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是副中心城市好還是地區中心城市好?

關注



在這裡糾正一個概念,首先請題主搞清楚廣東的副中心城市和地區中心城市,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湛江、汕頭、珠海

粵港澳大灣區,是副中心城市好還是地區中心城市好?


地區中心城市:不好意思,廣東省和中國都沒有這個概念,正確的稱呼是區域中心城市。

區域中心城市:其中包含了廣州(華南中心城市),深圳(國內科技創新中心城市),香港(國際金融中心)。

粵港澳大灣區,是副中心城市好還是地區中心城市好?


糾正了這個概念,下面大家就清晰多了,其實題主問的是:珠海、廣州、深圳、香港哪個城市更好?

因為湛江和汕頭不屬於粵港澳大灣區。

我的觀點是:

表面上看,廣州收益最大!

實質,深圳得到的機會更多!

為何這麼說,廣州得天時地利人和,資源的聚集,交通的聚集、文化教育的聚集,但是經濟被深圳反超,為什麼?

很多人說深圳是一個新興城市,搶走了廣東省的資源,錯!

深圳是把全國的資源吸進來了,同時靠近香港,因為香港對廣東的經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因素。

未來的深圳,繼續加強深港合作,前海自貿區承擔了深圳改革探索的主要任務。

廣州的優勢是交通、教育、文化、生活方式,人才基數。

深圳的優勢是創新、科技、高新技術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民營經濟。

粵港澳大灣區,是副中心城市好還是地區中心城市好?


總結:

廣州的優勢是第二維度,深圳的優勢是第三維度。

在沒有第三維度的時候,廣州稱霸,但是第三維度出現,瞬間瓦解了第二維度。

就好比,重慶的優勢是第一維度,人口和麵積的優勢。所以重慶的經濟在2018年觸頂,增速放緩了,而深圳,經濟增速不減反升,因為高產值的經濟將帶領深圳再一次鉅變和騰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