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隸之最可師法者《乙瑛碑》

《乙瑛碑》,全稱《漢魯相乙瑛清置孔廟百石卒史碑》,立於東漢桓帝永興二年(153年),現存於山東曲阜孔廟碑林。《乙瑛碑》是漢碑中秀潤聰慧一格的。其書體方圓並儲,既得凝重之意,又不失俊逸高爽的情調,顯示出蒼浚和瀟灑之態。

漢隸之最可師法者《乙瑛碑》

書法端莊秀麗,起筆藏鋒,收筆收鋒,長筆畫大多呈現一個弧度,波尾重按然後挑出,富有韻律美。字體工整,但筆畫的粗細、問架的疏密、字形的大小互相交織,在工整中透露出生動,是漢隸成熟時期方整平正一路的代表作。

漢隸之最可師法者《乙瑛碑》

《乙瑛碑》那種不火不頹,剛柔相濟,氣勢調合恰到好處的姿態,也著實需要一番“修行”才有望達到。

漢隸之最可師法者《乙瑛碑》

碑高3.6米,廣1.29米。隸書18行,行40字,無額。碑刻內容為魯相乙瑛代孔子後人上書漢廷,請設立一名掌握孔廟禮器的低級官吏,其級別為“百日卒史”,並提出此官任職條件。

漢隸之最可師法者《乙瑛碑》

碑文為秦牘式,氣度高古典重,字亦剛健有風韻,為漢碑之名品。《分隸偶存》稱“字特雄偉,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近人鄭簠每喜臨之。”

漢隸之最可師法者《乙瑛碑》

儘管從藝術創作的要求看,《乙瑛碑》這樣的作品顯得過於工整和拘謹,但初學者由此入手,對於掌握隸書的結構、用筆技巧是比較合適和方便的,故人們普遍認為《乙瑛碑》是“漢隸之最可師法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