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哀悼林祥先生輓聯選登

沉痛哀悼林祥先生輓聯選登

沉痛哀悼林祥先生輓聯選登

林祥,臨縣林家坪人。歷任方山縣委辦公室主任、縣委副書記、縣政協主席。一生熱愛寫作,呂梁日報曾為他開闢雜文專欄,在山西日報、山西文學、光明日報、人民日報和雜文月刊、黃河月刊等發表大量的雜文、散文。是省作協會員,市作協副主席。出版有《輕舟集》、《武當語絲》、《寫手自白》、《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傳》等書籍。留下了《孫悟空下崗記》、《北川名丐記》、《祭豬文》、《北武當山賦》等名篇。因病於2018年9月22日離世,享年65歲。

沉痛哀悼林祥先生輓聯選登

沉痛哀悼林祥先生輓聯選登

痛悼林祥 (藏頭二首)

李月勤

摯友林祥一路好走

手石站頭,

友情歲月悠,

林海忽翻浪,

祥雲化淚流。

一生真善美,

路正才學優,

好兄魂常駐,

走筆續春秋。

金仲方圓節哀順變

金秋寒風起,

仲月淚滔滔,

方方哭無盡,

圓圓涕誰曉?

節節思念來,

哀哀柩前嚎。

順乎林君願,

變力再登高!

沉痛哀悼林祥先生輓聯選登

文章萬丈 美名千秋

沉痛悼念林祥同志逝世

牛廷明

維公元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二日,農曆八月十二日,一代文豪,原方山縣委副書記、政協主席林祥同志與世長辭,不勝悲慟!陰陽竟分雙二,忠魂已歸重九。天地之間,詩卷溢彩,風雲之上,日月流光。茱萸遍插,知音何在?聲聲血淚,長歌當哭。

祭 文

地湧寒氣,天布愁雲,

月缺中秋,夢斷孤城;

風悽北川,霜染層林,

雨打方山,禍降林門;

八月十二,噩耗驚聞,

昊天昏暗,日月不明;

嗚呼林祥,駕鶴西行,

痛哉仁兄,魂歸天庭;

百花泣血,眾鳥哀鳴,

千峰肅立,萬壑低沉;

淚泣河嶽,星殞蒼穹,

天喪巨才,野飛孤鴻;

六十五載,人生旅程,

九十萬言,經緯縱橫;

幼承庭訓,博覽群經,

中西文化,融會貫通;

古來豪傑,立學修身,

布衣名士,桃李爭春;

學高為師,教書育人,

身正為範,業精於勤;

一枝粉筆,橫穿西東,

三尺講臺,縱貫古今;

臨州才俊,方山建功,

步步向上,勇於攀登;

共產黨員,不忘初心,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縣委領導,勤政愛民,

崇尚實幹,深入基層;

注重細節,精益求精,

用心謀事,夙夜在公;

政協主席,轉變職能,

幹事創業,有章可循;

民主黨派,工商聯盟,

參政議政,相輔相成;

民間疾苦,群眾心聲,

調查研究,旁徵博引;

關山冷月,鐵馬秋風,

長驅筆下,流星破空;

征程萬里,重任千均,

滄海橫流,不移堅貞;

克勤克儉,甘守清貧,

積勞成疾,竟以身殉;

嗚呼林祥,痛哉仁兄,

湫虹飛雨,又見濃蔭;

善者為伍,智者同行,

從來不與,雞鶩爭鳴;

忠義之友,有道之人,

不分門第,皆為良朋;

君子之交,緣於人品,

林兄與我,相敬如賓;

何其有幸,早歲識荊,

傾蓋如故,白首如新;

經年久別,契闊苔芩,

驟來冷雨,長堤欲傾;

我哭林祥,淚如泉湧,

我祭仁兄,往事填膺;

叩首出血,悲淚難忍,

從此天下,再無知音;

撫今追昔,敬致由衷,

雲天高誼,萬古長青;

故地重遊,黯然傷神,

撫今追昔,睹物思人;

林兄當年,卓爾不群,

心無旁騖,與眾不同;

才展驥足,魚躍龍門,

筆走龍蛇,氣貫長虹;

琴棋書畫,爐火純青,

詩詞歌賦,巧奪天工;

英姿煥發,羽扇綸巾,

佳配金仲,高府千金;

夫妻恩愛,伉麗情深,

冷暖與共,約定今生;

兒女雙全,各有所成,

子孫賢達,為善以恆;

孝子之至,在於尊親,

善俸二老,華茂蒼松;

長兄為父,常在心中,

老嫂比母,不忘深恩;

我恨蒼天,如此無情,

我問大地,何處忠魂;

哀哉林祥,偉哉仁兄,

獨立寒秋,鷹擊長空;

流水不腐,江河有聲,

音容宛在,風範長存;

三杯薄酒,一篇哀文,

告慰林兄,在天之靈。

詩曰:

其一

林竹風影月光寒

祥雲渡頭了塵寰

仁施北川誇德政

兄厚桑梓見溪山

音匯三楚出奇賦

容留百代繞紫煙

宛如赴約瑤池會

在此杯酒祭昊天

其二

知音相奏三十年

聆聽教誨俯仰間

心繫百姓情切切

愛酒三川意拳拳

瓦窯橋頭懷摯友

武當山下讀遺篇

駕鶴西府何太急

秋風淚雨祭英賢

其三

北川垂淚百草悲

哀樂哭聲繞翠微

壯心不已身先去

偉績猶在人未歸

一葉扁舟投碧浪

萬卷詩書寄瑤池

湫河年年流不盡

武當唯見白雲飛

其四

林下久夢未轉醒

祥光照影如幻真

主文譎諫從民意

席蒿清苦對黨忠

風霜雨雪曾多歷

范張雞黍敢不躬

長嘯一聲夢已斷

存榮沒哀滿乾坤

沉痛哀悼林祥先生輓聯選登

痛悼林祥先生

陳振平

夜夢林公站床前,雙目含淚不語言;

俄頃轉身自辭去,挽留未應似陌阡。

晨起如常去鍛鍊,噩耗傳遍鄰里間;

聞訊兩眼淚如泉,頓覺頭暈肝腸裂。

相識林公幾十年,心心相映甚投緣;

相同愛好情誼牽,親如兄弟能直言。

林公文筆巨如椽,常常請教誨不倦;

不料今日再相見,陰陽兩隔成永訣。

林公為官幾十年,,步步升遷靠實力;

正氣一身很公廉,有口皆碑誰人及。

官居縣首握重權,不擺官架不驕奢;

平易近人百姓贊,笑迎貧富與貴賤。

林公寫作數十年,方山鰲頭第一筆;

威震呂梁名三晉,《寫手自白》喜成。

官品文品人品節,樣樣優秀超塵俗;

學為人師受無愧,德是人範勝聖賢。

我恨天公不長眼,如斯好人不珍惜;

為何不讓活百歲,為何英才喪英年。

巍巍武當垂首吊,皓皓明月悲掩面;

秋風催雨天落淚,江河婉惜同鳴咽。

林公辛苦您走好,玉帝迎您在靈霄;

如來西天接尊駕,王母瑤臺備潘桃。

生為好人有好報,死做神仙也逍遙;

願君去見馬列毛,再將祥瑞降寰朝。

沉痛哀悼林祥先生輓聯選登

挽 聯:

1

雜文名馳呂梁,文壇祥和氣

政聲譽在方山,儒林清雅風

康亞軍敬輓

2

湫水河畔棗熟問根葉落慰林

武當山上仙道聞賦雲繞呈祥

靳乃平敬輓

3

輓聯六副

著書立說若干,才為世重,千秋不朽;

從政為官數載,德以天尊,萬古流芳。

秋水悽迷,楓葉菊花齊俯首;

音容寂寞,天宇人寰共失魂。

擁李杜才華,一世辛勤創作;

持松梅氣節,平生清白為官。

懿德高風傳晚輩;

天宮閬苑做神仙。

於六五齡離世,家人痛失頂樑柱;

逢三秋日歸陰,天國欣增濟世才。

在天堂輔政展雄略;

為玉帝撰文顯偉才。

姚 鋒(交口)敬輓

4

北川含淚同事難見老戰友

武當變色文壇又失一主公

終身作文士人典範

一方為官州縣楷模

趙平貴敬輓

5

著書弘道,文名馳四海。

勤政恤民,功德炳千秋。

溫建中敬輓

6

歌賦千篇好文章難書先生功德

字畫萬幅大手筆可見林老才華

李玉保敬輓

7

北武當于成龍山靈官清

林中仙祥雲照情民留節

楊登榮敬輓

沉痛哀悼林祥先生輓聯選登

8

武當垂首 松濤悲賦作者歸隱也

北川凝波 流水傷吊斯人仙逝矣

薛奴成敬輓

效魯迅,寫雜文,嬉笑怒罵最顯斯人格局,輕舟於今渡斯人,登蓬萊仙山

仿揚雄,著大賦,敷釆離文方見作者功力,寫手自茲吊作者,別詩詞文壇

奴 成再挽

韓家山下砍炭去,清廉國度,於公成龍久候君,隔朝知音!

恆順店裡擔煤來,逍遙界中,義丐虎生常念您,當世同心。

奴 成三挽

去歲登門曾謁見,身形雖瘦,談鋒仍健。親情文集慰親情,祈禱斯人早痊癒;

今朝趨府只叩拜,音容難睹,笑貌不再。寫手聯語悼寫手,但願天國無疼痛!

奴 成四挽

跋:林君作古,夜不成寐。再三四挽,聊抒傷懷!

9

兩袖清風人民至上懷情愫

一肩道義真善最美傳佳作

馮軍軍敬輓

10

北川湫水含淚老領導難忘

方山臨縣哀思親民官眷戀

劉應大敬輓

沉痛哀悼林祥先生輓聯選登

11

為文自標靈彩針砭時弊接地氣

做人獨善其身淡薄名利連草根

李喜平敬輓

12

百鳥悲鳴,一代文豪辭塵世

湫河垂淚,滿川風雨祭英靈

禮樂初興千客登門難求君面

中秋又至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李繼順敬輓

13

文壇藝苑風雲叱吒聲揚呂嶽

正氣仁心雨露潤澤義滿乾坤

郭劍鋒敬輓

14

著書立說聞名全國

業精於勤屢創佳績

閆吉平敬輓

15

恨天不公文壇政界星隕落

慰世有情名書廉吏德長存

張光中敬輓

16

月夢難圓忽聞噩耗悲秋意

筆耕不輟久仰華章匡世風

郭希志敬輓

17

林間清音嫋嫋湫河水嗚咽

祥雲繚繞朵朵北川人成仙

閆衛星敬輓

18

一身風雨公僕心赤子情個人榮辱置之度外

萬卷古今東坡筆相如賦家國情懷攬入胸中

牛廷明敬輓

19

儒林翹楚,政界清官,英年早逝武當泣;

天闕魁星,仙班新秀,大德恆輝汾水吟。

馮愛民(交口)敬輓

20

月圓夜前化清風遍野落霜滿目蒼涼

北川河畔留美名幹群悲傷全縣哀思

靳乃平敬輓

21

林泉高致

祥淚催哭

康 序敬輓

22

林漵幽幽不留客

祥雲片片亦感傷

此山樓敬輓

23

伊人西去何時再作武當賦

天不憖遺此地空留湫水河

亦師亦友幾十年我心痛哉

唯善惟真一輩子人盡挽之

武有平敬輓

24

平易近人身教言傳良師風範

清風兩袖赤膽忠心眾人楷模

李 麗敬輓

25

有幸識林君久慕斯人濟世才

無緣話永別驚聞噩耗淚泣血

老淚無多哭林君

蒼天何故喪斯人

生前為官清正抑惡揚善神筆常飛書日月

仙逝英名永存佳作醒世北川兒女哭驕林

王守寧敬輓

26

文章著千秋世人歎服

政壇常青樹德傳後人

蒼天何故喪斯人山河嗚咽

人間無緣失師友萬民悲哀

嚴曉旻敬輓

27

才情文章,傳說義丐海虎生,嗚呼!誰有慈悲之懷!

精神風骨,謹記清端于成龍,善哉!公乃功德無量!

于成龍廉政文化園 高林清敬輓

28

逐夢報國生前成就高風

尊徳崇禮身後彰顯亮節

赤膽忠心報國生命如歌

嘔心瀝血治家青春似火

鐵肩擔道義家國情懷似海

妙手著文章名篇佳作如山

堂沉椿樹送文友林家有豪傑濟世英名永存

淚灑梅花別仁兄祥宇見真情治學精神不死

(暗嵌:送別林祥) 薛鎖明敬輓

29

武當山上驚聞噩耗痛心疾手

北川河畔思念摯友音容常留

張瑞雪敬輓

30

青山低頭送先生天地共哀

百草戴孝別林老官民同悲

秦百林敬輓

31

六五即殞身,蒼天不護正直人,此生何短

華章已傳世,妙手曾著春秋文,來日方長

半生宦海,為黨為國為大眾,德澤後世

一枝妙筆,寫人寫事寫美景,情滿北川

薛和平敬輓

32

官至縣衙楷模作

才情大氣文風佳

劉根順敬輓

33

湫水河畔一才子

呂梁山上大文豪

胡云柱敬輓

34

禿筆一支,情懷世間良善

清風兩袖,感念故土桑梓

秦靖海敬輓

35

同窗三年出入相隨深結友情

今朝一別永久分離淚如泉湧

馮全喜敬輓

36

音容笑貌仍在

師範風骨猶存

王 輝敬輓

37

一生清白為官清正百姓擁戴

一世筆耕作文富豐萬世相傳

李錦斌敬輓

38

輕舟衝浪擊水三千驚士林

巨筆放彩飛天九萬留瑞祥

牛海平敬輓

39

文華蓋世聲名遠

策政光明品譽榮

陳久平敬輓

40

痛失先賢長歌當哭悲無盡

恩澤後昆雄文濟世耀千秋

張奮平敬輓

41

林漵幽幽不留客

祥雲片片亦感傷

此山樓閆斌敬輓

42

一生磊落兩袖清風相逢三生有幸

三晉含淚兩分陰陽長嘆一筆春秋

外甥楊志剛敬輓

43

巍巍呂梁山仰德教

滔滔北川河動悲哀

李小娥敬輓

44

北川政界留美譽

呂梁文壇譜華章

林濤低呤草木垂首同哀三晉文壇隕巨星

祥雲駐腳日月失輝共悼北川政界喪楷模

趙毓耀敬輓

45

為官為民感喟蒼生不忘黃土赤子心

著書立說鞭辟世態常思家國不老情

秦談順敬輓

46

隕落文星呂梁山上起狂霾

送別君子百里北川降悲泣

王樹立敬輓

47

滔滔北川河幽咽痛聲林祥師兄斯人去

魏魏武當山垂首惋惜一代文才難回首

侯文福敬輓

48

林海嗚咽北川河畔鳴哀樂

祥雲垂泣永寧大地起悼聲

李偉鋒敬輓

49

呂梁山秋風送忠魂,三山五嶽同悼念

北川河鄉水唱輓歌,十里八村共舉哀

一枝妙筆寫出精美篇章堪稱佳作

兩袖清風留下廉潔名聲可謂好官

劉愛民敬輓

50

輓聯四副

一、代妻子輓聯

盛好飯,尋遍房間無影跡

鋪好床,等來拂曉卻空衾

二、代兒子輓聯

深恩未報愧為子

隱憾難消痛斷腸

三、代女兒輓聯

從來遇事問家翁,多少深情藏骨裡

往後傷心尋哪個,萬千悲痛湧心頭

四、代孫輩輓聯

昨日欣聞堂上爺孫笑

今朝悲看靈前珠淚流

姚鋒(交口)敬撰

51

詩書繼世聖賢心星辰隕落

雄才卓略識慧才材芯悲泣

禹 晨敬輓

52

世事無常,鳳麓悲秋林韻逝

文章憎命,石州泣雨祥雲飛

汾州後學王春雷敬輓

53

驚聞噩耗悲秋風追憶仙風道骨

吝慳音訊怒海濤凝思玉質冰心

傳道授業諄諄教誨不忘初心

答疑解惑循循誘導方得始終

劉亮勤敬輓

54

悼念林祥先生

政界失去於公式清官

文壇隕落魯迅般作家

李奴清敬輓

55

悼呂梁文人林祥先生

一身正氣,窮儒不賞天圓月

兩袖清風,廉吏只留地方名

陳子義敬輓

56

風攆往歲林君與吾結筆箋之好字裡行間同赴文山不怕峰高

雨撫今朝曹某向汝表手足之情地泣天哭共傷獄深畏懼無底

曹科深痛悼念林祥先生駕鶴西遊

57

北川河嗚咽,方山鄉親痛失一位傑出領導

呂梁山垂首,三晉大地懷念一代文學泰斗

郭 健敬輓

58

驚聞林祥仙逝敬輓一聯

為官稱典範勤政愛民鶴立儒林紅塵傲

秉筆寫春秋激濁揚清仙駕祥雲天國寧

劉文斌敬輓

59

縱橫文壇大手筆

膾炙人口小文章

雒小平敬輓

60

數載新聞工作,求真求實求快 佳作彪炳

一朝噩耗驚魂, 願假願虛願慢 杳無音訊

賀彩屏 敬輓

61

巨星隕落吾輩痛失師友遺恨萬年

精神永存後人奉作典範彪炳千秋

任 力敬輓

62

初涉人生常聽恩師滔滔講

再履歷程難聞兄長諄諄告

趙衛平敬輓

63

政德流馨,兩袖清風存浩氣

文壇溢彩,一支妙筆寫華章

劉玉峰敬輓

64

北川嗚咽悲淚綿延悼林祥

武當垂首哀思不絕念英才

一支禿筆著華章秀才堪稱典範

兩袖清風樹官聲公僕應當楷模

白保旺敬輓

沉痛哀悼林祥先生輓聯選登

65

湫水河悲鳴一代文豪林君遽仙逝

武當山頓首三晉才子祥哥永歸隱

張晶森敬輓

66

先生有年筆耕不輟文章傳後世

松石永壽濤聲長鳴氣節貫千古

趙林泉敬輓

67

筆墨出眾 著作等身 難得文壇奇才

勤政愛民 鞠躬盡瘁 堪為公僕典範

薛懷蘭致挽

68

蒼天不公掠走善良人英年早逝

大地動悲悼念清廉官永垂不朽

劉秀連敬輓

69

悼念林祥先生

湫水河孕育才子幸哉幸哉

呂梁山頓失文傑哀呼哀呼

你悄悄彌封離人世

我呼呼拾坎寫輓聯

才高德優奇男子

志遠心慈好老鄉

堂堂正正絕不說三道四

清清白白毫無拿九弄十

能說會道譽三晉

吟詩撰文留華章

官至主席一身正氣

名蓋呂梁兩袖清風

人好心好作風好

德高才高文筆高

自古人世無多載

留取華章有幾人

君坐輕舟去

魂在書架棲

好也一輩子賴也一輩子堂堂正正一輩子

長亦幾本書短亦幾本書精精悍悍幾本書

王洪廷敬輓

70

北川慟泣林公去

南陽頷首祥雲來

公已逝去音容猶在

終其一生磊落光明

一身正氣德灑北川

兩袖清風譽滿武當

亦師亦友亦兄長情深不忘

望天望雲望星月君容永存

音容宛在一生勤奮傳佳話

神魂離去百世芳名著清風

戴金虎敬輓

71

公文雜談大家風範萬生景仰

為官做人德行楷模千古流芳

王三青敬輓

72

臨州奇才妙筆雄文驚天地

北川文豪廉吏清官泣鬼神

李炳順敬輓

73

德藝雙馨千秋在

清風兩袖萬古存

閆志宏敬輓

74

文壇翹楚立風範

政界精英成楷模

高建寶敬輓

75

川河低泣,欲賞美文何處去

武當怒嚎,再讀新賦夢中來

牛海平敬輓

76

林藪悽清詞落葉

祥禎悵惘淚生文

陳黎雲敬輓

77

林靜雲祥,一生功績耀方山

魂歸故里, 遺世文章傳呂梁

康 生〔交口〕敬輓

78

同學三年,吹拉彈唱猶如眼前

斯人仙逝,音容笑貌永記心間

王來香敬輓

79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勤政廉潔

三晉大地四處傳誦佳作華章

李文全敬輓

80

清言華章孔子範

高風亮節菩薩心

康虎照敬輓

81

惜英才早逝山川悲鳴眾聲咽泣悼林君

嘆文星隕落詩壇失色輓歌競唱寄哀思

高仰玉敬輓

82

學富五車立說著書文苑快意寫春秋

才高八斗為民勤政宦海辛勞譜人生

林鳥泣血悲鳴當哭送英才

祥雲獻瑞歡樂為歌接仙人

王愛軍敬輓

83

武當松濤哀鳴惜別一方廉吏

北川涓流嗚咽憾失當世文豪

劉芝文敬輓

84

林寒澗蕭傳耗冷

祥瑞文華逐夢勤

柳林詩聯

85

沉痛哀悼林祥同志

品德高尚從政廉

文風典範創佳篇

王裕民挽

86

正當年富時, 恰好施才誰料遺留缺憾

即刻月明夜,遽然作古君將走向渾圓

高文濤〔呂梁學院〕敬輓

87

湫水北川雙河流水痛泣早逝嬌子

臨州方山兩縣民眾哀悼當代英才

趙玉潤敬輓

88

林語聲聲震

祥雲片片情

秋分晝夜霜滿地

人隔陰陽祥永生

李海林敬輓

89

玉帝來函,天庭文星欲歸位

林祥應詔,人間吾儕莫挽留

李磊明敬輓

90

一身正氣注筆端行文作賦句句當文膽

兩袖清風灑人間執政為民處處稱典範

北川湫水兩河淚

呂梁太行群山哀

薛平清敬輓

91

一身文膽吟詩作賦當人傑

兩袖清風為官清廉稱楷模

梁永清敬輓

92

挽邑人林祥先生

慕其名亦慕其文,曾思一面之緣,未能遂願

愁冷氣尤愁冷月,無奈三秋之意,難免傷懷

臨縣張興貴

93

冷月凝霜,遽損魁星真武哀,且以豐功昭後世

悲風透骨,驚聞噩耗湫河哭,唯留鉅著續前賢

薛光廷敬輓

94

一代文豪魂歸天國日月無光

萬卷巨星書林隕落文壇失祥

呂勤大敬輓

95

沉痛悼念林祥仁兄(六聯)

臨州庶嬌本色人生放熠彩典範遺湫水

北川公僕滄桑歲月惟丹心英魂壯武當

文曲歸閬誰擎骨脊一枝筆

故思入懷再敬仙兄九盞陳

著重若輕 喜笑怒罵猶在耳

持公如己 殫精竭慮總關情

為人為文為官 惟誠惟實

立骨立義立信 勵眾勵遠

世態百況 君在名利外

清風一身 光披水雲間

語絲芳百苑

輕舟越千尋

王喜祥敬輓

96

秋風可恨摧椽筆

愴淚無聲哭好官

李二小敬輓

沉痛哀悼林祥先生輓聯選登

97

挽林祥先生

報刊見其文,藝林祥其人,遺憾不曾謀其面

坊裡稱那事,口碑贊那品,恕諒恆久慕其名

臨縣趙德明

98

天忌英才先生駕鶴歸西

情植北川民眾翹首待回

秦小鋒敬輓

99

中秋月淡 吟詩不見書詩客君仙去

武當風悽 撥墨何尋舞墨人雨悲來

秦秀明敬輓

100

林濤低泣挽文宗

祥雲鋪路送仙人

李正鋒敬輓

101

悼林祥

高風亮節存典範

美賦雄文耀文壇

直諒多聞 有緣為師友

嗚咽無淚 何處哭秋風

呂梁市楹聯學會會長 李永民敬輓

102

妙筆一支抒情懷,著書立說雅俗共賞

儒官一個展抱負,建樹頗豐清正廉潔

劉穩大敬輓

沉痛哀悼林祥先生輓聯選登

103

文章不老似 林海濤聲喻世明言傳後生

精神長存如 祥雲光輝覺人丹心承先哲

薛 立敬輓

104

六五年齡不是高壽

萬篇佳作確會永存

吳永成敬輓

105

林公才不凡在世有遺篇

功德人稱頌亮節照人間

高志遠敬輓

106

見訃告悲從心生淚自溢

憶曾經哀自腑起涕縱流

吳永成敬輓

107

嘔心瀝血做工作一身正氣

披肝瀝膽為人民兩袖清風

王 偉〔廣播局〕敬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