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的當前下,購房者謹防3大認識誤區

隨著全國樓市調控的步步收緊,樓市各方的心理預期也開始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同樣,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購房者也極其容易陷入三個認識誤區。而這三個誤區一定程度上則影響著購房者的買房計劃。今天,我們就剖析一下三個認識誤區,同時給購房者提供兩點購房建議。

樓市調控的當前下,購房者謹防3大認識誤區

第一,去地產依賴化,不是徹底去地產化

在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我們已經不再片面追求高速度的經濟增長,目前已經從追求經濟高速度增長階段過渡到追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階段。國家金融實驗室理事長曾表態,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經濟下行,但這並不是悲觀的事情,因為我們換來了高質量。

房地產行業作為長期以來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一直以來的盲目擴張、盲目負債、盲目加槓桿埋藏了不少風險問題,而這都將成為了監管治理的重點。其實,從2016年930新政以來,去房地產依賴化的腳步就沒停過,當然僅僅是改變過度依賴房地產的狀況,而不是徹底打壓房地產。一句話,經濟發展依然離不開房地產,但需要的是健康穩定的房地產。

樓市調控的當前下,購房者謹防3大認識誤區

第二,遏制房價上漲,不等於是降低房價

從樓市調控之初遏制房價快速上漲到當前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轉變,表明了樓市調控的決心不可動搖,但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於穩定了樓市各方的心理預期。再加上樓市調控不力將被問責,這對於還有虛火和政策相對寬鬆的城市來說持續加碼仍然是進行時。

大家有一點需要搞清楚的就是遏制房價上漲並不等於是要降低房價,而且調控政策也從來也沒有明確表示要降房價。當然,目前的調控政策雖然把房價壓下來了,但是暴跌或者崩盤都不現實的,不光是防控金融風險成了目前的重要任務,而且開發商跌不起,政府也跌不起,購房者更跌不起。從長期來看,房地產還是有潛力的,雖然要經歷一個曲折的過程。

樓市調控的當前下,購房者謹防3大認識誤區

第三,遏制投機炒房,不等於都買得起房

作為哄抬房價、製造恐慌的重要推手之一,炒房現象一直都深受剛需痛恨,而且打擊炒房的呼聲一直都很高。遏制投機炒房以來,在限售等政策的作用下,炒房空間越來越小,炒房利潤大幅被壓縮,炒房客要麼選擇離場,要麼高位被套,要麼觀望,全民炒房之後恐怕早已零散成了一地雞毛。

打擊炒房對於穩定房價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一旦沒有了炒房現象,大家都可以輕輕鬆鬆買得起房子,只是可以通過抑制房價極大程度上滿足更多剛需的住房需求。影響房價的因素其實有很多,最根本的還是土地方面的原因。未來,在打擊炒房的同時,還需要加大土地和住房供給,而且針對多套房擁有者加大持有環節的稅費徵收,比如房地產稅、空置稅等。

樓市調控的當前下,購房者謹防3大認識誤區

建議一:買房不盲目從眾,品質在目前來說很重要。買房現在最看重什麼?,排在首位的當屬品質,不僅要質量,更要有品。這與這兩年房企的尷尬處境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且從今年全國各地的維權潮來看,降標減配成為了許多開發商變相擴大利潤優勢的慣用伎倆。一般來說,房價上漲的時候,大家只顧搶房子,都沒注意房子的質量,現在房價穩定下來了,購房者才開始留意房子質量。

樓市調控的當前下,購房者謹防3大認識誤區

因此,購房者買房一定要看重樓盤的品質,比如房屋質量、配套設施、裝修標準等所有可以為房子未來升值錦上添花的配件。按照目前趨勢來看的話,未來買房不再是暴利致富的工具,而應該成為安全穩健的一種資產保值手段。

建議二:看準城市基本面,遇到合適房源可以入手。買房子,除了看品質,還要根據城市的實際情況決定。針對剛需置業者,遇到合適的房源完全可以入手,對於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購房者們來說,你不能因為三四線城市房價有下跌的風險就選擇不買房。而且,對於已經漲上來的房價也很難再出現大幅下跌。此外,對於長線投資客來說,倒不建議盲目入手三四線城市,至於應該選擇哪些城市還是要看城市的基本面,也就是說可以支撐房價上漲的因素。比方說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人口支撐、對資源的吸聚效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