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成長 一路芬芳——記霍邱一中教師王德寶

站在歲月的門檻上,回望無數的回憶和祝福,王德寶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迄今已有七年。七年杏壇耕耘,三屆莘莘學子,1000多名學生的純真笑臉,那奔跑的身影,那銀鈴般的笑聲,那一句句親切的“老師”,無一不讓王德寶感覺幸福滿滿。

高爾基曾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霍邱一中教師王德寶對待學生有愛心、耐心、責任心,用他的話來說,“我喜歡‘煉’孩子,百鍊方成鋼。”他從不放棄班級的任何一名學生,盡其所能地教育他們,耐心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生活上、心理上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德服人,以理服人。班級是學生在校的一個大家庭,王德寶十分注重樹立“正”的班風,不僅設計了班級的班徽和口號,教室也被佈置得很有學習氛圍,“班風”正氣帶動“學風”優良,學生整體成績不斷提高,也促進了尖子生的產生。在每次考試排名中,他所帶班級學生幾乎囊括全校前十名。作為文科綜合裡面最難學的政治學科老師,曾獲六安市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的王德寶善於循循善誘、深入淺出地指導學生解題方法、答題思路,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在身邊的實際生活中理解知識。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學校每年進行年度表彰,他都能榮獲優秀黨員和優秀班主任等榮譽。

在今年高考中,王德寶所帶的班級48人參加高考,全部達到本科線,第一次出現文科升學滿堂紅的喜人局面。一本達線37人,佔班級總人數近八成。文科600分以上全縣14人,他的班佔據11席,囊括全縣文科前5名。面對榮譽,王德寶告訴記者,“成績是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奮鬥的結果,一個班級如果你只盯著那些有希望上大學的學生,那麼你絕對不是個合格的班主任。”高考成績揭曉的那一刻,班裡最後一名同學給他發來短信,“老師,謝謝您,謝謝您三年的不拋棄、不放棄。”那一刻,他熱淚盈眶,所有的辛苦都化為一個字——值。

對於王德寶來說,家永遠是他停留最少的地方,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學校,放在了班級。他對班級裡的學生是嚴格的,學生對他既尊重,又喜愛。嚴格的紀律是冰冷的,但是細心的關愛是溫暖的,他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關心學生家庭的變化,關心學生情感情緒波動,讓班級成為學生們的一個溫暖大家庭,學生們都親切地喊他“寶哥”。

“其實,做了老師才發現,有時候對於你來講那只是一個晚上或者一瞬間,可是對於孩子來講,那就是一個重大轉折點,作為老師,如果你沒有把握住,那麼改變的將是孩子的整個人生。”2016年暑假即將結束前的晚上,學生們按照要求陸續返校。晚上自習開始時,王德寶接到電話,班裡的小陳沒有按時返校,聽要好的同學說,她準備外出打工。這一天恰巧是王德寶愛人臨產的日子,此時,他正在醫院陪產,聽到這個消息後,他很快趕往學校,找到班上幾位同學瞭解情況,輾轉打了一圈電話,終於在街角找到小陳。

原來,因為家境原因,小陳父母都在外務工,年幼的弟弟跟隨父母在外奔波,平時學習上的開支都是爺爺省吃儉用供給,看著爺爺年歲已高還要在外勞碌,她想輟學務工補貼家用。找到小陳後,王德寶帶著她在路邊的臺階上坐下,細細聊了很久很久。他不斷鼓勵她朝前看,不能被眼前的困難壓倒,女孩子更要通過努力讀書,讓自己有能力獨立生活,用知識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做通思想工作後,他長舒一口氣,才又返回產房,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位被他路邊勸回的小女孩在今年的高考中,以高出一本線15分的成績考入安徽理工大學。“謝謝你老師,有了你,我才有了改變生活的勇氣,並努力實現它。”

擔任班主任,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帶著學生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擔任霍邱縣愛心公益助學協會秘書長,為幾百名寒門學子和愛心人士之間搭起資助的橋樑;擔任團委書記,開展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緊張的學習之餘身心得到了放鬆,讓學校洋溢著青春的活潑與張力……30歲不到的王德寶,耀眼的青春,渾身的幹勁,一路走來,一路成長,一路芬芳,“慶幸我這輩子幹了自己最喜歡的工作,和孩子們在一起是我今生無悔的選擇!”在他看來,這份執著與熱愛無關乎其他,與最愛的孩子們在一起,有滋有味地幹上一輩子,從三尺講臺上獲得滿滿的幸福感,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六安網訊 記者 宋金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