做產品定位,而是由那些鐵桿粉絲來協助「產品定位」,這就叫「卡位」。

卡位是圍繞著粉絲的需求進行設計,直接讓粉絲幫你定位。所以,小米賣電飯鍋我們能接受,但是華為要是也賣電飯鍋,你肯定接受不了,因為華為沒有這類粉絲幫其做市場鋪墊。在社交媒體、社交營銷已經非常發達的今天,「卡位」顯然要比「定位」更符合營銷實戰需要。

做好營銷「卡位」的最大前提,是你要有鐵桿粉絲,如果你自己就是網紅、或者有網紅給你幫忙,最好不過了。如果你跟網紅不沾邊,那麼,哪怕生拉硬拽也要建立你的鐵桿粉絲群。比如,做湖南米粉的互聯網企業霸蠻,就是創始人請 50 個朋友,每人找 40 個對湖南米粉感興趣的人,請他們試吃。就這樣找到了 2000 個種子用戶。如果不能將熟人(粉絲)服務得舒舒服服,又怎麼去征服陌生人呢?

另外,這個卡位最好是藍海市場。比如,小米火了之後,其他手機廠商要用小米的方法玩,肯定是玩不過小米的。因為社交媒體對某個話題的活躍用戶就那麼多,小米已經讓這部分人變成了自己的粉絲,你用同樣的方法去爭取同一部分人,難度肯定特別大。如此看來,很多人做「粉絲營銷」很可能第一步就會輸掉,因為卡位太考驗眼光、洞察和行動速度。

當然,贏在後發制人的「粉絲」卡位戰也是有的,不過,這需要一種離經叛道的操作手法——建立一條「鄙視鏈」。

甚至有人直言「有鄙視鏈才叫粉絲營銷」。這背後是怎樣的商業邏輯呢?

「鄙視鏈」的源頭是傳播失控。比如娛樂圈經常會發生「粉絲互撕」,以及不久前的俄羅斯世界盃,中國足球隊沒能參加,但這絲毫不妨礙中國球迷掀起罵戰的熱情,有人喜歡德國隊,有人喜歡巴西隊,有人喜歡阿根廷,而不同的陣營之間相互看不起,甚至互損。粉絲的情緒就像無處不在的乾柴,只要有一點火星就能瞬間燃燒起來,這就是社交媒體時代的傳播失控。可是,這種「粉絲互撕」蔓延到了商業領域,則可以被聰明的營銷者所用。

你看江小白,本來只是一款主打青春文藝的小酒,有人覺得它的文青縹緲特矯情、特討厭,有人則會認為這個特別戳心、有被讀懂的感覺。這兩種極端情緒,就會轉化成為無休無止的「罵戰」。如今的江小白很火,微信指數只排在茅臺後面,百度指數排第一,傳播力比肩茅臺、五糧液,遠超洋河、汾酒。很多年輕人把喝江小白當做一種時尚和身份的標籤,他們鄙視那些說江小白難喝的人,說他們是中年油膩男,不懂年輕人的江湖,跟不上時代的節奏。這種「鄙視鏈」幫助江小白在年輕人群體中成功實現卡位。

二、如何讓你的粉絲「活」起來?——找準「粉絲營銷」的五個維度

做「粉絲營銷」的直接目的,都是希望將粉絲轉化成為付費用戶,甚至口碑相傳,帶動更多付費用戶。雷軍和羅永浩都是一代網紅,粉絲規模相差不大,可是在「粉絲營銷」的實際效果上,小米手機可以做到年度銷量過億,而錘子手機距離千萬銷量也還有很大距離。當然,你可以說這是兩個品牌市場定位不同,可是,這個「市場定位」何嘗不是「營銷能力約束下的無奈選擇」呢?

回到具體問題,就是如何讓你的粉絲「活」起來?

一些自媒體人已經做到 10 萬 + 甚至百萬 + 的粉絲關注,但尷尬的是,內容閱讀只有幾百或者幾千。明明很多「高大上」的品牌已經是高知名度,面對「粉絲活躍度」的低迷也一樣束手無策。你的粉絲只關注、不活躍,這是怎麼回事?有機構分別面向粉絲和自媒體人做出調查,去發掘「粉絲活躍度」低迷的具體原因:

從自媒體人的角度看來,主要有四個原因:

  1. 推送的內容不夠優質、不夠體現品牌調性;
  2. 關注的粉絲數量不足;
  3. 關注你的粉絲群體本身就不是活躍用戶;
  4. 營銷成分太重,廣告植入太多。

從粉絲的角度看來,主要原因是:

  1. 賬號沒有人格化;
  2. 沒有引導粉絲互動的習慣;
  3. 粉絲的互動行為沒有得到及時反饋;
  4. 植入廣告的同時沒有給到粉絲想要的利益點;
  5. 只強調品牌心智傳達,不匹配對應人群。

如此看來,「將粉絲激活」就是一個不斷使他們找到同類、還能產生很多驚喜的過程。人格化賬號(親切感)、引導粉絲互動(親密感)、互動行為及時反饋(受尊重)、合理的利益點(有驚喜)、營銷更加精準人群(找同類),這是做好「粉絲營銷」的五個思考維度。

其實,做好「粉絲營銷」集中做好一個一個「小群」,就能贏得很多機會。有人選取新浪微博近 5 萬名用戶的社交圖譜進行分析,結果是新浪微博這類大型社群價值最高的,其實是其中的無數個小社群,用戶活躍在小群中,更容易受到小群體的影響。人們活躍在「小群」中進行分享傳播,引發巨大社交傳播結果和轉化結果的現象,叫做「小群效應」。社交平臺的「營銷紅利」往往源於這種「小群效應」。

我一直建議營銷公司做「粉絲運營」,最好一個一個小區域、一個一個小群體,紮紮實實做深做透。比如北京望京這個區域,就可以有專門的社群部落,將特別關注這個區域內的事情的粉絲聚集起來。

「望京」本身就是這些人的最大共識,天然就有親切感。望京每天會發生很多事,很多又跟自己息息相關,群主與粉絲之間,粉絲與粉絲之間有很多互動機會,很容易形成親密感。對於群主來說,對粉絲進行反饋的過程,也是自己獲得信息的過程,粉絲是在幫你關注望京的大事小事,你當然有動力與他們互動,同時使他們感受到尊重。如果把關注望京的粉絲群體做好,大家找到同類、有歸屬感,那裡有幾百家餐廳,也會帶來千萬收入,這是最實際的精準營銷。將望京地區商家最新的優惠、折扣活動通知給粉絲,或者粉絲之間相互轉達,會不斷有驚喜。這樣環環相扣,不用去激活,粉絲本身就會持續活躍。

「粉絲營銷」的真正目的,不是要使粉絲變得很多或者增長很快。比如美國的漢堡王,社群裡有三萬五千個粉絲,但質量不高。於是它搞了一個活動,如果你退群,我可以送你一個免費漢堡,將近三萬人領完漢堡走了,留下八千人,給漢堡也不走,這就是「鐵粉」。結果,社群裡的粉絲活躍度比以前提高了 5 倍,這些人給漢堡王提意見、出主意,做口碑傳播,反而讓漢堡王的聲勢更大了。其中很多粉絲不僅是漢堡王的忠實顧客,很多還成了漢堡王股票的持有者。所以,粉絲的真正價值,不在於特別多,而是不斷找到高慾望、高質量的用戶,主動參與到口碑傳播和品牌營銷中來,甚至與你形成利益共同體。

三、如何針對粉絲群體去進行內容產出?——投射情感、尋求認同和確定歸屬

在電影《減法人生》裡,麵包店經營慘淡,店員對老闆說:「微博微信要搞創新,不能總髮那些乾巴巴的東西。」後來他們給每個糕點都配上一個感人的故事進行推廣,過了一段時間果然銷量大增。

粉絲也不可能永遠對你忠誠,他們的眼光越來越挑剔,他們只會為那些真正有價值的優質內容買單。那麼,什麼樣的內容產出才能真正打動粉絲呢?

新媒體內容傳播的背後有三大效應:

  1. 投射效應——粉絲會把自己的某種夢想、慾望和快感,投射到「大 V」、「網紅」身上,粉絲會認為被關注者的經歷等同於自己的經歷。
  2. 認同效應——「大 V」、「網紅」的言行和價值觀會給人樹立榜樣,讓粉絲產生無窮的幻想,他們會認同他們的人格魅力。
  3. 歸屬效應——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心理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五類,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自尊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粉絲關注」為的是哪個層面的需求呢?是歸屬需求。

投射情感、尋求認同和確定歸屬,是面對「粉絲」進行內容產出的三個階段。歸根到底,人是情緒化生物,理性很容易被情緒打敗。所以,最普遍的做法是內容當中反覆出現那些普遍的情感,諸如愛情、痛苦、分離、悲傷、困惑等等。無論你是賣化妝品的,還是寫心靈雞湯的,都要有這些內容。你看,咪蒙何以能圈粉無數,而且「粉絲轉化率」奇高?咪蒙的文章中有很深刻、很理性、很值得記憶的東西嗎?沒有。幾乎都是過目即忘。但咪蒙的文章就是幫你釋放各種情緒,你記不住文章內容,但是,你記得住咪蒙。

當然,情感驅動、引發共鳴,並不是內容產出要追求的最終目標。因為粉絲的忠誠度,起始於情緒共鳴、情感共鳴,穩定在價值觀共鳴。

什麼是價值觀共鳴?就是把自己的思想交給別人,相當於一次意識催眠,一旦陷入,將很難逃脫。馬雲的強項就是營造價值觀共鳴,每次在阿里巴巴對員工講話的時候,經常發表一些長篇大論,但他會把講話內容總結成兩句話,然後反覆說。他是在喊口號嗎?不。馬雲是在「輸出價值觀」,用最簡單的表述,在人們的心智中扎入釘子。

四、如何做好「粉絲社群」?——攻克「社交蒸發冷卻效應」

現今是一個朋友圈說了算的時代,營銷已不是燒錢打廣告,而是做口碑、做社群。一般人理解做社群,無非就是拉攏一些對產品感興趣的人,越多越好,方便做廣告。可是,這樣真的有效果嗎?其實,社群的真正價值在於篩選出高慾望、高質量的粉絲,與粉絲協作進行品牌營銷。未來品牌競爭的關鍵,就是構建「粉絲社群」。

構建社群的最大困難,倒不是吸引很多粉絲,而是繞不過去的「社交蒸發冷卻效應」。

在「粉絲社群」中,成員的價值跟液體的溫度類似,當溫度最高的液體蒸發變成氣體時 (價值最高的成員離開社團),剩下的液體的平均溫度就會下降 (社團的平均價值會進一步降低)。隨著社群中人數的增加,最有價值的成員會感覺到整個社團的平均水平降低了,於是他們會選擇離開。他們的離開又會引發更多高價值成員的離開,所以最終,這個社群就會淪落成為一個平庸之地。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粉絲社群的蒸發冷卻呢?答案是——開放。

「高價值粉絲」更樂意去封閉的圈子,因為那裡才都是跟自己水平相近、能夠平等社交的人。換句話說,做好「粉絲社群」,關鍵是「尊重粉絲的身份需求」。

為什麼 Facebook 能夠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營銷公司?因為 Facebook 在消除「粉絲社群的蒸發冷卻」方面選擇了一種「大雜院模式」。在 Facebook 之前,有一家社交網絡公司採取「廣場模式」,他們的社交軟件可以隨機顯示陌生人的信息給用戶,就像在廣場上任何人可以跟任何人有接觸,而陌生人的質量參差不齊,很多用戶就感覺到被打擾了,體驗很不好,漸漸就棄用了。

Facebook 的做法與之相反,在產品一開始的設定上,就讓用戶感受不到陌生人對自己的影響,因為用戶只能看到自己關注的那個小區域,這就是「大雜院模式」,用戶只能在自己的院子裡活動。Facebook 從開始到最後,用戶規模增加了 500 倍,但用戶體驗並沒有下降。避免社群的平庸化,是 Facebook 提高社群「粉絲活躍度」和發掘「粉絲價值」的真正秘方。

「高價值粉絲」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基礎用戶,他們能幫你提高閱讀數,買你的東西;一類是重要用戶,你要靠他們提高影響力,甚至他們能幫你生產優質內容。營銷不是燒錢,要準確找到種子用戶,讓他們幫你傳播。Uber(優步)在粉絲運營上的做法更直接到位,乾脆就瞄準三類人:一類是有留學背景的華人,一類是媒體人,還有一類是做公關、奢侈品行業的人。這三類人的共同點是社會關係廣,很快就把其他人帶動進來了。

五、如何做好數據監測?——準確實現「粉絲的類聚和分群」

將「粉絲營銷」的技巧加以實施以後,一定要根據「數據反饋」做出方向矯正、策略調整。這個「數據反饋」主要有兩類:後臺數據和銷售數據。

類似京東商城、拼多多這樣的大型平臺,都是「先數據、後內容」,系統化給粉絲人群做出定位。他們的內容後臺都有對應的用戶分析 / 粉絲分析,瞭解了人群特徵之後,才更好針對人群產出他們感興趣的內容。諸如地域性的消費風格,不同消費階層不同的關注信息點,不同的年齡層次不同的消費需求。這都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

諸如得到 APP、錘子手機這類網紅公司主要通過定期舉辦活動,用門票收入來驗證「粉絲忠誠度」。得到 APP 的創始人羅振宇每年都會搞一次跨年演講,現場的門票銷售並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為了獲得真實的反饋,形成良性循環。如果沒有票房、沒有贊助、沒有版權費,商業上不成立,說明「粉絲跟你的關係還不夠鐵」。

在「粉絲營銷」方面,騰訊社交廣告強調「選網紅、找用戶、玩內容、做監測」四步法,分別從「數據分析、精細化營銷、定製創意、優化策略」等維度進行深入整合。目標是鎖定粉絲及潛在粉絲群,實施精準營銷,尤其是創意要「狠」到位,在粉絲關注點與網紅特點的結合上進行定製化創意,這樣更容易打動、觸動粉絲。

在我看來,對粉絲做好數據監測的關鍵,是進行「粉絲的類聚和分群」,這也是經營粉絲社區、實施精準營銷的必要步驟。可以基於用戶社交行為及互動數據,將粉絲人群分為「閒談者、較真者、點贊之交、圈內人、價值發掘者、一致利益夥伴」六個大類,「閒談者、較真者和點贊之交」他們更多是貢獻了關注時間,這很重要,可以幫助品牌根據廣告實時投放數據,評估粉絲轉化效果,調整營銷策略;「圈內人、價值發掘者、一致利益夥伴」他們有意願深度參與品牌的傳播和企業的發展,是最重要的一群高價值粉絲。

小結

傳統公司做品牌營銷大概就三步:給品牌講一個好故事,構建銷售渠道,然後將設計好的產品與銷售對接。有沒有發現,這三個步驟是孤立的、割裂的?「粉絲營銷」是要藉助各類「大 V」和「網紅」的影響力,他們自己就是品牌,而且直接面對用戶,去掉中間環節,實現營銷的最佳成本效率。

鐵桿粉絲直接幫你做市場定位,這樣你猜錯市場需求的風險大大降低,你可以根據粉絲的需要去設計產品,也可以用網紅的個性去影響粉絲。這種氛圍創造出來了,這種情感互動 + 商業互動,更符合人性,大家更喜歡,很多人的消費慾望就會被刺激出來,市場也就做大了。

粉絲營銷,最終還是歸結於「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大家在屬於自己的社群裡,做出最適合自己的表達,體驗最好,也最有商業價值。小眾產品都很有粘性,因為圈子小,大家就會有一種「只有我是,你卻不是」的優越感。而且這種優越感只要喜歡就行了,也不用費太大的力氣。良性的「粉絲營銷」,必將是一個符合人性的社群化商業,將同類聚集在一起,是開發商業價值最實際的長效策略。

作者:李檬,IMS 新媒體商業集團創始人兼 CE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