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未來零售業該有的樣子!|直擊達沃斯

這,才是未來零售業該有的樣子!|直擊達沃斯

2018年9月18-20日,主題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打造創新型社會”的夏季達沃斯於中國天津舉辦!長江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EMBA項目副院長朱睿博士應邀出席。

“從線上到線下:零售業的復興”分論壇,朱睿教授與花旗銀行亞太區企業及投資銀行事務負責人Jan Metzger;雀巢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Rashid Aleem Qureshi;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尼爾森中國區總裁趙新宇等共同探討了線上商業模式如何超越純電子商務進入線下零售,並促進超越傳統邊界的零售“復興”。

這,才是未來零售業該有的樣子!|直擊達沃斯

朱睿 長江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

EMBA項目副院長

朱睿教授從心理學的角度就科技如何影響零售業,以及新零售時代帶來的一些社會問題,進行了分享。

01

科技如何影響零售業

首先,科技進步使得商家得以更加精準地把握消費者的需求。

心理學研究面臨的一個很大的挑戰是人的態度往往不能準確地預測人的行為。換句話說當我問你是否喜歡A產品,此刻你的態度,並不能預測你將來是否會購買A產品。 這使得在傳統零售時代,能更精準地瞭解,預測人的偏好成為一個有趣但挑戰的一件事。

但在今天,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大數據的應用,使得商家不再需要靠問消費者,而是通過分析大量真實的線上、線下的行為,來預測人的偏好,這讓精準營銷有了質的升級。

這個觀點和同在一個論壇的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所舉的案例不謀而合。他以伊利安慕希酸奶的研發過程為例:

他們在親子論壇中,敏銳捕捉到媽媽們有常溫酸奶的需求,但該產品在市場上尚屬空白。於是研製推出了專門為孩子喝的一款常溫酸奶——安慕希。產品從上市就得到消費者的喜愛,銷量年年增長,2017年這個單品全年銷售額達129億。

其次,互聯網的發展使得消費的社會屬性更加凸顯。

消費,購物往往是社交活動的一個副產品。互聯網的發展,讓人們有一個新的,更便捷,也更有效率的渠道進行社交,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無論是看網評,關注朋友圈,還是在各種群裡的交流,都使得人們更容易收到其他人偏好的左右。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網上的社群通常是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聚在一起。當這裡群友想進一步交流時,他們往往走向線下,尋找共同的線下體驗。比如有群主會帶著大家一起去吃當地最好的抹茶蛋糕。

02

新零售時代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和思考

首先,科技進步,互聯網發展,人們可以有無數的選擇,但魚龍混雜的現狀,假冒偽劣產品的充斥,使得人們的選擇其實並不簡單。

那誠信就顯得尤為重要。有誠信的商家會讓消費者放心,使選擇變得簡單,也會長久看讓人們願意付出溢價。 不少商家現在在做溯源,這是好的信號。競爭固然激烈,但商家的底線,誠信的原則,在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另外一個社會問題是過度消費。

這個要從我身邊的一個例子說起。

一個同事在微信朋友圈發表心情說,“最近馬不停蹄忙了一個暑假,突然發現了一個正面的效果。就是已經兩個月沒在網上買那些漂亮但實際沒用擱家裡還佔地方的東西了。這感覺,恍如隔世。”

當時看到對我有觸動,這其實是個普遍的社會問題。上面提到商家愈加精準的營銷,使得消費者往往難以跨越自身的弱點,衝動地買買買,不僅帶來浪費,也沒有提高整體的福利。那商家如何在追逐利潤和避免過度浪費之間保持平衡,對社會保有一份責任感,是值得關注和探討的話題。

朱睿教授此次出席2018夏季達沃斯,是第二次登上達沃斯的舞臺。此前,她曾被世界經濟論壇(WEF)任命為全球議程理事會理事,多次參與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峰會,為全球治理戰略提供參考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