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歡迎100部英劇出爐!愛高冷的大不列顛民族,影視自信在這裡

數據 /吳悅

大不列顛民族的文藝自信源於英倫形象頗重的歷史傳統,有著“戲劇之鄉”之稱的英國對於戲劇的發展源遠流長。

迷你英劇對於豐富的文學名著及戲劇作品的改編、理解和把握拿捏的恰到好處,貫徹原著精神內核的同時在創作中加入時代元素,注重藝術傳承和文化再創造,因其骨子裡的“小而美”成為國際艾美獎的寵兒。


最受歡迎100部英劇出爐!愛高冷的大不列顛民族,影視自信在這裡


《唐頓莊園》

英劇人物傳記題材頗具濃郁文學的氣質、魔法覺醒相當出色的奇幻劇優秀充滿藝術魅力,律政、法政劇上的製作水準日趨精湛影響力日益廣泛,商業價值愈發以前所未有的氣勢席捲全球。

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本著為國產電視劇製作提供有效信息的態度,集合整理了豆瓣網中受國內觀眾話題討論度較高的英劇TOP100劇集信息。綜合熱度、評分按照評分人數依次排名,為國內電視劇製作方、優愛騰等視頻網站打造自制劇/定製劇、各大演員藝人經紀公司甄選劇本以及電視劇引進類型劇集提供建議。


最受歡迎100部英劇出爐!愛高冷的大不列顛民族,影視自信在這裡




最受歡迎100部英劇出爐!愛高冷的大不列顛民族,影視自信在這裡


劇集類型:

迷離劇短小精悍

古典劇精緻華美

現代劇思想深刻


如果說美劇是以觀眾為主導,大眾而精緻,那麼英劇則是短小精悍,豐富而多樣,劇集體量多以三集到六集劇為主,讓觀眾重識單本劇、電視電影、迷你劇這些暌違已久的電視劇類型。

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書歸正傳,提煉TOP100中所有劇集類型得出結論:古典劇精緻華美;現代劇寓意深刻;重視電視劇承載多重功能的文化媒介身份:普及文學、傳承文明、推動旅遊。

在上榜的100部英劇中,季播劇佔有較大比重,爆款季播劇從第一季到完結季基本上都有固定的收視人群且評分人數逐漸減少,符合季播劇通病,而非季播劇能夠出線的往往集中在名著改編、懸疑犯罪和人物事件劇情題材。


最受歡迎100部英劇出爐!愛高冷的大不列顛民族,影視自信在這裡


《黑鏡》

排名前十的劇目(此處季播劇只算一次),英劇典型“傲慢自我”調性展漏無疑: 編劇在歷史、政治、科幻、司法、幽默喜劇、現代都市、懸疑罪案等選題上似乎無所不能,“難以複製”使得觀眾容易因異質文化的顛覆性產生好奇性觀劇。

劇集主旨意識形態如下:

1.《神探夏洛克》:本格推理和神探怪人風靡世界;

2.《黑鏡》:科技映射下的人性黑暗面和未來社會的探討;

3.《唐頓莊園》:英國古典文化資本的轉化與輸出;

4.《無人生還》:群戲密閉空間的帝國懸疑劇;

5.《去他媽的世界》:通過彼此完成自我救贖的8集“公路電影”;

6.《傲慢與偏見》:於流行中尋覓經典的集大成者;

7.《9號秘事》:真喜劇玩的是讓你脊背發涼的醜陋罪惡和黑色幽默;

8.《IT狂人》:物理科學情景喜劇鼻祖;

9.《指匠情挑》:用懸疑情色故事重構英國曆史文化習俗;

10.《皮囊》:英國版“致青春”。


最受歡迎100部英劇出爐!愛高冷的大不列顛民族,影視自信在這裡


《IT狂人》

相比起美劇始終擺脫不了工業化產品的底色,英國現代劇則更生活化更真實,不避諱生活中灰色的、蒼白、壓抑的部分,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狀態,職業劇拍的高端大氣,魔幻劇不只拍鳳毛麟角,但故事性仍然是其短板。除了這十部劇集外,李欣在《成功營銷》中總結的國內引進劇目其實也可以看出一二。

1.《神秘博士》:史上最長壽的英國國寶科幻劇;

2.《遠古入侵》:電視版“侏羅紀公園”;

3.《飛天大盜》:精英騙術百科全書;

4.《梅林傳奇》:偶像劇版“哈利·波特”;

5.《年輕醫師的筆記》:“廣告狂人”與“哈利·波特”聯手;

6.《瘋城記》:英式荒誕cult神劇;

7.《馬普爾小姐探案》:神經質版老太太“福爾摩斯”;

8.《歡喜冤家》:大尺度英國版《老友記》。


最受歡迎100部英劇出爐!愛高冷的大不列顛民族,影視自信在這裡


《神秘博士》

古典迷你劇算得上是英劇中最有貴族氣質的一種,尤其是BBC出品的根據古典文學名著改編的迷你劇集,故事看似平淡卻透著濃濃的文學味,夾雜著一點點俏皮和一絲絲憂傷的英式冷幽默,嚴謹、大氣與典雅並存。

1995版《傲慢與偏見》點到即止,《南方與北方》含蓄隱忍卻令人無比動容。而英劇的黑暗是邪典得讓人瞠目結舌,它可以在《小不列顛》裡統統嘲弄歷史現實一番,也可以在《蘭克福德》裡聚齊一群戲骨級老太太爐邊溪頭嘮出閒話家常。

《是,大臣》毫不客氣地調侃英國政客,對政治體制的陰暗弊端直言不諱,《白教堂》中罪犯快速閃爍的夾幀畫面巧妙地串聯起劇情,這些視聽符號的熟練運用著實吸引觀眾眼球。


最受歡迎100部英劇出爐!愛高冷的大不列顛民族,影視自信在這裡


《是,大臣》

何為英劇內核?正如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杜紅玲所言:“在這個高科技大製作倒逼著人們越來越困於自我內心的時代,英劇呈現出的是小作坊的精緻與創新,它固執致力於一件事——與生活與人發生關係,盡最大可能去體驗生活,捕捉生活,展示不同時代下人的生存困局。”新劇從100部上榜英劇劇名發現,以人名、名著、事件命名的劇目有很多,而這一點在現代劇中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2012年前後,英國三大電視臺推出三部重頭戲,即BBC的《神探夏洛克》第二季,ITV的《唐頓莊園》第二季,Channel4的《黑鏡》。以這三部劇為代表的英劇,讓這三大製作基地的重磅炸彈劇集悄無聲息卻強有力地取代了美劇迷們津津樂道的NBC、CBS、ABC和HBO的一眾熱劇,成了海外劇劇迷的新寵。


最受歡迎100部英劇出爐!愛高冷的大不列顛民族,影視自信在這裡


重口味現代劇《黑鏡》更是以英劇中深刻、黑色幽默甚至刻薄的一面,對現代媒體與科技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嘲諷與反思,首集就全民直播首相與豬的不可描述情節讓人驚掉了下巴。


最受歡迎100部英劇出爐!愛高冷的大不列顛民族,影視自信在這裡


創作體系:

英劇以創意聞名

古典文學味道濃厚

控制集數保持初心


就英劇編劇層面而言,比起韓劇“編劇中心制”、美劇“製片人中心制”,英劇編劇和日劇編劇有些類似,英國電視劇以創意聞名,想法獨特各種奇招怪招層出不窮,創作空間自由度大且更加“保持初心”,這一點與英國電視劇生產播出體制關聯甚大。

不同於美劇的工業化大量生產,英劇只有奠定基調的BBC、ITV、Channel4等幾家電視臺和頻道製作、播映本土電視劇。據瞭解,由於英國廣播電視體制的特殊性,BBC等公共電視臺的盈利來源是向民眾出售“電視執照”(TVLicence)和政府撥款而並非商業廣告,商業化程度很低從而不必刻意迎合大眾口味。


最受歡迎100部英劇出爐!愛高冷的大不列顛民族,影視自信在這裡


《9號秘事》

英劇始終遵循的是更原生態的生產方式,雖然很多英劇也有模式化的潛力,但英國的製作者並沒有選擇這種簡單高效的商業化模式,堅持讓他們的每個想法每個創意保持最原初的模樣,這對專心製作優質劇集來說的確是得天獨厚的條件。

而與國內影視劇動輒30、40集不同,英劇每季3—9集的製作形式讓國內觀眾大呼過癮,大多迷你英劇一季只有3集,通常最多不超過6集,一年只播一季。但60分鐘的時長讓情節像獨立成章的短電影,除非像《神探夏洛克》和《神秘博士》之類的精緻爆款劇,否則難以掀起持久的收視熱度。


最受歡迎100部英劇出爐!愛高冷的大不列顛民族,影視自信在這裡


《梅林傳奇》

很有意思的是,英國對於肥皂劇的重視讓人出乎意料。在英國的黃金時段節目單上有一個特殊組成部分——英國肥皂劇。在全英家喻戶曉的肥皂劇都在晚間黃金時段播出,每週播2——4集不等。肥皂劇通常以“冗長無意義”著稱,但英國肥皂劇基本上是能夠牢牢佔據收視率前幾名,成為英國本土收視率的絕對保障。


最受歡迎100部英劇出爐!愛高冷的大不列顛民族,影視自信在這裡


英國肥皂劇始祖《加冕街》

換句話說,能對英國肥皂劇收視率構成威脅的怕只有《英國偶像》和《英國達人》等少數幾個轟動全英的真人秀節目,以及大型體育盛會開閉幕式直播。

《電影文學》中對英國肥皂劇也有相關記載,英國肥皂劇的意義是不可名狀的,其貢獻收視率的同時填塞晚間黃金時段做緩衝,英劇編劇才有時間精雕細琢,慢慢打磨出意味深長、豐富多樣的精彩劇集,英劇才能在全球電視劇都越拖越長的時代,始終堅持以普遍3——6集的迷你劇為主。

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在整理數據時也發現,上榜的非大眾爆款季播英劇往往在第一季有≥7000人的評論,但到了第二季和第三季直線下降幾千人的季播劇比比皆是,這歸根結底與劇集內容題材同質化和製作模式不無關聯。


最受歡迎100部英劇出爐!愛高冷的大不列顛民族,影視自信在這裡


《摩斯探長前傳》

大眾泛娛樂化的今天,英劇的“淡然如詩”似乎都有著莎士比亞的影子,汗牛充棟的英國古典文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遠遠凌駕在英國編劇之上的最大財富。

“愛高冷”的英劇能否為“娛樂至上”的電視劇消費品退一步求得普世審美享受,那就要看之後是英劇迎合了觀眾習慣,還是觀眾改變了英劇製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