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考的清北,爲什麼高考去的和考研進的待遇就差那麼多?

撰文 | 秦義 校對 | Alvin Ching

現在這個社會,高考是目前來說,最公平的一項選拔性考試了。

莘莘學子為了準備這次考試,寒窗苦讀,沒日沒夜,就是因為它的公平性。而這裡面,大家都夢想的則是考上清北學府,一躍龍門。這無疑是最好的結果,可是這背後所付出的艱辛也不是常人能夠所忍受的。

都是考的清北,為什麼高考去的和考研進的待遇就差那麼多?

而相比高考進入北大,考研、考博也是可以去北大的。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句話:一流本科,二流碩士、三流博士。不管是哪個省份參加的考生,幾乎都認為在清華上本科要厲害得多。

都是考的清北,為什麼高考去的和考研進的待遇就差那麼多?

其實只要對比一下相關的數據情況,結果就非常的清晰了。在一個省裡面,拿重慶市來舉例子,每年大概20萬人參加高考,而你最少要考到全市的前100名,你才有希望夠得著清華的影子,如果未能考得太好,那麼你就只有被調劑到例如考古學這種超級冷門的專業。那麼這比例來說,完全就是1/10000。所以,一個孩子如果沒有從小準備或者天賦異稟,那麼基本上與清北就無望了。

都是考的清北,為什麼高考去的和考研進的待遇就差那麼多?

而在清華讀完本科的學生,只要他想讀研,那就能留在本校。

但是幾乎很多的人都選擇了出國深造或者就業。導致本校的研究生空缺,那麼以前在高考的時候沒能考上清北的就有了更大的空間來爭取。所以從比例上面來說,清北的本科完虐研究生。

都是考的清北,為什麼高考去的和考研進的待遇就差那麼多?

從本科4年的環境來說,國家對於清北的財政撥款那是要多少有多少,幾乎能給的都是在這種學校裡。所以,不管是從師資力量還是多媒體設備,高新科技等等,都是優先安排在這樣的學校。這些還算是一般的,關鍵的是身邊的同學,以後也不說全部,但可以說幾乎全部都是各行各業的大牛級別人物。這樣的人脈關係,他們會發揮出你所想不到的價值。況且,很多本科生在校期間的專業水平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層次,這就使得很多名企和國外的名校願意伸出橄欖枝。

都是考的清北,為什麼高考去的和考研進的待遇就差那麼多?

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

競爭要有,但是競爭的對象切莫弄錯了,大傢伙競爭對象應該是自己。不管是專科,二本還是重本亦或者是985,211,我們的對象永遠都只有自己,只有不斷地超越自己,才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美好明天。

都是考的清北,為什麼高考去的和考研進的待遇就差那麼多?

奧巴馬年紀輕輕就當上了美國總統,而川普都已經70歲了才完成了他人生的目標。或許,每個人的一生,早已經安排好,但是你只要不停的努力,那麼你在這條路上就不會迷茫,儘管你可能會像特朗普一樣老年得志,可那又何嘗不是一種值得肯定的小驕傲呢?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道路,而你只需要埋頭苦幹就好了,剩下的問題交給老天給你做選擇。

都是考的清北,為什麼高考去的和考研進的待遇就差那麼多?

不管是清華的本科還是碩士博士,他們至少都能夠完成自己的夢想,只不過時間點不同罷了。一個人能完成自己的夢想是優秀的,所以專注自己的夢或許更讓你來得實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