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想過和你有將來」

“我沒想過和你有將來”


NO·1

你知道什麼叫愛無能嗎?

渴望結交新的朋友,打破固有生活圈,更多空閒時間卻更願意宅在家裡和手機電腦耳鬢廝磨;

期待遇到美好的愛情,可那個人真正出現的時候你卻望而卻步,找一萬個理由阻止自己踏出第一步;

希望可以擁有一段純粹美好的愛情,卻不由自主的衡量雙方付出程度,錙銖必較不肯讓步;

以為自己只不過有著成年人通有的懶惰和拖延症,殊不知這是一種情感疾病。

據權威數據顯示,有三分之一的都市青年在感情關係中有著共同的症狀:不主動,怕付出,沒耐心,易放棄。

這一秒,地球上有八千萬年輕人正在經歷愛無能。

NO·2

最近小火了一把的綜藝節目裡,吳昕分享了她過去十年的戀愛經歷。

她說自己一年之內可能會對十個以上的人有著朦朧的好感,但是卻沒有一個可以深入接觸的。

只要對方不主動出擊,她絕不會暴露自己的心意。

久而久之就陷入了自我封閉的死循環----不知道如何和陌生人建立親密關係,也不知道該如何和追求者建立良好的互動,她就像一個閉塞的獨立星系,接受不到外界訊號,也無法講自己的頻率傳送出去。

這就是愛無能的症狀中最典型的一條:

習慣保持距離,無法進入親密關係的下一階段。

一部分人群的具體表現為:感情一開始的時候,他可能會熱烈追求你,他表現出極大的紳士風度和耐心,你會以為他是最佳的傾聽者和交流者。

可當你想進入下一階段時,例如見家長,同居,商議訂婚之類,他就會退縮,刻意和你保持距離,導致你們的關係永遠在原地打轉,你甚至會疑惑是否是自己的問題,焦灼和迷茫成為感情主旋律。

另一條典型症狀為:

害怕承諾,以自我為中心。

室友和男友談了一年多的戀愛,到了該考研的時候,室友開始著手規劃兩個人未來的發展方向,對方卻遲遲不肯回應。室友列了無數現實問題,例如去哪個城市發展,什麼時候見家長,將來在哪裡定居等等,可對方每次都含糊其辭不肯給出確切的答案。

室友實在忍不住發了一通脾氣,對方只是一臉無辜的反問道:“走一步看一步唄,我不想被這些東西束縛自己。就這麼處下去不好嗎?”

男孩子不肯給室友任何承諾和安全感,不肯為了維護這段關係而付出任何努力。

也就是說對於這段感情,他根本沒有一個確切的規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享受親密關係帶來的快樂和等待關係結束的契機。

這類人對於愛情的態度就是說好聽點是隨遇而安,說難聽點,就是躺倒挨磚,不肯經營。

NO·3

愛無能的第三類表現:刻意逃避深入交流。

我之前有過一段感情,分明感覺和對方各方面都很契合,相處非常融洽,可每當我想談談雙方的真實感受時,對方卻總會習慣性逃避,找藉口,閃爍其詞,不肯敞開真心。

他給我的感覺就是永遠隔著一層膜,我們只是表面和諧,並不是真正的親密。

他還會用各種方式讓自己和我保持疏遠,不肯將真實的一面展露給我看。

他以為那是男人該有的責任感和擔當,可只有我知道,那是因為他對更深層次的精神交流不感興趣,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都把愛無能簡單的歸因為“膽小”“內向”“不善交際”等等,但事實上,這是現代人在信息社會中一種悲哀的進化結果。

我們越來越孤獨,越來越自閉,越來越習慣隱藏自己,同時也越來越不知道該如何去愛一個人。

我們可能自卑,可能恐慌,可能不知所措。但要明白的是,愛無能的人,不是壞人。

他們可能只是在上一段關係中感到精疲力盡,想要輕鬆一些,還沒有做好全身心投入一場愛恨的準備。

他們可能是因為原生家庭影響,從小善於察言觀色,不敢表露真實的情緒。

他們可能是因過於自卑,在面對真正喜歡的人時無法以正常心態坦然的與其相處。

他們可能懦弱,可能畏縮,可能迷惘懵懂,但他們同樣渴望一份純粹的以心換心。

NO·4

如果你正在面對愛無能的人,不要忘記你永遠都有兩個選項:

離開他,去找有愛的能力的人。或者是留下來,用你的真誠交換他的真心。

如果你是愛無能的人,那麼請你明白:

正在陪伴你的這個人,他是無辜的,他沒有義務接受你的疏離和冷漠,要麼拿出你的誠意給他滿滿的回應,要麼放他走,讓他在別人那裡好好被愛。

不論如何,希望你能認清自己,也放過別人。

你,也見識過愛無能的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