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孟岩:積分通證化從趣頭條談起|鏈捕手


對話孟巖:積分通證化從趣頭條談起|鏈捕手

9月14日,趣頭條成功登陸納斯達克,這匹資訊產品界的黑馬自誕生以來,用戶數實現了坐火箭般的躥升,除了其向三四線線下沉的打法,它設計的一套積分拉新和留存機制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產品開始運用積分體系鎖定用戶並挖掘價值,這類「內容挖礦」體系和傳統互聯網積分設計有何不同? 如何探索互聯網平臺積分通證化路徑?近日,鏈捕手對話了柏鏈道捷CEO、CSDN副總裁孟巖,在此次交談中,孟巖談了積分和通證的區別,優良通證經濟的特質以及對積分通證化的一些看法。

採訪/文 袁夢

01

積分通證化

鏈捕手:如今我們觀察到一些諸如趣頭條這種流量邏輯的互聯網產品,運用積分即金幣來進行引流和拉新,這和通證經濟的邏輯有何異同,算不算一種通證化的嘗試?

孟巖:我覺得趣頭條使用了通證經濟,確鑿無疑。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通證經濟,這話並沒有任何貶義,因為簡單本身是通證設計追求的目標之一。但不能把趣頭條的成功全都歸因於通證經濟,這樣就不客觀了。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趣頭條吸引的是什麼樣的流量,必須承認它有非常強的面向三四線用戶下沉的流量運作能力,這可是它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

其次,我們再看它通證經濟,有做任務得金幣以及收徒弟的設計。我們現在看到大部分正在設計中的通證化項目,都採用了類似的設計,但他們一定都可以取得成功嗎?未必,畢竟趣頭條的成功是一個綜合因素。

但通證經濟對於趣頭條的快速崛起發揮了很大作用,這個結論是可以肯定的,否則它不會拿出那麼多利潤來維持通證經濟的運轉。所以對於很多互聯網企業與經營流量的公司來說,這是值得去思考和借鑑的案例。

鏈捕手:不少互聯網產品也有積分體系的設置,這當中會有差別嗎?

孟巖:大部分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APP裡的這種積分,其實是沒有資格叫通證的。通證最重要的是信任,這是需要發行方在積分裡注入信任的。我們來看趣頭條通過一種強行的匯率綁定,把它的積分和法幣做了剛性兌付,用這種方式為他的金幣注入了信用。當然注入信用還有很多方式,但這件事情你得辦。

我們也看很多互聯網企業,他們對於積分的應用是相當混亂的,經常是多個部門都有資格發積分,甚至還有部門有權利去創建新的積分類型,結果當用戶拿積分來消費的時候,往往只有那麼一兩個部門為積分兜底。

許多互聯網公司包括一些很成功的互聯網企業都是濫發積分,如果你仔細去算一算賬的話,可能它們發到外面的積分能把它一年的利潤全吃掉,這種濫發環境下就會導致很多用戶收到積分,卻沒有很強的使用積極性。

鏈捕手:濫發的確是現在很多企業的普遍情況,但它折射出更本質的問題是什麼?或者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積分?

孟巖:許多傳統的互聯網公司沒認識到積分是一個需要注入財政和金融紀律的、需要被信任的數字資產,但對於許多互聯網公司來講積分僅被當成一種運營工具

為什麼我會覺得趣頭條已進入通證經濟大門了,原因是他們已經開始把積分當成資產來看待,並且用一套嚴格的規則來保障自己發出去的積分。看上去這事好像沒多大差別,無非就是之前我沒把它認真對待,沒有認真遵守這個規則,但其實這個區別之大,跟你自己寫的欠條與法幣之間的區別是一樣的。

通證經濟思想的核心要素就是證,它是可信任的,需要在它裡面注入不可被打破的信任,我們看在區塊鏈上發的通證,它的信任是由數學這個上帝來保證的

鏈捕手:因為流量的天花板等原因,趣頭條匯率未來可能會面臨調整,這雖然是一種必要的管理行為,但也可能是一種破壞力巨大的違約手段,您怎麼看這種積分信用的持久性?

孟巖:沒錯,這就是我剛才跟你說的,我估計未來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像趣頭條這樣的企業,他們都將在傳統世界和未來世界之間糾結不休,因為他們一腳已跨在未來世界,一腳還留在傳統世界。

你剛才說的這個問題原因是企業需要交一張漂亮的利潤表,所以趣頭條現在上市成功後,它有更多的資金可以把分紅或者兌現的這種能力提升,加快其搶奪流量的能力。但因為它最重要的還是要為用戶提供優質內容,所以在我看來它這種積分信用的持久性在於它提供真實用戶的使用價值與實行通證分紅激勵之間需達到平衡,而這需要它根據經營狀況不斷調整。

一家單獨的企業來扛通證經濟,始終有一個糾結之處,因為通證經濟要求你重新劃分利益,而這些利益最終還是來自企業的利潤,現在有幾個企業能有高利潤的?明明利潤已經很低,還要分出去給社群搞激勵,你能分多少?能給多大激勵?因此想象空間是有限的。

可能有些一開始短期衝刺一下,搶搶流量是可以的,但時間長了呢?還是會現原形。必須抓住短暫的流量紅利期把真正的價值做起來,否則繁榮不可持續。趣頭條屬於哪種情況,還有待以後觀察。

從這個意義上說,通證經濟要想做大,後臺的組織形式確實還是得改變,當然這個可以往後放一放,但遲早還是要走這條路。

鏈捕手:您認為符合通證經濟改造的方向有哪些?

孟巖:我目前的幾個看法:

第一類,互聯網化比較徹底的行業,通證經濟能比較快地發揮價值,互聯網程度比較高的領域,它的工具和基礎設施,量化測量和大數據分析的手段比較完善。在此基礎上,通證經濟如果作為一種流量競爭的手段,可以立刻派上用場。

第二類,則是多利益主體之間的協作,因為多利益主體之間的協作往往需要打破協作邊界,尤其是動態協作,經常有新的利益主體加入,有舊的利益主體退出。這種情況下如果缺少有效的通證激勵,便會導致效率的降低以及交易摩擦等問題。

比如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到一起,大家為了某一個共同任務,進行高強度的協作,這種情況下用通證經濟來激勵,包括設定一些激勵的關係和結構,就會非常有效。

第三類,信任傳遞的鏈條過長,導致交易摩擦上升加劇,這種情形,它本身是適合進行通證化改造的,特別是區塊鏈上的通證經濟改造的,它的特點是隨著一個鏈條從上游到下游的傳播,信息越來越模糊,越來越不可信,信任也會隨之越來越被削弱。

比如金融、知識產權、法律、審計、貿易等,這些場景都有非常明確的痛點,適合通證經濟來解決的。這是我目前看到比較突出的幾個方向,但大家也千萬不要因此妨礙了自己嘗試和創新的思路。

02

理解優質的通證經濟

鏈捕手:您有觀察過Steemit這類項目嗎?它的生態要比趣頭條更復雜,而且Steemit更加去中心化,但它的數據就沒有趣頭條那樣好看,關注度也並不是特別強。這兩類產品是否有可比性?

孟巖: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其背後的團隊對互聯網流量運營能力的差別,如果是一個像趣頭條這樣的互聯網運營團隊,配上Steemit這樣的經濟系統也可能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從模型上來講,Steemit還有一些其他的內容資訊社區,我認為他們的經濟系統設計的過於複雜,導致很多人在其中不知所措。在趣頭條上,它的通證經濟系統做得很明晰,只有一個核心邏輯,你想多掙錢嗎?沒問題,多完成我的任務,非常簡單,這是優良的通證經濟系統設計的重要特徵之一。

此外,趣頭條是一個封閉的體系,Steemit是一個開放的體系。開放體系跟封閉體系之間,前者相對後者有巨大的優勢,不過因為目前全球的加密數字貨幣市場正在遭受非常大規模的熊市,所以這個優勢可能暫時體現不出來,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觀察。

鏈捕手:您上面提到了優良的通證經濟重要特質之一就是簡單,是否還有其他特徵?

孟巖:我總結了七個原則,

比如真實增長原則,原點價值原則,網絡價值原則,加智迴路原則,協議原則等等,在很多場合都講過,這裡就不重複了。

鏈捕手:能否進一步講講Steemit的開放通證經濟體系跟趣頭條封閉體系的差別?

孟巖:我覺得最大的差別,就是當Steemit把自己的Token放到公開市場上定價時,它定價不僅反映了流量,還反映了很多其他的東西。

比如說反映了Steemit的質量以及它的影響力等等。這一點我必須要點出來,通證經濟相對傳統資本市場的一個巨大優勢,就是我們一個主體所發的Token,它可以反映出其主體所擁有的一些過去沒有被資本化,沒有被很好地進行估值的價值

鏈捕手:很多人會認為通證經濟更強調一個去中心化的組織結構,您如何看待?

孟巖:其實去中心並不是通證經濟的一個必選項,我們可以把通證經濟放在中心化系統上跑

。去中心化形態存在的價值是強化信任,我們現在提倡通證經濟,也是建議企業可以在中心化系統上先跑起來。但在中心化系統上跑起來的這個東西,是不是數字資產?我認為某種意義上來講,它也是數字資產,但它跟區塊鏈上的數字資產還是存在非常大的差別,最主要的就在於它是如何實現創建的。

如果是一個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的體系,它的數字資產的創建是根據規則來的,而如果是一箇中心化的數字資產,歸根結底它還是基於人的意志創建,甚至是依據個別人的意志創建。

但我剛才也說過,通證經濟要想做大,背後的組織越包容越好,組織和交易成本越低越好。從這個意義上說,某些形式的去中心化組織結構,確實給通證經濟更大的想象和操作空間。

中心化組織上的通證經濟與去中心化組織上的通證經濟,我看會有一番競爭。中長期我傾向於看好後者。

所以我覺得可以先在中心化系統上做通證經濟,但我會有兩點堅持,首先堅持認為數字資產最好放在區塊鏈上;其次通證經濟可以在中心化系統上運行,但通證我還是建議放在區塊鏈上創建,只有如此才能實現長遠的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