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動態」淮安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法院动态」淮安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完善行政應訴工作機制,積極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會關注度高或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案件,以及法院書面建議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的行政訴訟案件,必須出庭應訴。”在近日召開的淮安全市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會上,市長蔡麗新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紅臉出汗

倒逼依法行政責任落實到位

今年5月份,市委姚曉東書記在市中院報送的《關於2017年全市法院行政審判工作情況的報告》上作出批示:“行政訴訟案件出現的新情況,各級政府及部門應予以重視並通過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來及時應對,同時也要加強化解和應訴工作。”並要求綜合研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選取典型案件加強應訴。蔡麗新市長和趙洪權書記分別批示要求進行學習研判,就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短板問題提出舉措,並報政府常務會研究。市政府為此專門編髮了信息專報。

9月3日召開的淮安全市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會上,播放了《依法行政永遠在路上》專題片,指名道姓地對一些不出庭應訴、不依法行政行為進行通報,配以當事人的採訪視頻和毫不留情面的點評,著實讓相關人員“紅臉出汗”。

市長蔡麗新在講話中指出,有些反映出執法意識不強,一些執法人員對執法存在畏難情緒,或在執法過程中不注意證據的收集和保存;有些反映出執法行為不夠規範、不夠嚴格,存在重實體、輕程序現象,出現理解、適用法律不準確,自由裁量畸輕或畸重等問題。有的行政機關不按規定出席聽證或開庭,個別行政機關缺席“法院開庭”,導致案件敗訴;出庭的行政負責人“出庭不出聲”,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機關形象。

會議重申了市委常委會提出行政應訴工作“一升一降”要求,依法行政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提升行政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降低行政案件敗訴率的意見》,並開展行政敗訴案件調研分析活動,就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提升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降低敗訴率等作出部署。要求支持配合法院行政訴訟工作,主動參與調解和協調,促進行政爭議化解,對法院生效判決、裁定和調解書,要依法自覺履行。

針對會場上被通報的某縣住建局“不出庭、不應訴”情況,該縣迅速進行了整改:縣政府主要領導對相關人員實施提醒談話,明確縣政府作為被告的行政案件,由參與分管的負責人、被訴行政行為具體承辦單位的分管領導和縣政府法律顧問出庭應訴。在全縣範圍內組織開展相關法律法規教育,切實提高機關負責人及相關工作人員的依法行政意識。

不僅僅是被點名的單位感受到壓力,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一直保持著較高水準,2017年為86.88% ,2018年上半年為86.53%。而在全市推進會召開後的兩個星期內這個數據上升至96%。

矛盾實體解決

引導行政爭議進入法治框架

據淮安中院相關通報,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淮安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行政訴訟案件1423件,審結1298件。全市法院新收行政案件涉及領域廣泛,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行政管理領域仍然是行政爭議的重點。行政協議、行政複議共同被告、規範性文件附帶審查、一併解決民事爭議等新類型案件也不斷湧現。群體性糾紛案件的行政相對人往往“抱團”維權,牽動信訪維穩,社會影響較大。

「法院动态」淮安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9月19日人大代表旁聽市中院一場環境資源行政案件庭審

「法院动态」淮安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9月20日市中院一場行政訴訟庭審中行政機關相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全市法院通過案件審理引領群眾在法治框架內解決矛盾糾紛,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大局。大量涉及高鐵新區、城市快速路、舊城改造等重點工程建設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集體土地徵用、拆遷補償協議、政府信息公開等涉及面廣、影響力大的行政案件得以妥善處理。今年5月,淮安中院受理劉某等訴淮安市淮陰區新渡鄉人民政府房屋徵收協議案件,劉某等人反應激烈,在訴訟過程中多次信訪,揚言與徵收人員同歸於盡,嚴重阻礙了房屋徵收工作。經調查,本案實質上是劉某家庭內部矛盾在徵收問題上的集中爆發,都認為自己應是房屋所有人,應得到全部或大部分賠償款。法官與鄉政府工作人員一起開展矛盾化解工作,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劉某向法院申請撤訴,房屋徵收工作也得以順利開展。

「法院动态」淮安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拆遷案件庭審旁聽群眾

淮安法院一方面堅持有案必立、有訴必理,充分保障行政訴訟當事人訴權,一方面統一全市法院濫訴行為認定標準、處理流程以及規制方法,建立濫用訴權“黑名單”制度,依法規制濫訴行為。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全市法院依法不予立案82件。

今年7月份,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丁某訴淮安市檔案局不履行法定職責一案,丁某在市檔案局查詢到《淮陰市學校教職員名冊》和《人事介紹信存根》,認為檔案中的學歷和畢業學校不對,要求檔案局將原始檔案中的學歷改為淮陰師範畢業,並要求檔案局提供培訓檔案,遭到拒絕後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檔案局修改原始檔案,並以檔案局的行為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為由要求賠償精神損失費500萬元。相關法律規定,檔案管理部門負責相關檔案的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等,無權對已經形成的、客觀存在的原始檔案予以修改,也無權提供客觀上並不存在的檔案。相反,檔案部門塗改、偽造檔案的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淮安中院依法判決駁回丁某的訴訟請求。

延伸審判職能

助推行政應訴工作出彩升級

案件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一個案件背後往往有著大量類似的矛盾糾紛,淮安兩級法院積極延伸審判職能,通過案件發現問題,尋找方法。去年全市法院司法建議被市縣(區)黨委、政府負責人批示19件,被黨委政府信息採用32篇。淮安中院在審判實踐中發現衛生行政部門對醫療機構執業許可及校驗管理存在醫療機構執業信息公告不規範等現象,向漣水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出司法建議。該委認真整改落實並函覆改進情況,支向軍副主任誠懇地表示:“沒想到法院會為一個行政處罰案件而對衛生行政許可及監管等工作深入研究,提出內容詳盡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司法建議,對該委規範行政執法大有裨益。”

「法院动态」淮安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法院动态」淮安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行政機關積極出庭應訴

隨著行政出庭應訴的普及和行政應訴能力的提升,不少單位發現庭審並不可怕,反而是一個闡明事實的好平臺、宣傳教育的好機會。在一些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行政案件中,行政機關充分發揮庭審的教育功能,及時闡明情況,贏得群眾好評。淮安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季季看”活動組織市級行政機關負責人觀摩典型行政訴訟庭審,定期發佈應訴指導案例,組織重點應訴案件研討。各縣區和市直部門也組織開展了相應活動。增強行政應訴能力正成為淮安行政機關的工作熱潮。

「法院动态」淮安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闖紅燈”案件當庭宣判

3月22日下午,淮安中院開庭審理了龐某訴淮安區交警大隊和淮安公安分局,龐某把紅燈誤認為綠燈在路口開動了汽車,很快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快要越過停止線前方的斑馬線時,將車剎住了。“我交通違法不假,但我停下來了,就不應該說我闖紅燈。”在被交警部門以“闖紅燈”對他做出罰款200元記6分後,龐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市公安局淮安分局交警大隊副大隊長陶松、市公安局淮安分局副局長莊寶成出庭應訴,當庭出具電子監控設備抓拍到照片,對相關交通法規進行解釋說明,充分發揮了判決教育指引的作用,堅決糾正社會中存在的對闖紅燈行為構成的錯誤認知。在法庭的最後陳訴階段,陶松還進行了道路交通普法宣傳。這場庭審被《淮海晚報》、新淮安網等媒體報道,讓廣大市民受到了一次法制教育。

「法院动态」淮安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休庭期間公安機關向旁聽群眾解釋監控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