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巨頭攪局社交電商,電商3.0時代真的來了!

秦絲導讀:雖說資本寒冬將至,各家投資機構都在儲存彈藥,但僅2018年第一季度,社交電商領域就發生了10起投資事件,融資金額與2017年全年一樣多。

當人們還沉浸在“世界終究還是年輕人的”、“劉強東和黃崢三十年河東河西”之類的情緒裡時,傳統電商巨頭們已經搬出真刀真槍準備迎戰了。前不久,淘寶和支付寶聯手推出了“拼團”功能,京東也陸續將“拼購”功能在各大渠道橫向打通。

傳統巨頭攪局社交電商,電商3.0時代真的來了!

1、社交電商崛起原因

2013到2015年應該算是社交電商發展的第一階段,此時天地一片混沌,傳統微商在朋友圈裡售賣著“三無”的化妝品、山寨大牌。這些毛利多在80%以上的商品,能夠支持6到7級的分銷,裂變速度快到讓微商一夜間盆滿缽滿。

混沌的世界終究是需要秩序的,消耗的信任也總是要還的。“活酵母女神”張庭沒能挺過產品爛臉的公關危機,一個個小微商也隨著“不看他的朋友圈”按鈕的右滑而歸於沉寂。於是我們漸漸發現,朋友圈裡少了三無和假大牌,取而代之的是洗衣液和抽紙。

傳統巨頭攪局社交電商,電商3.0時代真的來了!

這些低毛剛需商品的登場預示著微商第二階段的到來。剛需商品意味著較高購買的轉化率,而高的購買轉化率則拉動了GMV的迅速增長。與此同時,原本活躍在PC端的淘寶客也開始到微信上來奪取淘外流量。以淘寶客最風光的2016年為例,微信淘寶客給阿里貢獻了10%的交易額,相當於馬化騰親自給馬雲送上了2000億。

緊隨其後的是老牌的電商巨頭,阿里京東蘇寧紛紛登場,還有集騰訊和京東的青睞於一身的唯品會。他們憑藉著強大的供應鏈、物流和品控能力,利用品牌和平臺背書,成倍放大社交信任,將社交電商的發展帶到新的階段。

傳統巨頭攪局社交電商,電商3.0時代真的來了!

2、電商巨頭入局的幾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自然是拼團。最近,淘寶和支付寶聯手推出“五折拼團”功能,“兩寶”攜手,阿里開始真正發力了。另一邊,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在自家的“818電商節”期間上線了蘇寧拼購產品。並乾脆將8月8日定為“拼購日”。至此,傳統電商巨頭們已經基本完成在拼團賽道的集結。

第二種模式是社群,淘寶內部對社群早有佈局,“微淘”、“淘寶直播”、“淘寶頭條”、“淘寶社區”等等相繼被推出。但淘寶無心插柳的新族群——網紅,將其個人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的流量帶到平臺上,實現銷售轉化。像頭部網紅張大奕,其2017年雙十一店鋪銷量就和優衣庫是一個級別。

傳統巨頭攪局社交電商,電商3.0時代真的來了!

第三種模式是分銷,每個用戶都可以是一個分銷節點,依靠成交佣金刺激更多傳播,提高成交量。跟拼團相比,雖然分銷在短期無法產生大量利潤,但長期來看能夠為平臺電商增加大量流量入口。

目前走分銷這一模式的傳統電商有京東和唯品會。今年,京東和蘑菇街、美麗聯合推出“微選”,用戶可以在“微選”上自己購買商品或分享給好友,當好友購買即可獲取分成。不過“微選”被安排在微信購物的二級入口,地位有些尷尬。

傳統巨頭攪局社交電商,電商3.0時代真的來了!

3、兩種分銷模式

目前社交電商賽道上,除了走拼團模式的拼多多,其他新興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分銷模式。具體來說又可以分為兩種:輕模式和重模式。

前者只是作為導流平臺,將社交媒體上的流量導流到電商平臺中,比如花生日記就是一個淘寶、天貓商品隱藏優惠券的導購平臺,通過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購物券信息,讓商家、消費者和分享者三方都獲利。

傳統巨頭攪局社交電商,電商3.0時代真的來了!

而後者的重模式,則是自建供貨體系。這一重模式分銷的代表,是最近剛剛拿到騰訊領投的數億元B輪融資的好衣庫。目前與好衣庫合作的品牌有300多家,品牌直接發貨給小B店主。這些小B店主作為S2B2C模式中至關重要的中介環節,往上承接了供應鏈端,往下依靠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信任資本服務於C端,盤活了新的零售生態。

縱觀整個電商行業,流量和供應鏈是最重要的兩環,兩者相輔相成。從流量來看,社交電商獲取流量的核心是賦能中心化節點,也就是小B端。而當平臺的供應鏈、營銷、物流等能力越強,小B端就越容易拉到人,在多級分銷的模式下,拉的人越多意味著賺得也越多,從而也能夠再反哺到供應鏈。

傳統巨頭攪局社交電商,電商3.0時代真的來了!

社交電商一炮打響了電商的3.0時代,社交裂變所帶來的流量的增長也許會為平臺的成長帶來速度,但不能保證持久度。電商從來都不僅僅是流量的故事,而是關乎背後的服務、體系甚至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