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馬雲,阿里巴巴這隻大象還能起舞嗎?

离开了马云,阿里巴巴这只大象还能起舞吗?

9月10日清晨,馬雲通過阿里巴巴官方宣佈,明年的這一天,將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由阿里巴巴現任CEO張勇接棒。此後,馬雲還將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成員,直到2020年阿里巴巴股東大會。

儘管事前消息已經透露,馬雲宣佈卸任董事局主席的消息仍然激起千層浪。畢竟,馬雲今年才54歲,對比72歲的曹德旺,73歲的宗慶後,馬雲還是相當年輕。

此外,很多大公司相當依賴創始人,比如劉強東案一出,京東股價連續兩日暴跌。阿里巴巴市值高達4000億美元,是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此外,大量淘寶、天貓的商家依賴阿里巴巴提供的線上平臺。因此,阿里巴巴的未來發展,關乎大批投資者以及商戶的利益。

離開馬雲後,阿里巴巴的發展會停滯嗎?這是很多人所擔心的。實際上,早在2009年,阿里巴巴就建立期合夥人制度,保證公司在離開創始人後,也能繼續平穩發展。在卸任在阿里巴巴的職務後,馬雲將重回老師身份,仍然擔任阿里巴巴合夥人。

所謂的合夥人制度,是阿里巴巴獨有的內部管理方式,是用合夥人來替代創始人,依靠一群認可阿里巴巴文化的合夥人領導公司,而不是依賴一兩個公司創始人。或許,正是這樣的制度,能引領阿里巴巴從馬雲時代過渡到張勇時代。

合夥人制度

阿里巴巴成立於1999年,在成立之初,一個願景之一便是“活102年”,即將阿里巴巴這家公司辦成百年老店,延續三個世紀。

互聯網世界,幾乎每一年都會有新的熱點爆發,整個行業時時刻刻都在快速地迭代更新。在快速變革的互聯網行業,一家企業想要實現長遠發展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為此,阿里巴巴推出了合夥人制度。2009年9月,馬雲突然宣佈包括自己在內的18位創始人集體辭去元老身份,將改用合夥人制度。2010年,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正式開始試運營。

與創始人不同,合夥人是一個動態調整的群體。在最初的28位合夥人中,18位創始人中,只有馬雲、蔡崇信、彭蕾等7人進入,有9人是在2004年之前加入阿里巴巴,其餘是2004年加入阿里巴巴的,系公司從社會各界引進的管理人員,涉及財務、法務、技術等各個專業領域。

而接替馬雲擔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張勇,便是於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主要負責公司財務工作。可以看出,張勇算不得阿里巴巴創業元老,甚至加入時間也比較晚,他能夠繼任馬雲領導阿里巴巴,似乎顯示出合夥人制度在公司治理過程中的好處。

至今,阿里合夥人數已增至 36 位,其中包括3位 80 後,天貓技術負責人吳澤明、螞蟻金服副CTO 胡喜,以及淘寶總裁蔣凡。

或許,正是通過建立合夥人制度,保證阿里巴巴時時刻刻擁有新鮮“血液”,保持公司在行業快速迭代中維持創新的能力。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也曾公開撰文闡述合夥人制度。他認為,很多優秀的公司在創始人離開後,便迅速衰落,也有不少成功的創始人,曾在公司發展中犯下致命的錯誤。阿里巴巴最終決定,用合夥人替代創始人。

實際上,阿里巴巴視合夥人為公司核心制度,甚至不惜與香港聯交所鬧翻。2013年,阿里巴巴集團謀求上市,香港聯交所為其首選IPO地點。不過,彼時香港聯交所強調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必須堅持同股同權,一股一票。但是,阿里巴巴合夥人下,使得阿里巴巴合夥人團隊只持有24.1%的股份,卻控制董事會多數席位,不符合同股同權的老規矩。

由於香港聯交所無法讓步,阿里巴巴最終選擇登陸紐交所。有趣的是,2018年,香港聯交所也開始推出同股不同權的改革。

大象還能起舞?

根據上文顯示,合夥人制度,讓阿里巴巴成為一家不是一個馬雲基於個人魅力領導的公司,而是由一群合夥人群體來治理。

進入合夥人時代後,阿里巴巴也開始嘗試交接,並從中吸取經驗。2013年5月,在淘寶網十週年之際,馬雲卸任阿里巴巴CEO,由陸兆禧擔任。2016年5月,張勇又接棒陸兆禧擔任阿里巴巴CEO。螞蟻金服方面,2016年6月,井賢棟接替彭蕾擔任螞蟻金服CEO,2018年4月,井賢棟又接替彭蕾就任公司董事長。

可見,在合夥人制度下,阿里巴巴的交接一直持續進行之中。此次交接,似乎也是深思熟慮之後的產物。2018年7月27日,阿里巴巴在年報中透露,公司2019年將對VIE架構進行調整完善,調整的核心內容為減少馬雲和謝世煌的個人控制力,改由阿里巴巴合夥人和高管們集體控制,目的是為規避“關鍵人風險”。

事實上,阿里巴巴多次交接,並沒有影響阿里巴巴的經營和業績表現。2016年張勇接任阿里巴巴CEO後,公司還曾保持13個季度持續高速增長。

此次張勇能夠接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似乎也是基於馬雲以及公司合夥人群體對他的信任。他於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2009年接手淘寶商城(即後來的天貓商城),也曾籌劃出“雙11”購物節。之後,淘寶商城高速發展,成為阿里巴巴集團最重要的業務之一。“雙11”購物節,也成為國內最重要的線上購物節,影響力甚至不亞於美國聖誕節大采購“黑色星期五”。

目前,馬雲主要熱衷於公益項目,以及為阿里巴巴全球化貿易網絡站臺。公司日常運營主要由張勇負責,他是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發起者和領導者。

2018年8月23日晚間,阿里巴巴公佈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公司營業收入為809億元,同比增長61%;核心電商業務收入為691.88億元,同比增長61%;自由現金流263億元;年度月活躍用戶與上年相比增加2400萬。

其中,阿里巴巴新零售規模化爆發成常態,收入、用戶和市場份額持續強勁增長,以進口業務、盒馬鮮生和銀泰百貨為核心的新零售業務收入增長超過340%。

此外,阿里雲業務和大文娛也創造了近百億的營收,分別達到了46.9億和59.7億。其中,阿里雲的增速達到了93%,大文娛的增速為46%。而創新和其它業務營收為10.59億元,同比增長64%。

目前,阿里巴巴這隻大象還在繼續快速奔跑,而在合夥人制度下,未來很有可能繼續維持業績高速增長。

免責聲明:[ 金融之家-JRZJ.COM刊發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