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拯救你,中國男人

現在的中國男星過的是越來越精緻了,中性化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潮流,如果中性化的潮流能夠用它的精緻,掃除一些中國傳統的大男子主義、直男式的的不修邊幅和麵對女性時的過度自信,那也算立下一件不小的功勞。

拿什麼拯救你,中國男人

走在潮流最前線的中國男星,越來越精緻了。

前一陣謝霆鋒在一檔節目裡面對如今時尚小生越來越鮮肉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韓式潮流風格已經席捲了整個中國,讓人有點審美疲勞,我並不是在否定別人,而是認為我們也該找回我們自己的潮流和風範,重新散發屬於男性的荷爾蒙!”

拿什麼拯救你,中國男人

同樣,就在去年去年馮小剛直言不諱的說:“現在的年輕演員就是“娘炮”,一個個的在舞臺上搔首弄姿,欲蓋彌彰,半遮半掩想脫又不敢脫的樣子!你以為舞臺是窯子嗎?”馮小剛說出這段話的時候,直接就引發了許多明星粉絲的不滿,直接到馮小剛老師的微博下評論:“不喜歡就閉嘴,沒人讓你看!”等一些類似的額言論,這種言論幾乎在馮小剛老師的每條微博下面都有出現。

拿什麼拯救你,中國男人

小編實屬不明為何現在的很多娘娘腔的男人,越來越受熱捧了?打開電視和手機,滿屏都是潔白無瑕的小鮮肉。比如《某某練習生》的一名小鮮肉在機場,面對粉絲拍照,趕快舉起手包擋住自己的臉,說:“嚇死寶寶了,都說啦我沒畫眼線,不能出現在相機面前的。”我實在無法想象一個男人說出這種話的姿態……男明星如此,男孩子也紛紛效仿,化濃妝、描眼眉眼線、塗口紅,割雙眼皮等等。而現實中,那些在激流中頑強拼搏的男人,那種血性方剛的男子漢卻置若罔聞,甚至你如果說男人就應該有血性,就應該“輕生死,重大義”才能彰顯男兒本色,而不是天天“描眉畫眼”的,整天打扮的 “熊顛顛,二尾子樣(北京話,意為不男不女)”時就會有女孩站出來說“直男癌,真可怕!”

那麼中國男人的血性去哪兒了?

男人娘化的背後,其實有著極其微妙的社會變遷。“陰柔之風”成為“社會主流”,其實是生活上的侈靡風氣的蔓延,是男人失去社會責任感的呈現,是中國人血腥的喪失。

越來越多的人都不再關心社會,每個人都在奢望歲月靜好,都在逃避現實,每個人都只想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一個精緻的“豬豬男”。

拿什麼拯救你,中國男人

另外,現在的很多90後男孩子,都是在嬌生慣養中長大,他們不明白生活的苦難,也承受不起現實中的壓力,最終演變成心胸狹窄的“瓷男”,甚至“媽寶男”。中國男人的血性,就這樣一點點喪失!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豪情萬丈的,中國男人更是血性方剛。春秋戰國是中國最精彩的歷史時期,早在那時中國就有了俠文化。那時的中國人個個強悍好戰,就連吳越地區(今天江浙上海地區)都非常尚武,當時的貴族下馬能文,上馬能武,俠客遍地,他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受人之託,一諾千金。正如魯迅所說,春秋時的俠客,是以“死”為極終目的,他們的結局也確實是一個個慷慨赴死而去。

拿什麼拯救你,中國男人

女孩的審美,和女性的消費觀在變化。鮮肉文化在中國的興起,最直接的原因,要歸功於女性觀眾審美趨勢的變化。曾幾何時,女性們最愛的還是粗聲粗氣、頂天立地的男星,你能想象當時連蔡國慶都被批評沒有男子氣概嗎?但時光飛逝,誰都沒有料到,中國新一代女性的審美會轉變得如此迅速、徹底。很多人不再以偶像的崇拜者自居,而是搖身一變,成了親媽粉、阿姨粉、姐姐粉。從一個相對成熟的地位去欣賞,也就不難理解軟萌的男星比一身肌肉的男星更受歡迎。

無獨有偶,中國的鄰居日本也經歷過類似的過程。經過長期的文化輸出,忍者、武士道等形象在全世界傳播,成為日本文化的代名詞,但在日本本土,這種陽剛的審美已經不再是主流。曾幾何時,五十年代《七武士》這樣的影片,在六、七十年代高倉健等一批男星,還能代表日本娛樂圈的風向。但隨著動漫產業的發展,宅文化誕生,日本男性開始軟萌起來。劍道館裡竹刀的碰撞聲越來越少,千家萬戶的屏幕裡閃爍著萌系動漫形象,X Japan這樣的視覺系樂隊頂著超級賽亞人一樣的髮型粉墨登場,龜梨和也、赤西仁這些這樣長髮飄飄的美男子開始佔據熒屏,宅男們對著的初音未來望眼欲穿……那個男子漢的夢,很久都沒人再做了。

拿什麼拯救你,中國男人

可見,不管是日本的還是中國的女孩子,今時今日都不會在那樣痴迷於高倉健式的男星了

媒體的宣傳影響著社會的審美。媒體過度的宣揚“小鮮肉”如何如何嫩,如何如何好看,帥氣,甚至有的娛樂媒體居然還說“這樣的男孩子多可愛啊!,多討人喜歡,很多少女都被這些小可愛迷倒了!“媒體作為一個公眾傳播的媒介,起到的應該是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的功能,時至今日還有媒體在大肆宣揚“小鮮肉”文化,這種文化也引起了委員們的擔憂。

拿什麼拯救你,中國男人

拿什麼拯救你,中國男人

血性如何消失的

中美貿易戰激戰正酣的時候,不少自媒體在那裡鼓吹:越早投降越體面,代價最小。理由嘛,現在投降的好處是無需跪著,站著舉起雙手即可。將來投降,不但要跪著,還必須跪姿標準,否則捱打更慘。更何況,中國根本打不贏。在芯片行業跟美國對抗,可能性已經為零。在地球毀滅之前,中國人永遠不可能在芯片領域崛起到可以追趕上美國的地步,更不要認為可以超越。在製造行業跟美國對抗,可能性絕對為負,以中國的體制,中國人的工業企業絕對幹不過美國人。一場勢均力敵的貿易戰就引出了這麼多軟骨頭,如果真正的戰爭爆發,又有多少人硬得起來呢?整個社會都去追捧“柔弱美”,很多男孩子不光是外表變得雌雄莫辨,就連脾氣性格也越來越女性化。小肚雞腸,愛發脾氣,香水3米外都能聞到。更為嚴重的是,這些男孩子面膜做得比女生還勤,承受不起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最終演變成心胸狹窄的“瓷男”,壓力一大,他們就碎了。當整個社會都以“柔弱”為追求的時候,哪還生得出什麼血性?

血性如何消失的

中美貿易戰激戰正酣的時候,不少自媒體在那裡鼓吹:越早投降越體面,代價最小。理由嘛,現在投降的好處是無需跪著,站著舉起雙手即可。將來投降,不但要跪著,還必須跪姿標準,否則捱打更慘。更何況,中國根本打不贏。在芯片行業跟美國對抗,可能性已經為零。在地球毀滅之前,中國人永遠不可能在芯片領域崛起到可以追趕上美國的地步,更不要認為可以超越。在製造行業跟美國對抗,可能性絕對為負,以中國的體制,中國人的工業企業絕對幹不過美國人。一場勢均力敵的貿易戰就引出了這麼多軟骨頭,如果真正的戰爭爆發,又有多少人硬得起來呢?整個社會都去追捧“柔弱美”,很多男孩子不光是外表變得雌雄莫辨,就連脾氣性格也越來越女性化。小肚雞腸,愛發脾氣,香水3米外都能聞到。更為嚴重的是,這些男孩子面膜做得比女生還勤,承受不起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最終演變成心胸狹窄的“瓷男”,壓力一大,他們就碎了。當整個社會都以“柔弱”為追求的時候,哪還生得出什麼血性?

拿什麼拯救你,中國男人

在一些人眼中,雄性氣質不過是粗俗、野蠻的代名詞。這些人只知道追求所謂的“時尚、品位”,追求所謂的精緻生活,做一個安安靜靜的美男子,漸漸忘了一個真正的男人就應該頂天立地,應該有情義有擔當,正所謂“輕生死,重大義,男兒本色!”真正的爺們在中國越來越少了,“娘們”的男人卻越來越多:幹事磨磨蹭蹭,做選擇畏首畏尾,男人的那種豪情萬丈早沒了蹤影。一個人要去追求柔弱,那是他的自由,但是一旦“娘炮”成為主流,就會吞噬掉這個民族的血性。整個民族就會再次走進鴉片戰爭的劇本,在屈辱中苟延殘喘。

中國的男人們,到了把自己喚醒的時候了!

是男人,就該有的男人的荷爾蒙,有男人的骨氣和血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