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樓市降溫主因是投資者預期悲觀 居民沒錢買房

2018年中秋各地樓市平淡如常,“金九”並未發力。

今年樓市降溫的原因是什麼?

廈門大學教授、世界華人不動產協會理事戴亦一對騰訊財經《閃電評論》表示,今年樓市“金九”並未再現的原因主要是投資者的預期開始發生改變。房地產具有投資屬性,所有人買房都是希望房價漲,而不是希望房價跌。特別是15年下半年以來,隨著棚改貨幣化和一些刺激政策的推進,各地房價普遍翻倍,一二線城市又有很嚴格的限購、限價,所以投資者對樓市未來的預期感到悲觀。

而且,房地產屬於資金消耗型的投資,普通人要攢錢很多年才能買一套房。當前實體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增強,中小民企作為買房的主力,購買力下降嚴重,再加上銀行的限貸政策,居民負債率上升,都進一步導致了購買力下降。

因此,現在很多城市的限價已經開始放鬆,有時候政府批的價格,開發商還自己調降價格,實現資金的快速回籠,不然賣不出去。

此外,房地產稅懸而未決,投資者觀望情緒濃重,最近有傳出取消預售制的消息,綜合之下,市場就更加謹慎了。

對此觀點,吃瓜群眾齊上陣:

廈門樓市降溫主因是投資者預期悲觀 居民沒錢買房


廈門樓市降溫主因是投資者預期悲觀 居民沒錢買房


廈門樓市降溫主因是投資者預期悲觀 居民沒錢買房


廈門樓市降溫主因是投資者預期悲觀 居民沒錢買房


廈門樓市降溫主因是投資者預期悲觀 居民沒錢買房


廈門樓市降溫主因是投資者預期悲觀 居民沒錢買房


廈門樓市降溫主因是投資者預期悲觀 居民沒錢買房


廈門樓市降溫主因是投資者預期悲觀 居民沒錢買房


那麼,就目前而言,調控力度不放鬆,未來樓市怎麼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衛民:從土地供應的結構來看,的確應該按照不同的供給節奏,來進一步優化土地供給結構。我們應該綜合考慮城市的整體規劃、人口規劃、交通規劃等等,才能夠使土地、住房、人口包括資金等各個因素真正串聯起來,形成供求平衡。

他認為,當前應該重視預期管理。比如,對於土地市場,我們要進一步優化土地的供應結構,同時使大家看到未來一年到兩年後,這個城市會供應出來哪些產品,供應量是什麼樣的,大家心中有數就可以穩定樓市預期。

就今年四季度的樓市,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房價下行苗頭已經出現。下一階段,樓市衝高回落現象逐漸增多,房價調整開始出現從點到區域,熱點城市開始逐漸下行,購買力很難再支撐市場繼續衝高。

┃部分內容來源:騰訊財經、和訊網、經濟參考報、中新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