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華人占10%,人均收入曾是全球第一,如今土壤都要進口

瑙魯共和國位於南太平洋中西部,面積只有21.1平方公里,人口約1.3萬,2016年GDP總計1億美元。瑙魯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


  • 華人比例

瑙魯人是密克羅尼亞人的一支,瑙魯人約佔瑙魯總人口的58%,另外其他太平洋島嶼人佔24.5%、華人約佔10%(主要以中國臺灣人為主)、歐洲人約佔7.5%。

一國華人佔10%,人均收入曾是全球第一,如今土壤都要進口

瑙魯政區及地理位置圖

  • 鳥糞富國

千萬年來,有數不清的海鳥來到這個小島上棲息,留下了大量的鳥糞,經年累月,鳥糞起了化學變化,全島的五分之三地區形成了一層厚達10米的優質肥“磷酸鹽礦”。磷酸鹽是食品、醫藥、建材等多個領域必須用到的材料之一,於是,瑙魯人開始了瘋狂的開採。到80年代末期,瑙魯人均收入一度排行全球第一。

一國華人佔10%,人均收入曾是全球第一,如今土壤都要進口

磷酸鹽海岸

瑙魯全國從上到下都進入瘋狂揮霍的狀態:一個3000多本土人口的島國居然有三個電視臺,分英國、澳洲和瑙魯三個頻道;修建20公里長的環島高速公路,費用約為陸地的25倍、在環島高速公路的基礎上再修建一個機場,還沒修建完成就已經在海外購買了5架民航客機。進入90年代,曾經鬱鬱蔥蔥的島嶼被開採的一片狼藉。磷酸鹽幾乎開採殆盡,年產量由百萬噸驟降到1萬噸。

一國華人佔10%,人均收入曾是全球第一,如今土壤都要進口

瑙魯國旗

  • 全球買土

禍不單行,由於曾經國土被磷酸鹽覆蓋,瑙魯全國無一寸可供作物生長的泥土,瑙魯所需的耕種土壤都要從澳大利亞、新西蘭進口。飲用水、糧食及各種生活日用品也要從澳大利亞、所羅門等國進口。

一國華人佔10%,人均收入曾是全球第一,如今土壤都要進口

對外貿易的港口

  • 人均壽命

瑙魯國民目前是全球最肥胖的人口之一,而糖尿病發病率也位居世界第一:大約50%的瑙魯人都患有糖尿病。這雖然與遺傳基因有關,但瑙魯人慵懶的生活方式和高脂肪的飲食結構無疑也是重要的誘因。島上男性平均壽命53歲,比鄰近的新西蘭短20多年。

一國華人佔10%,人均收入曾是全球第一,如今土壤都要進口

虎背熊腰的瑙魯姑娘

  • 率先滅亡

瑙魯是一個珊瑚島,是由死亡生物沉積而成的,沉沒也並非沒有可能。世界上有許多大國,海岸線都有被淹沒的趨勢。隨著海水的衝擊,瑙魯的陸地面積正在不斷縮小,陸地面積從最開始的24平方公里到現在的21平方公里。

一國華人佔10%,人均收入曾是全球第一,如今土壤都要進口

磷酸鹽開採

  • 積極自救

考慮到至20世紀末磷礦資源會逐漸枯竭、島嶼會沉沒,瑙魯政府決定保留一大部分礦產收入進行投資,希望瑙魯人民的後代能夠通過這一輝煌的計劃繼續享受到資源帶來的益處。他們做到了“大”規模的投資:在所羅門島建立了一座啤酒廠,在美國俄勒岡州擁有250公頃森林,在華盛頓有一座辦公樓,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有一座51層高樓。

一國華人佔10%,人均收入曾是全球第一,如今土壤都要進口

瑙魯的全部對外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