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男童心臟停跳 30多名醫生5小時按壓3萬次「搶命」


8歲男童心臟停跳 30多名醫生5小時按壓3萬次“搶命”


醫生們輪流給小雨做胸外心臟按壓。

9月21日,中秋假期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很多人已經提前沉浸在團圓節日的喜悅中。但對於常州市兒童醫院的許多醫護人員來說,卻是又一次與死神戰鬥交鋒的特殊日子。常州一8歲男孩出現暴發性心肌炎,心臟停跳。常州兒童醫院30多名醫護人員拼盡全力,輪流為其進行有效的胸外心臟按壓“續命”。在耗時5個多小時進行30000餘次的有效胸外心臟按壓後,大家終於等來了上海的ECMO團隊,為孩子贏得了生命的希望!

突發急病

一查竟是暴發性心肌炎

小雨(化名)今年8歲,家住常州市武進區。前些天,他老是感覺肚子疼,到一些醫院檢查下來是胃腸炎,家長也就沒多想。9月20日晚上八點多鐘,小雨肚子疼得厲害,並且還伴隨著發熱,家長看到孩子很痛苦,便帶著孩子趕到常州市兒童醫院急診科求醫。

晚上9點06,小雨收入小兒外科病房,外科病區醫生徐潤對小雨進行了查體、B超等,排除了闌尾炎等外科疾病,起初也判斷是腸胃炎。但考慮到孩子在其他醫院就是按照腸胃炎治療的,卻始終不見好轉。於是,徐潤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難道是心臟毛病?”

“一些心臟疾病首發症狀也表現為腹痛!”徐潤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考慮到心臟問題的重要性,他便建議家長給孩子做一個心電圖。果然,心電圖結果顯示小雨出現了室性心律!醫生又緊急給小雨抽了靜脈血,驗了血,結果顯示小雨肌鈣蛋白陽性,心肌酶譜比較高,心肌損害嚴重。考慮小雨很可能是暴發性心肌炎,於是徐潤立即請了重症監護PICU會診。最後大家一致認為小雨確實患了暴發性心肌炎。

第二天一早孩子病情惡化

立即聯繫上海ECMO轉運團隊

記者瞭解到,晚上9點26分小雨轉入PICU病房。在PICU,醫生通過床邊心臟彩超發現小雨左心收縮功能下降,心臟跳動乏力,情況十分危急!經過一系列對症治療,孩子的情況有所改善。當晚小雨心律還比較穩定,但經常出現“一過性低血壓”。

21日一大早,常州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鄒國錦查房的時候,發現小雨情況也還可以,神志比較清楚。可就在上午8點28分,小雨發生了病情變化,突然出現了心律紊亂、心率減慢、室顫,然後抽搐、阿斯發作、心跳驟停。醫生對其進行了搶救,搶救回來後,小雨後來又屏氣了兩次!見到這種危情,醫生趕緊給小雨做了氣管插管,上了血管活性藥。小雨情況略有好轉,但是心律還是不穩定,血壓偏低。

“暴發性心肌炎起病急、發病兇、進展迅速,死亡率很高,如不及時救治,後果不堪設想。”鄒國錦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憑藉多年工作經驗,PICU團隊判斷這個孩子需要採用國際頂尖的體外膜肺(ECMO)技術來救治!於是,他立即聯繫了上海復旦兒科醫院PICU,討論溝通後,決定聯合開展ECMO轉運,為孩子的生命奮力一搏。上海方面立即組建了ECMO轉運團隊,確定在當天下午一點半到兩點之間發車。常州兒童醫院則做了術前準備,在ECMO轉運團隊到來前,在小雨身上預留ECMO手術所需要的血管。

發車後孩子心跳停止

爸爸說:“有一線生機就決不放棄!”

時間很快到了下午1點半,上海ECMO轉運團隊也已經發車。可誰都沒想到,就在轉運車剛從上海出發不久,大概下午1點48分,小雨的病情急劇惡化,血壓直線下降至無法測出,心跳呼吸頻繁的驟停!全科醫護人員隨即投入緊張的搶救當中。聽聞這一消息,小雨媽媽一度暈厥過去!

而上海ECMO轉運團隊聽聞這一情況,也很糾結!因為趕到常州再快也要3個多小時,孩子能撐到他們趕來嗎?但此時,小雨爸爸是冷靜的,就在危急時刻他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只要有一線生機,我們就決不放棄!”小雨爸爸表示,再多費用他們都願意扛,只求上海醫生不要放棄他的兒子。

“這個家長非常果斷,因為他的堅定信念,我們再次聯繫上海ECMO轉運團隊時也底氣十足,明確告知對方請他們務必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常州。在此期間,常州兒童醫院會盡一切努力幫助孩子撐住。”鄒國錦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這樣對記者說。

生死救援

30多名醫生5小時 30000餘次按壓“搶命”

到了下午2點50分,小雨整個心跳徹底停跳了,此時開始,就需要人工不停地進行有效胸外心臟按壓以此“續命”,並且一刻不能再停,直到ECMO團隊到來救下孩子。不然孩子的血壓就會低到測不出來,很可能一個不小心孩子就沒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常州市兒童醫院院長薛鵬組織了全科醫生護士進行不停地對小雨進行有效胸外心臟按壓。他自己也率先垂範上去給小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為了保證胸外心臟按壓的質量,一個人按壓只能一到兩分鐘,以確保深淺、位置、角度、力量的準確。因為有效胸外心臟按壓很費勁,正常人按壓兩分鐘以上就會沒勁了,後面的按壓就無效了,所以就需要不停的人來替換。

院長薛鵬、副院長王秋偉,還有醫務科的李林科長等隨後又組織其他科室總計30多名醫護人員輪番上陣給小雨“續命”,同時要求至少7個人一組,不能有任何差池的跟上。誰按完累了,就先去忙工作同時進行適當休息,等一輪結束,有力氣了再來接力。就這樣,在持續了5個多小時30000餘次的有效胸外心臟按壓後,大家終於在晚上六點鐘左右等來了上海醫生團隊。

一直到晚上7點30分,ECMO運轉了,給孩子點燃了生命的希望。截至紫牛新聞記者9月23日下午兩點發稿,小雨仍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接受治療。

新聞鏈接

什麼是ECMO?

ECMO是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簡稱,其核心設備就是“體外膜肺”,也就是以此替代了人體內肺臟的呼吸換氣功能,讓氧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身體各處。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ECMO技術代表一家醫院、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可能為疑難重症患者帶來生命的奇蹟。

ECMO是走出心臟手術室的體外循環技術。其原理是將體內的靜脈血引出體外,經過特殊材質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後注入病人動脈或靜脈系統,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維持人體臟器組織氧合血供。

ECMO的基本結構:血管內插管、連接管、動力泵(人工心臟)、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監測系統。臨床上常將可拋棄部分組成套包,不可拋棄部分綁定存放,並設計為可移動,提高應急能力。

ECMO興起於上世紀 70 年代,1971年美國 Santa Barbara 的 Donald Hill 醫生完成世界首例 ECMO,最著名的事件是 1975 年,密歇根大學的 Bartlett 團隊對一個發生了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的棄嬰進行了72小時 ECMO,成功救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