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軍隊不再依賴進口裝備 美制裁被指效果甚微

瑞士媒體刊文指出,因中國對武器進口的依賴程度逐步減小,美國因中國採購俄羅斯武器而對解放軍部分機構人員進行的制裁並沒有太大作用。

外媒:中國軍隊不再依賴進口裝備 美製裁被指效果甚微

中國從俄羅斯引進的蘇-35戰機已多次參與赴臺海、南海地區的巡航行動(圖源:新華社)

瑞士《新蘇黎世報》網站9月21日報道稱,美國此舉尤其富含象徵意義。

報道稱,美國政府決定對中國軍委裝備發展部及其負責人進行制裁,是因為中國從俄羅斯購買蘇-35戰鬥機和S-400防空系統。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稱,中國是俄羅斯武器系統的第二大買家,2017年的購買量佔俄羅斯武器出口總量的12%。印度排名第一,超過三分之一的俄羅斯武器流入該國。越南購買的份額佔10%,是俄羅斯軍火工業的第三大客戶。

另一方面,中國從美國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武器出口國那裡購買的武器相對較少。在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公佈的名單中,中國並沒有出現在美國前十大武器用戶中。

報道稱,這些數字也從某種程度顯示瞭解放軍裝備的發展現狀。中國自2012年開始推動軍隊改革,這些改革正產生效果。

觀察家得出結論認為,解放軍裝備的發展目前主要依靠自身,改革措施也包括建立更加註重研發的新組織。

瑞士媒體報道認為,中國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擁有很大優勢。如果中國大量生產武器設備,其價格將比西方世界產品相對更便宜。

這反映在出口統計數據中:2000年至2017年,中國武器出口增加,進口減少,因為解放軍對外國武器裝備的依賴性下降。換句話說,中國越來越不依賴外國武器——現在其正成為一個重要的出口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