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大爆炸》出衍生劇這種操作在中國可行嗎?

【漲姿勢】

9月24日,美劇《生活大爆炸》開始播出第十二季,這是該劇的最後一季。對於很多不願和該劇說再見的觀眾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小謝爾頓》——本劇第二季將在同一天播出。這部講述《生活大爆炸》主人公之一謝爾頓少年成長經歷的衍生劇,自去年開播以來,總體評價相當不錯;雖然因為喜劇類型略有差異無法完全接替原劇集的地位,不過也算是近兩年喜劇類美劇中的佳作。“衍生劇”這種英美電視劇界很常見的操作,在中國有可能生根發芽嗎?

衍生劇有別於翻拍或續集

通過原劇集中的人物或設定再創作,也就是所謂的“衍生劇”。它有別於翻拍、戲說或續集。這種創作方式可以說在英美電視劇界很常見,在近些年也逐漸被中國觀眾所瞭解。比如另外一個同樣將迎來劇終的現象級大劇《權力的遊戲》,也確認要開發多部衍生劇;在紅極一時的《絕命毒師》中有一個雖然出場不算太多,但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黑道律師,以其為主角的衍生劇《風騷律師》已經播出了五季,來自各方的評價都非常高。

追根溯源,這種創作方式甚至不能算是影視領域獨創。美國經典文學中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可以看作是《湯姆·索亞歷險記》的“衍生”作品,因為它不同於一般的續集、後傳,是用原書中主角外的人物單獨成書。中國觀眾更熟悉的《金瓶梅》,其實就是從《水滸傳》中西門慶、潘金蓮等次要的角色衍生而出的全新故事。在民間文學中,同一個人物在完全不同的故事裡來回串場更加不受限制,是一種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

當然,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因其創作規律不同還是有所差異,同時衍生也不意味著一定處於次要或者附庸地位,天生低“原配”一等。對於我們來說,更有思考意義的是,這樣一種創作方式是否能為國內影視劇所借鑑?

衍生劇是市場下的順理成章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衍生劇的產生是由美國影視市場的基本規則所決定。在美國,歷來就有高度重視電視劇收視調查數據的傳統。新播劇集通常都有試播集這樣一道生死門檻,一旦試播收視率失敗,整個劇集都可能取消。大家現在很熟悉的“分季”方式,本身也是一種殘酷考驗:電視臺會根據每一季的收視情況決定是否會“續訂”下一季;除了那些很容易保證收視率的大作,很少有劇集可以一次獲得多季續訂。

在這種競爭極為激烈而且高度重視短期數據的市場條件下,一部熱門劇集的衍生劇因為自帶原劇集觀眾的興趣和關注度,至少能保證試播收視率不會太低,確保一季的製作;已經在原劇中得到市場驗證的風格,也可以讓新劇“複製”過來,從而更容易得到認可。如果是同期播放的衍生劇,還可以配合原劇集進行宣傳,使一份力收穫兩份效果。所以說,衍生劇的興起其實就是一種市場規則之下順理成章的邏輯。

以此獲得成功的衍生劇確實不少。除了前面提到的《小謝爾頓》和《風騷律師》,歷史上堪稱最成功的衍生劇可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歡樂一家親》。這部劇的主人公只是原劇集《乾杯酒吧》裡的一個配角——一個酒吧常客、心理醫生。兩部劇都延續了整整十一季,《乾杯酒吧》號稱影響了一代美國人,《歡樂一家親》則號稱美國電視劇歷史上最偉大的喜劇之一。《犯罪現場調查》《神秘博士》等等長壽劇集所催生的大量衍生劇也多有相當好的成績和口碑。

甚至還出現一些更加複雜的“衍生”方式。DC漫畫改編的電視劇《綠箭俠》衍生出《閃電俠》,兩劇再一起衍生出《明日傳奇》《女超人》。這四個劇集一起播出,雖然有各自的情節,但是人物也會經常互相串場、劇情互相影響,這種互動模式一般被人們稱為“聯動”。每一次多劇聯動都能帶來一次收視率的高峰。他們的競爭對手漫威手筆更大。大約是來自“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中的經驗,先有計劃性地依次推出《超膽俠》《傑西卡·瓊斯》《盧克·凱奇》《鐵拳》《懲罰者》五部各自相對獨立的電視劇,然後再把所有五個主角合在一起拍攝《捍衛者聯盟》。以上兩個案例可以說把衍生劇這種模式玩出花了。

衍生劇也並非保險箱,但比非衍生劇成功率更高

不過,千萬不要以為衍生劇就一定能成功。最為經典的美劇之一《老友記》,也曾經響應市場的號召推出過一個衍生劇《喬伊》,然而結果卻是徹底失敗。即使當時《老友記》剛剛結束,市場空缺正需要同類型喜劇填補;即使《喬伊》完全模仿了《歡樂一家親》的成功經驗:讓一個人物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講述他和親人重聚、結交新的朋友、經歷事業的掙扎,這些都無法阻止觀眾投下的差評票,總結來說就是“喬伊”變得不再有趣、毫無吸引力。

另外一部曾經在九十年代被引進過的美劇《海灘救護隊》,也在大獲成功後推出過衍生劇《海岸偵探》,這是一個海灘救護、偵探、X檔案、喜劇等等亂七八糟元素的大雜燴,結果幾乎是惡評如潮,連第二季都沒撐過去。

即使一些按市場來說不算非常“失敗”的衍生劇,也可能會因為觀眾期望太高,所以收穫更大的失望。試圖複製原劇集的衍生劇通常毫無新意、沒有創新性;試圖突破原劇集的,又容易讓原劇集忠誠粉絲感到不滿。比如號稱美國最長壽律政劇的《法律與秩序》衍生劇眾多,其中《法律與秩序:洛杉磯》和《法律與秩序:大陪審團》觀眾反饋呈現好評和惡評兩極化,最終都沒能活過一季。

這就好像名人的孩子,固然可以獲得比普通人高得多的起點,但是想擺脫父母成就帶來的陰影可就難了,一旦行差踏錯,也更容易招來批評和質疑。

即便依然存在風險,衍生劇終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創作模式。2018年美國一個研究也表明,從統計數據進行分析,衍生劇比非衍生的劇集市場成功率要更高。那麼中國為何很少看到這種類型的創作?

網絡劇這塊試驗田有可能發展中國的衍生劇

作為對比,中國的影視劇市場與美國有很大差別。因為種種原因,國內電視劇基本都需要一次出完劇本、一次性拍完後,才能向電視臺銷售;同時製作行業整體上也不如美國專業化、工業化。這些原因都使得製作者無法像美劇那樣邊拍邊播,也無法根據每一集、每一季的反饋去修正後續劇情。想借助當前播放熱度拍攝衍生劇就更加困難、收益更低,與其如此倒不如拍攝續集、正傳更加容易。

而從內容創作的角度看,衍生劇的產生也有非常嚴格條件限制。就像前面所討論的,成功的衍生劇無不是來自一個成功的人物,他的“設定”還要適合支撐起一個完整的、吸引人的故事。否則觀眾完全不可能買賬。並且主要劇情還要給次要人物留下足夠多騰挪活躍的空間,要是所有的事情都被說死了,那也沒有必要去拍衍生劇。這些都對編劇的功力以及演員的演技要求非常高。可惜目前國內大部分影視劇在這一點上,尤其是“次要角色”的塑造和用心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即使不考慮以上所有這些問題,拍攝衍生劇還涉及很複雜的創作團隊協調、演員協調、法律協調等問題,也不是目前這個缺乏相關經驗的市場所能夠支持的。而沒有成功的經驗又意味著無法培養觀眾習慣、很難獲得投資,這似乎形成了一個死循環。

從實踐上看,國內最接近於衍生劇的一種創作模式大概是某些歷史劇。比如《神探狄仁傑》這個故事的各種版本的影視劇;比如《大軍師司馬懿》《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都來自於《三國演義》,但是人物視角、敘事方式與經典《三國演義》各自有所不同。畢竟說到被人們熟知和喜愛的人物資源,又有誰能比《三國演義》多?然而這種模式最怕落入戲說的窠臼,同時還存在對經典改編不當的批評風險。

好在中國還有網絡劇這樣一塊試驗田。相對於傳統電視臺電視劇,網劇更加註重時效性數據的反饋、與觀眾的即時互動,也追求更快的投資回收週期。這些可以說都是未來誕生衍生劇的土壤。網絡劇的營銷也重視發揮互聯網的非線性特徵,通過再剪輯的花絮、幕後記錄、番外、劇情集錦等“周邊”形式的短視頻,作為正劇之外的補充和宣傳,雖然相比於一個正經劇集還很遙遠,但是未必不能由此為基礎發展出一種符合中國文化和市場情況的衍生劇形式。

縱觀中國影視劇的這幾年的發展,除了少數精品,對於原創劇本、知名品牌、文學著作大多都採取一種粗獷的、破壞性、讓人心痛的一次性開發。但是竭澤而漁終究不能長久,窮則求變,類似衍生劇這樣一種細水長流、精細操作的方式,可以最大化地發揮出一個作品的知識產權的價值,也許會逐漸成為大部分製作者不得不考慮的選項。

□宅殆(劇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