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永定」除了看土樓,還有這四樣東西不容錯過

近些年,土樓旅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而眾多的土樓中,尤其以永定客家土樓為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福建土樓“六群四樓”中,永定佔了“三群兩樓”。擁有圈數最多、建築規模最大的為承啟樓;最高的為永隆昌樓;最古老的為龍安寨(始建於唐朝)。全區尤以奇特的圓形土樓最富於客家傳統色彩,最為震撼人心。

「游在永定」除了看土楼,还有这四样东西不容错过

永定客家土樓閃爍客家人的智慧,土樓格局的恢宏,令人為之肅然起敬。客家的民俗更令人陶醉,客家人世代相傳,朝夕相處,團結友愛,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獨特的生活方式,淳樸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勞的民風;“走古事、作大福、四月八、打新婚”等傳統文化的可見、可觸、可感更吸引眾多的遊客的莫大興趣。

「游在永定」除了看土楼,还有这四样东西不容错过

很多人來土樓旅遊,就只參觀了土樓內部,殊不知土樓的精髓還在於那些傳統的客家文化和精彩的客家民俗。來土樓,更不該錯過的是他們:

客家十番音樂

客家十番音樂是歷代客家民間藝人傳承的傳統民間器樂曲,其樂曲標題多描繪大自然及客家人生活習俗情趣, 2006年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十番”又稱“客家十歡”“打十般”“十樣景”“集歡”“國樂”“十班”“集番”“協番”等。之所以稱為“十番”,是因為樂隊演奏時使用二胡、吊規、 椰胡 、板胡、月琴、 三絃 、揚琴、 琵琶 、竹笛、嗩吶等管絃樂器及板、堂鼓、堂鑼、小鈸、碰鈴等打擊樂器共10餘件,“十”是泛指,並非一定是10人演奏10件樂器。

「游在永定」除了看土楼,还有这四样东西不容错过
「游在永定」除了看土楼,还有这四样东西不容错过「游在永定」除了看土楼,还有这四样东西不容错过

“ 一番又一番,演奏和諧盛世的歡樂,所有的苦難已從絲絃上,輕輕地撥落,而全部幸福,正從心底裡,汩汩地湧出……”在振成樓前,還會不定期有十番音樂的表演,由於傳承人難尋,如今的表演者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老者,600多年的歷史流淌,都在這一曲曲和樂之中。

客家木偶戲

客家木偶戲,也稱提線木偶戲、“吊線戲”、“線吊戲”,古稱“傀儡戲”。明朝初年期間,由福建傳入梅縣、五華等客家地區,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2008年6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游在永定」除了看土楼,还有这四样东西不容错过

區別於在別的地方看到的木偶戲,客家木偶戲一定是搭配唱腔的,有整套的音樂班子,它繼承弋陽腔的聲腔系統,具有“鑼鼓乾唱加幫腔”的演唱特點。

「游在永定」除了看土楼,还有这四样东西不容错过

但跟十番音樂一樣,客家木偶戲面臨著傳承人少的困境,在洪坑土樓景區內,目前有木偶戲班子不定時進行表演,很值得一看。

夯牆技術

想了解土樓是如何建造的麼?就不得不說說夯牆了。閩西的客家人在夯土牆施工中,有一套科學的夯築方法,當地稱為“舂法”,其操作要分三階段完成:首先是沿牆的厚度與長度兩個方向間隔2至3寸(約6.6-10釐米)舂一個洞,每個洞要連舂兩下,客家人稱為“重杵”;然後在每四個洞之間再舂一下,客家人稱為“層杵”,最後才舂其餘的地方,“重杵”的目的是把黏土固定住,才能確保舂得密實,如果無規則地亂舂,黏土擠來擠去,厚度這麼大的土牆就很難夯得均勻,夯得結實。夯好之後還要用尖頭鋼釺 插入土牆,通常憑經驗以鋼釺插入的深度來判斷土牆 夯築 的 密實度 ,這種嚴格的檢測手段也是確保土牆質量的重要環節。

「游在永定」除了看土楼,还有这四样东西不容错过

在景區內,你還可以實地參與這一夯牆過程,體會土樓建造的神奇工藝。

客家美食

當然,來了土樓旅遊,不容錯過的還有當地的客家美食。客家人好客分量實在,釀豆腐、芋子餃、老鼠粄、米酒蒸雞、全牛宴等都是客家有名的美食。不可不嘗哦。

「游在永定」除了看土楼,还有这四样东西不容错过
「游在永定」除了看土楼,还有这四样东西不容错过

來了土樓旅遊,不要僅僅光參觀土樓內部,這些獨有的客家文化和風俗,也是值得一看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