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越大的農業合作社,拿到的補貼越多麼?

能否拿到農業補貼和跟農業合作社的規模並沒有必然的關係。規模大大的農業合作社可能一分錢都拿不到,規模小的合作社可能能拿到幾十萬的農業補貼。

這和農業補貼發放的目的和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規模越大的農業合作社,拿到的補貼越多麼?

作為農業合作社,大部分拿補貼,都是要拿項目補貼的,也就是說申報農業項目。

比如,智慧化農業建設、特色農業示範等這樣的項目。

通過申報這些項目,可以拿到一定的補貼。當然了,有些項目是和農業合作社的規模是有一定關係的。不過關鍵還是在於項目的申報。

規模越大的農業合作社,拿到的補貼越多麼?

這已經不是農業合作社剛剛成立的時代了,那時候僅僅只要有個合作社,可能就能拿到國家的補貼。

如今,農業補貼的發放已經很規範了,很多項目要經過驗收才能拿到補貼。而更多的補貼都是報銷制度,購買得東西報銷一定的比例,最高可達90%的比例。

比如,北京地區的農業合作社進行無公害生產,所需的無公害肥料和農藥都是有補貼的,補貼比例有些可以達到90%。

說白了,如今拿農業補貼,關鍵在於如何運作這個合作社?在於看清楚農業發展的大方向。

國家支持什麼,就要努力去做什麼!

規模越大的農業合作社,拿到的補貼越多麼?

不能搞一些落後的東西。

比如,國家支持智慧農業,你可以儘量搞一些智能農業設備。當地支持特色農業,就可以大膽的種植一些特色的農業品種。

我見前幾年,一些人搞農業合作社,就是把種玉米、種小麥的幾十戶農民合在了一起。然後平時該怎麼幹的怎麼幹,一沒有任何的經營,二沒有進行任何的機械化生產。還是和原來一個老樣子。這樣肯定是不可能拿到合作社的農業補貼的。

規模越大的農業合作社,拿到的補貼越多麼?

以這個為例,我說個人的建議:就是作為合作社的管理者,平時要注重合作社的制度建設,還有財務等。要把合作社當成一個公司來進行管理規劃,把目標定得高,定得遠一些,讓人能從你這個合作社上看到未來。

這樣才有一定的價值!

農業合作社本身就是一種未來的農業創新經營模式,不革新,搞點兒創新的東西出來,怎麼能拿到補貼呢?

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