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爲智慧型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在智能手機行業,蘋果的iPhone一向是行業的風向標,所以每年蘋果的秋季發佈會也有著“科技圈春晚”的別稱。北京時間9月13日凌晨,蘋果今年的秋季發佈會將正式開展,今年它會在智能手機行業中帶起什麼樣的風潮呢?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回顧過往,每一代iPhone或多或少都對智能手機行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即使無法成為某一設計的開創者,也可以是該技術的發揚者。此次,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歷代iPhone引領了哪些變革!

iPhone:改變世界的智能手機

發佈時間:2007年1月

可以說,初代iPhone的面世徹底改變了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在當時功能機還佔據著絕對地位的手機行業中,iPhone以全新的交互操作將智能手機正式帶到了人們的眼前。這一款iPhone在當時只有128MB的小內存,除了系統應用之外沒有任何App,不支持多任務操作,無法實現複製粘貼等操作,但這並不影響其歷史地位。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外觀設計是肉眼就能看出來的的改變。彼時大部分手機的屏幕尺寸都只有2英寸左右,稍大一點的也沒有超過3英寸,即使這樣,在當時3英寸的屏幕都稱得上是絕對的大屏了。而iPhone則將屏幕尺寸擴張到了3.5英寸,過去在小屏幕中難以被呈現的內容終於得以完全展現。手機採用圓角矩形設計,正面全部採用玻璃面板進行保護,底部是一個“孤零零”的圓形Home鍵,在今天看來這樣的設計顯得“稀疏平常”,然而在當時,這樣的設計可以說具備了跨時代的意義。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同時,這款屏幕也是一塊電容式觸控屏。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IBM就曾經推出過全觸控的“智能手機”,不過因為較大的機身體積以及手寫筆的輔助操作,因此便捷性並不高。iPhone突破了多項技術難關,只需要手指便能完成手機的所有操作,將觸控體驗提升了到了另一重境界,曾經一統江湖的物理鍵盤逐漸向觸摸屏發展。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全新的iPhone OS雖然直到2008年才被正式命名,但此時已經初具雛形,通過Home鍵便能操縱手機。初代iPhone OS雖然在當時因為封閉性也不被外界看好,然而在塞班、Windows Mobile及其衍生體Windows Phone逐漸式微之後,如今已經是iOS的蘋果手機系統成為了iPhone體驗的保障。

iPhone 3G:App Store加入

發佈時間:2008年6月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前面說過,初代iPhone被推出的時候基本只有系統應用,因為iOS的系統封閉性,意味著在不越獄的情況下,iPhone基本告別了第三方軟件,通訊、聽歌、郵件等基礎功能將會是它的唯一出路。為此,蘋果為iPhone帶來了App Store,告別了魚龍混雜的應用大環境,App體驗更加穩定安全。後來當安卓手機開始發展起來的時候,手機一般也會有一個應用市場用以用戶下載App。與它的命名一樣,iPhone 3G是支持3G網絡的。

iPhone 3GS:兩代一次外觀升級

發佈時間:2009年6月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這一代iPhone其實從亮點來說不如前兩代產品那樣震撼,新加入了電子羅盤以及視頻編輯的功能。不過它對智能手機行業的影響也比較大,原因在於iPhone 3GS與前代產品相比在外觀上並沒有變化,只是加入了部分新功能以及提升處理器性能,如今安卓廠商也都開始有樣學樣,在沒有全新的設計時,通過小幅度提升處理器性能並加入一些小功能來達到“新手機”的效果。

iPhone 4:雙面玻璃、Retina顯示屏

發佈時間:2010年6月

準確的來說,iPhone真正開始在全球火爆起來正是從這一代產品開始的,配備Retina顯示屏的iPhone 4的像素密度是同時期手機的2-3倍之多,使得屏幕達到了視網膜級別,顯示效果更加細膩,大大提升了手機的使用體驗。隨後智能手機便開始步入了高清顯示屏的時代。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iPhone 4的機身也採用了雙面玻璃設計,在絕大部分手機都還是金屬機身的2010年,iPhone 4顯得如此的與眾不同,雖然其後iPhone也有迴歸金屬材質的年代,但在安卓陣營中,旗艦機配玻璃機身的“習慣”似乎就這樣延續了下來。

iPhone 4S:嘿,Siri

發佈時間:喬布斯過世前一天

如果說iPhone 4是讓消費者認識到了iPhone這系列的產品,那麼iPhone 4S就是將真正完美的產品帶到了消費者手中。在解決了iPhone 4的“死亡之握”的問題之後,攝像頭也升級到了800萬像素。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隨同iPhone 4S一起到來的還有iOS 5,最大的改變在於語音助手Siri的加入,再次打破了用戶與手機之間的交互模式,原來手機也可以這樣玩。Siri之後,語音交互成為了一大熱門,一系列語音識別的公司都開始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尖,人們也看到了人工智能在手機上的一種形態,推動了手機人功智能的發展。

關於iPhone 4S,其實可以說的不僅僅是它在產品上的亮點對智能手機行業的重要性。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對於iPhone 4S最多的記憶可能是:這是Steve Jobs的遺作。就在2011年10月4日iPhone 4S發佈後一天,喬布斯便因為胰腺癌去世。iPhone 4S在民間也有了更多的含義:iPhone for steve。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iPhone 5:Nano SIM卡

發佈時間:2012年9月

蘋果在iPhone 5上採用Nano SIM卡的目的是取代此前的電話卡形式,為手機內部節省更多的空間,留給手機電池等配件,有助於手機廠商生產更輕薄的產品。部分手機用戶可能還有印象,2012年的時候大部分手機廠商,包括三星旗下的大部分機型,使用的仍然是我們口中的“大卡”。如今,Nano SIM卡已經成為了主流的SIM卡制式。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在這一代產品上,蘋果也首次採用了4英寸的“大屏”,雖然在如今看來,這樣的產品也只能稱得上小屏(參考iPhone SE),Lightning的數據線也是iPhone 5首次採用的。也是從這一年開始,蘋果的秋季發佈會時間都定格在了每年9月。

iPhone 5S:指紋解鎖

發佈時間:2013年

之前雖然也有過一些手機採用了指紋識別方案,比如摩托羅拉ME860,但無一例外都草草收場。iPhone 5S的Home鍵整合了指紋識別模組,最開始的時候僅限於iPhone自己的應用,但即使這樣,輕觸Home鍵便能省去密碼輸入的操作步驟,輕鬆的體驗讓人愛不釋手。隨後,Touch ID開放給了部分第三方應用,指紋識別開始進入普及時代。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現在再來看看安卓手機市場,除了部分三防手機或者是老年機,基本上沒有不採用指紋識別的。從前置到後置,從側面到屏幕指紋,安卓手機的指紋識別方案已經越來越趨於成熟。只不過,指紋識別的大成者似乎要在今年放棄指紋方案了。

在2013年,蘋果也推出了更低端一些的iPhone 5C,雖然這款手機最後因為廉價的機身設計表現並不如任意,但也“帶領”安卓手機走向了同系列產品更加多元化的定位。

iPhone 6/6Plus:Apple Pay

發佈時間:2014年

2014年的時候,移動支付領域那時候還是支付寶一家獨大,部分手機品牌雖然在“手機錢包”上已經有了萌芽意識,然而卻並沒有付諸實踐。隨著iPhone 6系列產品在2014年基於NFC功能加入了Apple Pay,各種“XX錢包”就開始陸續出現了。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不過很不幸的是,因為微信支付也是在2014年9月出現的,再加上原本就強勢的支付寶,安卓手機的各種錢包並沒有得到太好的發展,反倒是iPhone的Apple Pay因為其適用性,在iPhone上的表現要好許多。

iPhone 6S/6SPlus:3D Touch

發佈時間:2015年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其實像iPhone 6S系列產品首次加入的3D Touch功能,此前安卓手機也有類似的技術,不過並沒有實現3D Touch一般的“三位觸控”。通過3D Touch,用戶可以通過不同的力度按壓手機來實現不同的操作。隨後國內的智能手機為了對抗iPhone也開發出了類似的功能,不過因為國人習慣了二維操作,因此最終並沒有得到普及。

iPhone 7/7Plus:3.5mm耳機接口取消

發佈時間:2016年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這一代產品可能是最令國人失望的一代iPhone了。不僅沿用了前兩代產品的設計,同時還取消了3.5mm的耳機接口,改為配合Lightning轉接頭使用。雖然在此之前樂視手機就已經取消了耳機接口,不過誰讓蘋果公司是國際巨頭呢,隨後國內手機爭相效仿

iPhone X:劉海屏以及Face ID

發佈時間:2017年

從產品上來說,去年同期發佈的iPhone 8系列銷量明顯要高於iPhone X,不過因為後者對於2017年Q4到如今的“指導意義”太過重要,反而掩蓋了iPhone 8系列更受歡迎的事實。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iPhone X主要有兩個“亮點”:一個是被吐槽的,一個是被稱讚的。如今國內智能手機廠商紛紛投入劉海屏的浪潮之中,始作俑者正是iPhone X,這也是它被吐槽得最多的一點。老對手三星也總抓著這點不放,發了多支廣告來“諷刺”。

而劉海形成的原因則是被人所稱讚的一點,並不是因為它的實用性,而是它的技術意義。iPhone X搭載的Face ID是它保留劉海的最大原因,這項功能基於3D結構光技術實現,通過點陣投影儀發射3萬左右的點到用戶臉上,以此來構建3D模型並與手機中的信息進行匹配,並且可以實現Apple Pay等移動支付應用的面部支付。當然,從安全性來說,Face ID雖然相較於普通的人臉解鎖或者是紅外解鎖相對較高,但實際上仍然沒有指紋解鎖安全。

iPhone的第十二個年頭 它還會再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創新嗎


其後,國內的手機品牌也都開始著力研發面部識別功能,除了少數幾款之外採用了3D結構光之外,大多數仍然停留在普通的AI人臉解鎖上。

總結:而今年的iPhone我們目前得知的只有三點:放棄指紋識別,全面搭載Face ID;全是劉海屏設計;雙卡版本。而這些對於國內智能手機廠商而言已經很熟悉了,沒有了iPhone的引導,今後的路只能靠國產品牌自主創新走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