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洛陽關林金秋祭祀大典展示河洛魅力

禮樂聲聲,鐘鼓齊鳴,9月25日,2018中國洛陽關林金秋祭祀大典在洛陽關林舉行,來自海內外的53家關廟、社會團體齊聚洛陽,祭祀關公。本次關林金秋祭祀大典亮點頗多,展現關公文化、河洛風情。

 亮點一:主創人員深度挖掘關公文化時代精神。

在祭祀大典現場,巨龍騰空,雄獅怒舞,端莊優美的《八佾舞》,來自馬來西亞的民俗展演,一次次將活動推向高潮。關林金秋祭祀大典尊崇傳統而沒有被傳統所束縛,主創人員在進行活動策劃時,注重關公文化時代精神的挖掘,注重河洛風情的展示,讓活動質量更高,觀眾更樂意接受。

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中國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涵養文化自信的源泉。來自福建的王斌煌說,身為年輕人,他景仰關公,不僅僅因為關公是歷史上的英雄,更是因為關公文化能夠激發公眾的良知善念,忠、義、仁、勇的關公精神能夠給予人們道德力量。

亮點二:祭祀大典吸引到更多海外人士。

與往年相比,2018中國洛陽關林金秋祭祀大典吸引了180名海外人士前來參加活動,他們分別來自新加坡、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法國等。

來自法屬留尼旺島的周先生說,隨著近些年的“中國熱”,他對中國有了越來愈多的瞭解,關公已經成為他和他周圍一些朋友的偶像。他從網上了解到,關林是關公葬首之所,於是此番來洛陽,希望能夠近距離的瞻仰心中的偶像,從英雄身上汲取更多力量。

“認識、闡發中華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是增強中華文化魅力的重要內容。”洛陽關林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中國洛陽關林金秋祭祀大典雖然是對傳統關公秋祭的繼承,但是他們除了致力於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外,同樣也在努力讓關公文化進一步國際化,讓關林金秋祭祀大典成為海內外人們聯誼、溝通的紐帶,成為世界瞭解洛陽的窗口,讓關公文化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代表符號。

據瞭解,與本次關林金秋祭祀大典相關的活動將持續到10月8日,市民和遊客可在洛陽關林欣賞到精美的面供、海內外民俗展演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