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很多90後汗顏的妹子,發明了一款捕蝦神器,每畝可增收500元以上

徐文敏是龍灣鎮人,生於1994年。2015年,從濰坊工程職業學院設計專業畢業後,她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留在大城市成為一名“上班族”,而選擇回鄉當一名“職業農民”。如今,她已是潛江市大蝦風範水產品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

8月10日,記者見到她時,她身著一身休閒服,腳蹬一雙運動鞋,披著一頭金色的秀髮,鼻子上架著一副圓圓的眼鏡,笑起來十分可愛。

讓很多90後汗顏的妹子,發明了一款捕蝦神器,每畝可增收500元以上

提起當年回到家鄉的初衷,她笑著說,父母是普普通通的農民,打從她記事起,父母就一直以種地為生。“因為是獨生子女,父母希望我大學畢業後回家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離他們近一些。”幾經考慮,她回到家鄉,認準了小龍蝦的市場前景,與父母商量將家裡的旱地開挖,養殖了7畝小龍蝦。

2014年,還在上學的徐文敏和父母購回第一批蝦苗,開始嘗試養殖。“早上去收小龍蝦地籠時,露出水面的部位總會被老鼠咬出幾個大洞,每天都要帶上針和線去修補地籠。”她告訴記者,以前都是採用長約20米的地籠在蝦田裡捕撈,蝦農們每天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修補地籠。而且捕撈起來的小龍蝦大、中、小規格混雜,需要進行人工挑揀,達到商品蝦規格的小龍蝦被挑揀出來後,再把蝦苗及小規格的小龍蝦重新投塘,有些蝦苗被投放後會再次進入地籠,如此反覆,極易造成蝦苗體質下降、發病、死亡,直接造成產量減少。

因為經驗不足,徐文敏的創業之路一開始就磕磕絆絆。她說:“養蝦以前,我什麼農活都不會幹,所以我想將自己大學學到的一些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運用到養蝦上。”她經常和一些有著豐富養蝦經驗的朋友交流養蝦之道,之後大家一拍即合,決定創造出一款防止被老鼠咬破的地籠。

2015年,經過多番嘗試,她和父親的3位朋友研究出了一款捕蝦神器——“快活籠”,隨後4人合夥成立潛江市大蝦風範水產品養殖有限公司。徐文敏向記者展示這款“快活籠”,地籠下端和常見的小龍蝦地籠無異,只是在地籠口上端連接了一個類似垃圾桶的塑料桶狀物,桶面上有大、小、微型3種規格的圓孔。

徐文敏介紹說:“可別小看這個桶,這是雙層的,可以通過旋轉外層桶面來控制大小,大孔直徑為32mm,小孔直徑為18mm,這樣就可以成功過濾蝦苗和小規格的小龍蝦。而且桶底微型孔,投放時露出水面,遇上悶熱天氣小龍蝦便可以爬上來適當透氣,完全杜絕了被老鼠咬破地籠的情況。使用‘快活籠’捕撈小龍蝦,每畝可減少因捕撈、治病、致死小龍蝦30斤以上,每畝可增收500元以上。”

2016年7月,由公司研發團隊發明的這款捕蝦神器成功申報專利,並大批量投入生產。為了推銷新品,4名公司創始人幾乎跑遍了全市各個角落,徐文敏回憶當時跑市場的經歷,心中感慨萬千,“很多蝦農都非常排斥我們,吃盡了‘閉門羹’。而且‘快活籠’生產出來的時候大概是8月份,基本上已經過了大量捕蝦的季節,所以那一年的銷售量並不理想”。

2017年初,徐文敏帶領公司營銷人員改變營銷策略,開始在微信和互聯網上“做文章”,運用圖文的形式進行網絡宣傳,讓推廣面更廣。運糧湖管理區養蝦大戶嚴先生通過網絡瞭解到“快活籠”的妙用,主動與大蝦風範水產品養殖有限公司聯繫,當天就購買了500多個。一個多月後,再次追加了500個。

目前她的公司員工已擴展到11人,累計銷售“快活籠”近30萬個,很多蝦農都是慕名前來購買。徐文敏告訴記者,如今,公司又研發出了小龍蝦烹飪專用料酒,受到餐飲行業的歡迎。談到未來的發展,她信心十足,公司將藉助我市小龍蝦的發展熱潮,打開線上市場,推動線下銷售,逐步擴大“快活籠”的影響力,力爭在5年內讓這款地籠在省內覆蓋率達到80%,年銷售數量達到30萬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