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牡丹花,就有了拉花」——井陘「拉花」

井陘縣素有“天下九塞,井陘其一”之說,早在先秦時期,這裡就是溝通東西的“燕晉通衢”,因此也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流動文化地帶。“拉花藝術”是諸多民間藝術中的佼佼者,也是井陘人民最喜愛的民間舞蹈,素有“井陘拉花遍地扭”俗語。

井陘“拉花”類屬北方秧歌,起源於明清,產生並流傳於河北省井陘縣境內,源於民間節日、廟會、慶典、拜神之時的街頭廣場花會,是一種當地特有的民間藝術形式。

“有了牡丹花,就有了拉花”——井陘“拉花”

井陘拉花

(傳說)

“拉花”是在拉運牡丹花過程中形成的舞蹈,故稱拉花。傳說,該村有一名叫楊名舉的人,明朝萬曆時在河南任西華縣縣令,任滿路過牡丹勝地洛陽時,將數簇牡丹帶回,栽在本村老君廟內,以“花王”敬神。從此每到花開季節,總吸引許多男男女女前往觀看。為紀念牡丹在井陘紮根這件事,一些民間藝人將其編為舞蹈。因當時交通不方便,在近千里的路途中,牡丹花的遷移只能用人力拉運,故取名為“拉花”。這樣演員就出現了身背花、頭插花、臉畫花、肩挑花的無處不花的裝束和與拉有密切關係的前傾、落步、撇腳的舞步姿態。現代藝人仍持有“有了牡丹花,就有了拉花”的說法。

又說“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拉花即拉荒的諧音:十年九旱的井陘,以及連年的戰亂,迫使百姓們攜兒帶女背井離鄉逃荒在外,他們在大街上邊走邊唱,述說苦情,乞求施捨,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有定性的乞討形式——“拉荒”。時下,仍可在一些老藝人中收集到一些“拉荒”中的傳說趣聞,因“花”與“荒”為地方諧音,故稱“拉花”。

(特點)

音樂伴奏——

井陘“拉花”的音樂為獨立樂種。既有河北吹歌的韻味,又有民歌、民間曲牌和戲曲曲牌的音調,還不乏濃厚的寺廟音樂和宮廷音樂的色彩,它的曲牌約有十幾首,如“萬年歡”等曲牌。“拉花”的音樂調式多為“宮”“徽”“羽”調,多為2/4或4/4的中速節奏,特色伴奏樂器有掌鑼等。它古樸典雅,清爽動聽,深沉美妙,剛健穩重,其風格特徵是剛而不野,柔而不糜,華而不浮,悲而不泣,突出特點是節奏鮮明。與拉花舞蹈的沉穩、含蓄、剛健、豪邁風格交相輝映,樂舞融合,渾然一體,現代的井陘拉花,既保持了傳統風格,又有鮮明的時代氣息。

表演道具——

“拉花”道具繁多,多是流傳在民間舞蹈中通用的道具,如彩絹、彩扇、傘、鞭、太平板等。在此基礎上各種拉花均根據自身的需要而增設。如莊旺拉花貨郎擔,他表現的是貨郎賣絨線的故事,就根據自己角色的需要而加入貨郎鼓、貨郎架。又如南平望“拉花”送美人,她表現的是護送美女入宮的故事,就加入化裝匣以供美女梳洗打扮。拉花道具各有其象徵寓意,如傘——風調雨順;包袱——豐衣足食;太平板——四季太平;霸王鞭——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滿等,傳統井陘拉花表現內容主要有《六合同春》《賣絨線》《盼五更》《下關東》等。其表演人數多少不等,原為4-11人,少則2人,多則不限,可百人、千人。

“有了牡丹花,就有了拉花”——井陘“拉花”

異彩紛呈的井陘拉花

舞蹈動作——

井陘“拉花”有其顯著的藝術特色,以“擰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腳”等動作為主要舞蹈動律,以“花瓶”“花傘”“彩扇”“霸王鞭”“太平板”等為主要表演道具,加之可稱為獨立樂種的拉花音樂伴奏,形成剛柔並濟,粗獷含蓄的獨特藝術特色,擅於表現悲壯、悽婉、眷戀、歡悅等情緒。

“拉花”同其他民間舞蹈有著很多的共同之處,它載歌載舞,動作屬於秧歌範疇,它借用道具以物抒情,揚起雙臂,使扇子、傘、板、鞭等上下翻飛,這也是民間舞蹈特有的風格。

表演形式——

“拉花”是一種不受場地限制,即可街頭、場院演出,也可登臺獻技,時間可長可短的群舞。演出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行進中的演出,稱為“過街”,這種表演因受行進的侷限,僅能用“一根鞭”“二龍並進”等簡單的隊形,無法追求舞蹈的完整性,但有因地制宜的特點,此一般在參加“拉會”和“踩街”時採用。另一種為場地演出,其隊形多變,能充分發揮演員的表演技能,而且演出完整。參加演出的演員,一般為六的倍數,大規模的拉花隊伍如18人拉花、36人拉花、60人拉花和102人拉花等都是繼承了拉花的這一特點。

“有了牡丹花,就有了拉花”——井陘“拉花”

井陘節日裡必不可少的拉花表演

(傳承)

改革開放後,井陘“拉花”多次參加國家級、省、市級大型演出活動。國家著名舞蹈家賈作夫、趙宛花、資華筠等親臨井陘學習指導,使古老的“拉花”藝術煥發出勃勃英姿,在全國性舞蹈大賽中頻頻折掛。

從師承關係看,“拉花”在井陘流傳,主要是以祖傳孫、父傳子侄的傳統保守方式。如莊旺老藝人李樹芳(1909-1989)11歲跟當時就已是古稀之年的李梅小學習“拉花”,他又將技藝傳給孫女巧玲、愛玲等。其他“拉花”大體與莊旺相同。但是隨著井陘“拉花”各流派拉花老藝人相繼謝世,大量拉花技藝不能真傳實教,使拉花瀕臨危機。

2006年5月20日,井陘“拉花”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