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寧海人|鄭志曉:佼佼長街子 拳拳故鄉情

佼佼長街子 拳拳故鄉情

看寧海客戶端記者 卓佳洋

他是長街走出的讀書種子,是《求是》雜誌的元老級人物,是一位才華橫溢德高望重的學者,他就是《求是》雜誌副總編輯鄭志曉。多年離家的鄭志曉仍密切關注著寧海的發展,帶著寄語和厚望,他道出了對家鄉的拳拳深情。

了不起的寧海人|鄭志曉:佼佼長街子 拳拳故鄉情


閉塞鄉村走出的讀書種子

1960年,鄭志曉出生在長街鎮青珠村。儘管村裡信息閉塞、知識匱乏,但愛讀書彷彿是他刻在骨子裡的天性。從小,他就是出了名的勤奮,為了讀書什麼苦都能吃。只要一放下農活,鄭志曉就一頭扎到書本里,家裡沒書就問別人借,方圓幾十裡內的書都被他蒐羅一空,無書可讀時,上世紀50年代的舊版教科書他都視若珍寶。“以前甚至還因為看書耽誤掙工分跟哥哥鬧過意見。”鄭志曉笑道,那時,讀書就是一件見縫插針的事。

小小年紀的鄭志曉以博聞強記、文章極佳而名聞鄉里。小學三年級時,鄭志曉的第一篇作文得到了時任中學老師蘇小方的賞識,被拿到初中班級裡朗讀,由此在他心中種下了文學夢。1976年,鄭志曉進入青珠公社五七學校,在半農半讀的高中,他依舊嗜書如命、成績拔尖。經過兩年的努力與奮鬥,1978年,鄭志曉考入了浙江大學,攻讀馬列主義教研,農村娃自此邁入了更廣闊的天地。“歷史給了我機遇,如果沒有高考制度的恢復,我可能一輩子都在田裡幹活。”鄭志曉說。

進入大學之後,鄭志曉如魚得水,更加如飢似渴地汲取知識,是老師們公認的最勤奮的學生。除了專業課程,鄭志曉對文學類書籍最感興趣,大學期間,他泡在圖書館裡,遍讀古典文學、國外名著。1983年,鄭志曉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一開始在蘭州,吃住不習慣,瘦了20多斤。”鄭志曉坦言,那時,中學恩師蘇小方和大學老師的回信鼓舞了他,這份師生情誼令他銘記至今。

作為一個農民的子弟,低調踏實是鄭志曉的本色。“我覺得我很幸運,學生時代碰到了許多良師益友,回憶起來都是美好的,天道酬勤,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才能把握機會,取得收穫。”

“高端論壇”裡的元老級人物

今年是《求是》暨《紅旗》雜誌創刊60週年,算來,如今擔任副總編輯的鄭志曉已陪伴雜誌社經歷了30餘年的風雨。《求是》雜誌是中共中央機關刊物,主要刊載黨和國家領導人,中央各部委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負責人以及學術理論界“頭面人物”的文章,是一個集結了重要理論思想的高端論壇,被稱為“中華第一刊”。

作為核心的元老級人物,鄭志曉自1986年入社以來,始終兢兢業業,躬耕在黨的理論宣傳前沿。才華橫溢、文采出眾的他長期從事評論工作,38歲時就擔任了雜誌社最重要的部門之一——評論部主任。這個任職年齡在該雜誌社沒有先例,而且至今尚無新的紀錄。由此可見其才華、勤奮及業績之優異。

從1984年至今,鄭志曉撰寫發表過近百篇學術論文、理論文章,出版了《土地經濟》、《人口經濟》等專著。在《求是》雜誌社長期從事和負責言論工作,撰寫或主持起草《求是》雜誌重要評論、社論100多篇,特別是世紀之交的那幾年間,凡是黨內重大活動以及國家內政外交的重大方針政策,中央機關刊物所表達的重要言論,都有鄭志曉的心血凝聚其中。

從一個青澀學子一步一步攀上這個高峰,在大家眼中,鄭志曉早已是名流大咖,但他依舊保持著初心,對於組織上安排的工作,對於他自己認為值得做的事,他總是一絲不苟、始終如一地去做,堅持到底、追求完美。“做自己喜歡的理論工作,跟文字打著交道,對我來說是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事。”

心繫家鄉發展的深情遊子

“鄉愁是什麼?是想起來就想哭的一種情感。”鄭志曉說,寧海承載了他少年時的所有回憶,至今他仍能記起上下學路上,跟同學們穿越大片油菜花田的時光。儘管離開家鄉已多年,鄭志曉依然十分關注寧海的發展與近況,對這片愛得深沉的土地,他寄予厚望。

近年來,寧海在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和“第一書記”駐村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36條”把農村小微權力關進了制度的籠子裡,築牢了鄉村振興反腐防線,“第一書記”給村裡帶去了更多優質資源,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保障,這一系列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基層治理經驗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很大反響。對此,鄭志曉深感自豪。

“這些年,寧海發展有了質的提升,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更加優美,鄉村實現振興,城市文明由政府推動變成了全民自覺,寧海的前途充滿了陽光和希望。”鄭志曉對寧海的近幾任領導班子高度評價,認為班子開拓精神強,幹事創業熱情高、勁頭足,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作為一個寧海人,他既感欣喜,也存感激。

作為理論研究領域的專家,鄭志曉也希望寧海的基層理論宣傳能更上一層樓,通俗易懂地解讀好中央精神,讓理論接地氣,同時也要總結好基層經驗,講好寧海故事,傳遞出寧海好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