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募解讀市場走勢:A股處於拐點 有望「吃飯行情」

中秋、國慶雙節來臨,本週大盤連續上攻,節前效應較為明顯。A股底部是否就此出現?投資者此時是否可以上車?記者特走訪各大公私募機構,看看他們的觀點如何,以供投資者參考。

公募:有望展開一波“吃飯行情”

回顧今年前三個季度,除了1月份大漲之外,A股大多數時間都在下跌,能賺錢的行情很少。本週市場終於出現了像樣的反彈,公募機構認為很可能展開一波“吃飯行情”。

“三季度築底,四季度反彈。市場在跌到2638點低點附近之後,已經在醞釀超跌反彈,並且很可能展開一波 ‘吃飯行情’,即10%左右的反彈幅度。能否站上3000點,還要看有沒有一些因素配合。”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近幾日市場利空的恐慌心理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真正的機會都是在市場極度恐慌時產生。如果下半年經濟數據能夠保持平穩增長,再加上A股納入富時羅素國際指數等利好因素推動,市場應該有重回3000點的機會。

如何抓住這一輪“吃飯行情”?楊德龍認為,抓住這一波反彈,就要抓住業績為王的主線。下一步市場回升,資金會回補一些白馬股、績優股。“這一週基建板塊漲的好,首先因為基建板塊整體的估值非常低,並且業績很好,加上今年下半年為了拉動經濟增長,可能會加大基建投資的力度,這對於相關公司的業績形成很大利好;另一方面基建板塊在過去兩年漲幅一直比較小,所以一旦有了抄底機會,資金就可能流入,形成反彈。真正的市場機會,就是要抓住績優股、藍籌股的機會。”

不過,楊德龍也坦言,當前市場連續上攻的動力還不足,投資者信心恢復需要時間,資金流入也需要時間,所以目前能夠震盪回升已屬難得,不要期望過高。當前板塊輪動較快,很難抓住一個板塊持續上漲的機會。抓住一些超跌績優股,等待四季度反彈,是當前不錯的機會。

富國基金分析,當前市場底部在經受新興市場匯率風險,以及國內經濟下行等事件考驗後,風險偏好有所轉暖。隨著政策託底效果逐漸顯現,以及十九屆四中全會和新一輪改革開放政策等積極因素不斷積累,市場確實有望迎來階段性的反彈窗口。在熊市背景下,克服人性需要勇氣,投資者在關注短期情緒指標和博弈價值時,不妨放眼中長期,A股已具備底部特徵進入可投資區域,可耐心聚焦公司價值創造、等待市場新的回報週期。

南方基金孫偉表示,今年以來,持續低迷的市場使得投資者焦慮情緒上升,投資信心不足,指數基金正是時下投資者破解焦慮的有效工具之一。面對當下市場,將投資分散處理,不要盲目的一次性投入,可以通過基金定投的方式去處理。

私募:A股處於十年一遇行情拐點

目前來看,不少私募基金也認為現在是市場底部,甚至認為現在正處於“十年一遇”的行情拐點上。

“在A股25年曆史中連續四個季度的下跌一共經歷過三次,第一次是1994年325點下一個季度裡指數上漲數倍;第二次是2005年,四個季度後的第五個季度也是小幅下跌的,之後就是眾所周知的破998點後兩年的大牛市指數翻六倍;第三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指數連跌五個季度,但隨後的四個季度指數上漲一倍。”明河投資分析,從歷史情況推斷A股更可能正處於行情的拐點上,說十年一遇並不過分。

星石投資表示,從修訂後的《特殊機構及產品證券賬戶業務指南》內容上看,業務指南最大的意義在於明確了資管新規後,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仍然可以開展股票類投資,為銀行理財賦予了與其他資管產品平等的投資空間。目前A股市場已經進入底部區間,若後續市場風險偏好有所回暖,銀行理財資金對股票資產的增配即使提高1%,也能為股市帶來3000億左右的增量資金。

面對反彈,具體可以投資哪些方向?於翼資產透露,在控制總風險前提下把握階段性機會,如果看到更多積極信號會擇機提升倉位水平。在結構上,優選三大方向標的:受宏觀經濟相關性較弱的必須消費與抗通脹的農資服務、養殖;近期受政策衝擊但其實屬於錯殺的子領域醫療服務、藥房連鎖等;長期成長性強的新能源車、通信、半導體、雲計算等新興產業。

不過,樸石投資仍然持謹慎態度。他們認為當前A股整體估值已跌至歷史較低水平,投資價值逐步顯現,優質公司長期投資價值具備。然而由於投資者信心恢復不足以及其他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仍在,市場或將以結構性機會為主,整體將維持震盪格局。因此,對後期的市場保持相對謹慎態度。

公私募解讀市場走勢:A股處於拐點 有望“吃飯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