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對於想了解和學習中國畫的人來說,《芥子園畫譜》可謂是繞不過去的一條路。

《芥子園畫譜》又稱之為《芥子園畫傳》,是我國曆史上影響最深,刊印最多的技法講解型畫譜。《芥子園畫譜》深入淺出,循循善誘,若能善加利用,這本傳世經典之作一定會對初學者及繪畫愛好者大有裨益。

在之後的文章裡為方便記述,《芥子園畫譜》將一律簡稱為《芥子園》。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芥子園》作為學習中國畫的重要啟蒙之作,較為系統的介紹了中國畫的用筆、寫形、構圖等基本方法。其繪畫技巧介紹科學合理,淺顯明瞭,大大降低了初學者領會、臨摹中國畫的難度。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芥子園》依照中國繪畫中的傳統分科將各卷本劃分為

山水、蘭竹梅菊、草蟲翎毛花卉、人物四集。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每集開篇先綜述畫理、源流,使畫者對所繪之物有一個大概的整體認識之後再逐個拆分教學。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每一種形象從起筆到收尾都有清楚明晰的講解和圖示。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包括其與其他形象的組合搭配。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並配以不同名家畫譜以滋借鑑。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形成了一個系統完整的教材體例。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康熙年間初版本的扉頁

《芥子園》誕生於清代,最早於康熙年間刊行。由清代著名文學家李漁,其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王概、王蓍、王臬)編繪而成,成書之時,以李漁當時的別院“芥子園”名之。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芥子”取自“芥子須彌”一詞,生如芥子有須彌,心似微塵藏大千。小小的芥子能容納的下大大的須彌山,小小的畫冊也能收錄上下千年繪畫所需的淺層精要。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李漁一生寫書,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閒情偶寄》和《芥子園》。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閒情偶寄》作為李漁一生藝術、生活經驗的結晶,堪稱生活藝術大全、休閒百科全書,屬於文人墨客都鍾愛的一本書籍。《芥子園》則是相對專業一些,專為繪畫之事所寫,若無心繪畫則不會專門購買。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日本寬延時期河南四郎右衛門彩色套印本

當時李漁出版的《芥子園》只包含了山水一集,因為李漁覺得:“繪畫一事相傳久矣,奈何人物、翎毛、花卉諸品皆有寫生佳譜,至山水一途獨泯泯無傳。豈山水之法洵可意會不可形傳耶?抑畫家自秘其傳不以公世耶?”為了補一補山水畫教學基礎教材的這一空白,才與其他幾人共同努力出版了最初的《芥子園》。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芥子園》以明李流芳課徒畫稿為基礎,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木版彩色套印。

當時只出版了初集的“山水樹石集”5卷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清康熙時期芥子園刊五色套印本

之後的200多年,《芥子園》陸續出版了第二、三、四集,就我們現在看到的套裝本中除了山水卷,都是續集。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明 李流芳作品

因為《芥子園》暢銷不衰,原版翻印多次,已經不再清晰。光緒13年,張熊的弟子巢勳重新勾摹修整,形成了我們今天最常見的黑白的《芥子園》。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這一本也是一直以來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版本。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在中國畫的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老師手授作為前提,學生常常不知如何下筆作畫,而《芥子園》恰恰把中國畫中的各種繪畫技巧,知識點單獨羅列出來,令閱者能在短期內掌握一定的中國畫技法及佈局技巧,數月之內可以在沒有老師手把手教學的情況下畫出完整的一幅畫出來。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也正因之於“速成”這點,《芥子園》雖是一本極佳的繪畫理論及技巧教學書籍,但是也容易讓人流於表面,不得要法,甚至誤入歧途,自縛成繭。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李漁在《芥子園》首集序言中說:“俾世之愛真山水者,皆有畫山水之樂,不必居畫師之名,而已得虎頭之實。”這虎頭之實只是一個一學就會的模板,一個好的畫師是不可能從一個模板裡產生的。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清嘉慶五年金陵芥子園重刊彩色套印本

古人要學好畫都得要臨摹名家古蹟,而不是畫譜或者複製品。畫譜,複製品與真品之間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臨摹複製品還有一個壞處就是你的眼界容易被這些複製品養習慣,一旦積成舊習,當你有幸能看到傳世神品的時候也是回不了頭的。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新譯芥子園畫傳

東京日貿出版社1994年出版

黃賓虹就曾批評學畫以此書入手的現象:“自《芥子園畫譜》出,而中國畫家矩矱,與歷來師徒授受之精心,漸及澌滅而無餘。”

“古人學畫,必有師授,非經五七年之久,不能卒業。後人購一部《芥子園畫譜》,見時人一二紙畫,隨意圖抹,已覺貌似,作者即自鳴得意,觀者亦欣然許可,相習成風,一往不返’。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陳子莊也在他的話語錄裡提到:

“像《芥子園畫譜》這樣的初級教科書,固然可以做為入門ABC來學,但如果沒有高明老師指導,結合真山水的示範來臨習,只能學得一些皴法、描法和章法程式,結果為格法所囿,形成枷鎖,再難進展。所以歷代天才大師都能突破規範,不為法囿,進而駕馭它、發展它。”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1934年上海有正書局刊刻的版本

魯迅曾購買此版本贈與許廣平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芥子園》和《唐詩三百首》一樣一樣,都只是啟蒙工具。《芥子園》更像是一個啟發藝術家的引子,諸如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一系列大畫家都是由《芥子園》領進的門。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要想畫的好,必須真正脫胎於自己,勿要藉著《芥子園》的由頭,學個虎頭蛇尾,沾沾自喜認為有所小成。要是這樣當頭棒喝也破不了你的迷障,可以說學畫之事盡廢也!

只有“朝斯夕斯,終日伏案”,“十年面壁,朝夕研練”繪畫之事方能有所小成。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連齊白石自己都說了,學齊白石的畫尚且如此,更何況一本刊印的《芥子園》呢?

上述文章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

歡迎各位下方留言討論交流

大文學家一不小心炮製出這本“國畫入門神譜”,元芳,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