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數職,剛轉文職的他爲何這麼拼?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然而,由於支隊編制體制調整,魯龍勝近年來的調職計劃被一推再推,一晃成了超齡幹部。年初,支隊政委戴鴻濤就走留問題找大齡幹部談心,個別幹部顧慮重重,魯龍勝卻態度堅決:“組織怎麼安排,我就怎麼幹!”

恰在此時,支隊傳來現役軍人轉改文職人員的消息,魯龍勝彷彿一下子看到了希望:雖然當不了指戰員,但還能繼續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貢獻。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遞交申請,成為支隊首個申請轉改文職的現役幹部。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身兼数职,刚转文职的他为何这么拼?

善解兵憂的“魯大師”

——記武警安徽總隊池州支隊現役轉改文職人員魯龍勝

■佘 融 李 傑

“老魯,還在忙嗎?你有關節炎,天冷注意加衣服。”9月9日深夜,一陣電話鈴聲打破了魯龍勝宿舍裡的寧靜,電話那頭妻子的暖心問候,讓他感受到了深深的理解。而就在3個月前,魯龍勝和妻子還在為他轉改文職的問題爭吵過數次。

魯龍勝出生在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大學畢業懷揣軍旅夢來到武警安徽總隊池州支隊。16年來跑基層、走機關、帶特戰,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

然而,由於支隊編制體制調整,魯龍勝近年來的調職計劃被一推再推,一晃成了超齡幹部。年初,支隊政委戴鴻濤就走留問題找大齡幹部談心,個別幹部顧慮重重,魯龍勝卻態度堅決:“組織怎麼安排,我就怎麼幹!”

恰在此時,支隊傳來現役軍人轉改文職人員的消息,魯龍勝彷彿一下子看到了希望:雖然當不了指戰員,但還能繼續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貢獻。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遞交申請,成為支隊首個申請轉改文職的現役幹部。

對此,不少朋友感到費解:以魯龍勝的才華,到地方政府謀個一官半職並不難,何必轉改文職呢?得知魯龍勝在轉改意向上“服從調劑”,就連最初沉默的妻子也抱怨起來,多次在電話裡勸他“棄文從政”,然而每一次都被魯龍勝說服了。

當年,魯龍勝父母雙雙下崗,家庭條件十分困難,支隊黨委知情後立即與地方政府協調,及時解決了其父母的就業問題。婚後,妻子習慣性流產,駐地醫療條件有限,支隊專門請來總隊醫院的專家幫其治療,如今女兒已經6歲……一幕幕飽含溫情的場景讓他銘記在心。不忘初心、不忘恩情,這是對一名有著14年黨齡的共產黨員黨性的考量。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如今即將脫下軍裝,他毫無怨言。只是軍旅路上5800多個日日夜夜歷歷在目,又怎捨得說走就走?

6月上旬,轉改文職的申請批覆下來了,他被定崗為律師兼群工幹事,這對魯龍勝來說是個新挑戰。“此前雖然自學了半年法律,但畢竟沒有從業經歷,連司法考試都沒參加過,自己能勝任這個文職崗位嗎?”儘管心裡沒有底,但既然選擇了,就要走好、走到底。就這樣,從走馬上任第一天起,魯龍勝經常在辦公室一坐就是10多個小時,把資料翻遍、把理論背熟、把心得記實。每當夜幕降臨,機關樓二樓靠牆角的那間房子總是亮著燈,夜查路過的幹部感嘆:魯龍勝又在加班了。幾個月下來,不管是回答官兵諮詢的法律問題,還是開展法紀宣傳教育,他都遊刃有餘,周圍戰友甚至稱他為“魯大師”。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長期深居簡出、不接地氣,工作容易走偏務虛,於是魯龍勝主動向支隊申請到基層代職,到一線去察兵情、取真經。“目前支隊很多崗位缺位,應該合理利用人才。”考慮到魯龍勝有基層主官任職經歷,支隊黨委決定讓他到勤務保障中隊代職中隊長。

一名律師兼群工幹事代理中隊長,這個聞所未聞的消息一出,即在全支隊炸開了鍋:“這是老魯作秀,剛轉文職就想出彩頭吧!”連同事也跟著湊熱鬧:“你一個文職人員把自己搞成這樣,又是何苦?”魯龍勝聽後卻不以為然,他總是笑臉以對:“不管現役還是文職,服務好官兵、保障好打贏就是履好本職。”

就這樣,魯龍勝每天拿著筆和本走上訓練場,一曬就是一整天。每週他都要在訓練場或學習室開設“普法小講堂”,一邊給官兵普及法律常識、講法律趣聞,一邊記錄他們的日常言語,寫下自己的工作心得。案頭幾本厚厚的筆記本,有一半心得是他在轉改文職後寫下的。8月,他帶領戰士設計製作的法律知識宣傳長廊,贏得基層官兵拍手稱讚。

如何通過法律途徑為官兵排憂解難?這是魯龍勝經常思考、重點關注的問題。一次,中士周星的父親在工地作業時不小心從腳手架上跌落摔成重傷。魯龍勝得知後一邊安慰周星並瞭解詳細情況,一邊查閱相關法律條文、給當地人武部發函,並向從事法律工作的親朋好友求教,僅到當地律師事務所諮詢就跑了4趟。經過半個多月的不懈努力,周星的父親最終獲得合理賠償,得到及時醫治。

“這次父親出事,如果沒有組織出面,我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在中隊半年工作總結期間,周星對中隊幹部進行民主測評時,這樣評價。他的班長楊澤也在微信朋友圈裡寫道:我們單位新來的這位“魯大師”,不僅業務精通,而且深知兵心、兵情,是一位好兄長!

身兼数职,刚转文职的他为何这么拼?

火箭軍工程大學首批文職人員入職宣誓儀式現場。鍾福明攝

新身份 新形象 新作為

——火箭軍工程大學首批文職人員入職宣誓儀式側記

■周 波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鍾福明

秋高氣爽,丹桂飄香。

9月10日,中國第34個教師節,火箭軍工程大學小禮堂,首批文職人員入職宣誓儀式正在隆重舉行。

上午10時,入職宣誓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身著“孔雀藍”的文職人員個個儀容嚴整,精神抖擻。

會上,該校領導分別宣讀了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任職通知和原社會招聘文職人員納編任職通知,首批入職的121名文職人員高舉右手,面對鮮紅的軍旗,莊嚴宣誓:“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我宣誓:忠於祖國,忠於中國共產黨,服從命令,嚴守紀律,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刻苦學習鑽研,勇於開拓創新,珍惜軍隊榮譽,獻身國防事業,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而努力奮鬥……”

實施文職人員制度改革,是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作出的戰略決策,是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的重要舉措,對於重塑我軍軍事力量體系,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提高軍事人力資源開發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習主席對這支新興力量寄予厚望,就文職人員制度改革和隊伍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前不久中央軍委黨的建設會議上,又專門就加強文職人員隊伍建設作了強調。

新的文職人員制度實施以來,火箭軍黨委高度重視、堅強領導,該校黨委聽令而行、堅決落實,堅定不移地推動各項制度落地運行。這次入職的121名文職人員中,74名是原社會招聘文職人員,其餘47名均由該校或其他部隊現役軍人轉改而來,其中113人此前在該校工作,時間最長的25年,最短的2年,平均近8年。他們工作在教學、訓練、管理和保障一線,默默無聞、不計得失,為學校建設發展付出了聰明才智和辛勞汗水。

“軍隊改革就是一場時代大考,檢驗的是黨性,考驗的是忠誠,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黨員幹部,不能只考慮個人利益需要,必須站在政治大局、強軍大局的高度擁護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主動申請轉改文職的該校基礎部數學教研室副教授王正元,作為文職人員代表所作的發言,充分展現了全體文職人員矢志強軍的堅定決心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想幹給機會、幹好有地位。該校領導表示,他們將積極研究探索文職人員聘、考、訓、管、用等措施辦法,進一步推動有關政策制度在學校落地,堅持政治上平等相待、生活中關心關愛、工作中放手使用,努力把這支建校育人生力軍建強用好,推動大學全面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邁上新臺階。

夢想在前,使命在肩。該校主動申請轉改文職的蘇章戎、譚鑫夫婦告訴記者:換下戎裝雖有不捨,但對自己未來職業發展充滿信心,將用實力、實幹、實績建功軍營、回報大學、證明自己,切實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強軍興軍使命,堅持高標準、練強真本領、培養好作風,立起新時代文職人員的好樣子。

納編的原社會招聘文職人員、基礎部物理室副教授李愛君,是該校最早招聘的文職人員之一,對這次入職宣誓儀式期盼已久。她說:“新的起點、新的征程,我一定會加倍努力,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為國防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芳華一生留軍營,忠心一片為強軍。宣誓儀式在嘹亮的軍歌聲中結束,這次入職宣誓儀式,既是新的文職人員制度在該校落地運行的慶祝典禮,也是該校文職人員隊伍在新的起點上集結準備、揚帆起航的盛大獻禮,標誌著該校調整改革邁入新階段、人才隊伍注入新動能、全面建設揭開新篇章。

“陽光天使”暖兵心

——記西寧聯勤保障中心第5醫院護士長楊鳳娟

■王 楠 習婷婷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鄭孝剛

“為什麼大獵狗能被小麻雀媽媽打敗?”深夜,女兒指著故事插圖滿眼不解地問。

“因為獵狗被麻雀媽媽保護孩子的決心感動了,當孩子遇到危險時,媽媽會不顧一切保護!”女兒眼中的天真就像一片羽毛拂過平靜的湖面,讓媽媽的心裡泛起絲絲苦澀的漣漪。

“媽媽,你也會保護我,對嗎?”

“當然了,快睡吧。”她慶幸女兒沒有繼續問下去。

正當此時,電話鈴聲突然響起,早已將科室號碼設置成特殊鈴聲的她頓時繃緊了弦。

“楊姐快來吧,一個需要急救的病人已被送進手術室!”電話那頭的聲音很著急。

“馬上過來。”她在女兒額頭上輕輕一吻,轉身離開。經過一番搶救,病人脫離生命危險,她才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出手術室。

她叫楊鳳娟,是西寧聯勤保障中心第5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國家級肺病專科護士長。2003年,她成為一名護士;2007年,她通過層層選拔加入非現役文職人員隊伍;2012年,她光榮入黨。

提到楊鳳娟,科裡的病人都稱她為“陽光天使”,因為她的臉上永遠帶著笑容,讓人感到像清晨的陽光一樣舒適、溫暖。

“病人有了困難,我們就要及時出現,幫助他們解決。”楊鳳娟說,“你暖他一分,病人心裡就會安一分。肺病專科病人的病情相對危急,除了疾病治療、日常護理外,更要注重心理上的護理。”

2015年冬,醫院抽調護理骨幹參加防治腺病毒任務。期間,每次進入隔離病房必須穿上厚重的隔離服、戴上沉沉的眼罩,連續幾周,楊鳳娟晝夜守護在患者身旁。她每天連續工作七八個小時,下班後脫下隔離服,裡面的衣服都可以擰出水來。

“其實我也怕被傳染。雖然每天都是‘全副武裝’,上廁所不方便,心理壓力很大,但我必須克服內心的恐懼。都說‘三分醫療、七分護理’,我覺得我的笑容能夠感染周圍的同事、病友,這樣大家看到我心裡也會好受一點。”楊鳳娟堅定的信念和樂觀的態度,既感染了身邊同事,也感染了患者。

楊鳳娟認為,自己雖然不是軍人,但是一名黨員,必須叫響“看我的、跟我上”。每逢該院參加重大軍事行動,她都第一個報名。今年7月,聽說醫院要抽組人員參加高原演訓,她毅然報名……她在高原給醫院領導發去短信:“‘責任’二字重千鈞,攥在手裡沉甸甸,裝進心窩重如山。經過演訓考驗,讓我懂得了軍人的責任,也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擔當。”

高原演訓場上,鮮豔的“紅十字”標誌是衛勤保障的象徵。初入高原,大部分人都會出現高原反應,但楊鳳娟告訴自己,護士長就要比其他人更快地適應,這樣才能帶領全組護士展開衛勤訓練,守護更多官兵的生命健康。

戰場救治快一分,傷員就多一分生的希望。一天,上級傳來通知:一名戰士突然暈厥。接到命令,楊鳳娟同組長立即趕往事發現場,配合醫生展開救治,嫻熟的動作為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

這些年,楊鳳娟先後4次參加重大演習保障,所帶科室被上級評為“優秀帶教科室”、先進基層黨組織,個人多次被評為“優秀護士長”。對此,楊鳳娟坦言:“選擇文職人員這個職業,就意味著選擇了責任與擔當。作為一名黨員,要帶頭以大局為重、工作為先,這是黨員應有的自覺。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對得起黨組織的培養、對得起官兵的辛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巾幗芬芳綻放綠色軍營

——空軍勤務學院政治工作教研室文職教員陳曦素描

■佘 融 李 傑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前不久,空軍勤務學院舉辦的一次文藝匯演上,政治工作教研室文職教員陳曦深情朗誦了一首詩歌。現場官兵注意到,陳曦的眼眶裡閃爍著淚花。熟悉陳曦的人都知道,這首詩既是送給觀眾的,也是送給她自己的。

“我的祖父、外祖父,都是學院建校時的第一批老教員。”陳曦告訴筆者,她的軍旅故事可以說早在出生前就開始了。軍旅夢就像一棵美麗的種子深植心田,陳曦無比渴望它能生根發芽。大學畢業後,陳曦選擇來到空軍勤務學院,將責任和熱情化作甘甜的雨露,澆灌兒時的夢想。

“作為政治工作教研室的一名文化教員,我的工作就是將部隊優秀文化帶給每名官兵,讓他們在紅色文化的薰陶下茁壯成長,時刻記得自己是誰,望來路、憶初心……”採訪中,陳曦笑著說,“教書育人不是走形式,而是要走心。就拿教唱軍歌來說,除了會唱,更要通曉軍歌的創作背景和精神內涵。”走進陳曦的課堂不難發現,每個環節都顯現著用心和精彩。譬如講到歌曲《松花江上》,陳曦並沒有“蜻蜓點水”一帶而過,而是首先向大家講述這首歌的創作背景。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我的同胞……”陳曦深情地唱起了這首歌,婉轉動人的歌聲、生動的創作背景介紹,讓不少學員深受觸動。每當此時,陳曦總會發自內心地感到欣慰。“軍歌有靈魂,文化亦是如此,教書育人最重要的是鑄劍礪魂。”陳曦告訴筆者。

隨著時代的進步,音樂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一個棘手問題擺在了陳曦面前:部分官兵對部隊傳統音樂逐漸失去“熱度”。陳曦為此憂心忡忡,有同事勸她:“作為一名軍校文職教員,上好自己的課不就行了嗎?”陳曦偏偏“不安分”,決心創作系列具有新時代氣息的軍歌,打破“門前冷清”的局面。

創作之路談何容易?為了讓靈感轉化成輕快活潑的音符,陳曦沒少下功夫。為了儘可能少受外界打擾,她經常創作到深夜;為了讓歌曲既表達鮮活生動的時代特色,又反映傳承紅色基因的思想內涵,她的耳機裡總是循環播放著老一輩藝術家的經典軍歌……

成功總是垂青那些辛勤付出的人。當看到自己創作出的一首首歌曲得到官兵們的喜愛和推崇時,陳曦覺得再辛苦都值。

主陣地在課堂,舞臺上同樣可以看到陳曦活躍的身影,她牽頭“承包”了學院許多大型晚會活動。一次空軍文藝匯演到學院選拔演員,陳曦自告奮勇,欣然參賽。一個多月的排練經歷讓她終生難忘,雖然外表纖細柔弱,她卻展現出超乎常人的堅強。她白天分秒必爭,晚上獨自在舞蹈室加班加點,反覆琢磨每個舞蹈動作,力爭完美。

由於長時間反覆排練,陳曦的肢體經常抽筋,她將疼痛藏在心裡。“誰說女子不如男?誰說文職人員沒有軍人作風?”陳曦在心底一遍遍激勵自己、告誡自己。雙手磨出血泡、汗水溼透衣衫……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些辛苦付出,最終化成了一次次的成功和喜悅。

巾幗芬芳悄然綻放,陳曦的故事正如她的名字“‘晨’曦”一般,充滿溫暖和希冀。

身兼数职,刚转文职的他为何这么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