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域名衆生相:曾經炙手可熱的四聲母.net,已有近40%被扔掉

域名市場中,存在兩類投資模式,一類是針對單個或幾個極品域名用於投機或收藏等目的的投資。另一類是針對大規模的去品相的普通域名或新通用頂級域名進行註冊或收購的批量化操作。其中前者比後者更能體現域名投資的專業性,能夠反映當下域名市場的發展狀況。

批量域名眾生相:曾經炙手可熱的四聲母.net,已有近40%被扔掉

國內域名投資剛興起那會,域名投資較之現在更為單純,就是純粹看眼光和運氣,以及時間節點。早期市面上還有很多域名還未註冊,甚至是不錯的雙拼域名,數字域名都可以註冊到,以至於當時很多投資人手中都擁有不錯的雙拼域名,這也讓當時國內的域名市場流行起了精品域名的玩法。

“精品域名就像古玩字畫,一兩件就價值連城”

有人說投資精品域名的最大樂趣,莫過於以小博大,賺取高倍數利潤。一般玩精品域名的投資者都走的是“少而精”的路線,他們手上的精品域名有簡短易記、便於輸入、辨識度極高等特點,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間。但是域名的價值會隨時間、環境的推移而發生變化,許多當下火熱的域名,也許一旦錯過風口,價值也會日趨縮水。再加上市面上的精品域名越來越少,以至於精品域名玩法不再是投資者的唯一選擇。

“從我手上有怎樣的精品域名到我手上有多少域名”

到了2015年,批量域名玩法正式興起。這一年,域名價格瘋狂暴漲,這一年,批量域名直接導致6數字.com歷史上第一次全部註冊罄盡,創造了30年域名史上的奇蹟。還是這一年,由於批量域名註冊,.cn註冊量繼2009年後重回巔峰,並創出新高。其它域名後綴如.net、.cc、.xyz、.wang等都相繼搭上此次“批量註冊”的順風車。其中代表性事件:域名投資人謝毅鵬花費165萬元,在2天內註冊了3.3萬個6數字.com域名,最終40天左右獲利1700萬離場。

不過,儘管當時國內批量域名的熱潮讓整個世界為之側目,但經過兩三年的市場驗證後,如今批量域名多數已經陣亡,隨著某數字平臺事件一出更是讓批量域名瀕臨崩盤。從批量域名市場行情來看,2016年年底,四聲母.com.cn的行情達到了605元,再看看當下的四聲母.com.cn的行情已跌至15元。同一時段內,四聲母.net從最高值750元跌落至9元,六數無04.com從最高值551元跌落至7元,五數無04.com.cn從最高值722元跌落至23元,五數無04.net從最高值1160元跌落至102元。這些曾經火熱的批量域名大部分都已經跌破註冊價,將面臨歸零的命運。

批量域名眾生相:曾經炙手可熱的四聲母.net,已有近40%被扔掉

批量域名眾生相:曾經炙手可熱的四聲母.net,已有近40%被扔掉

批量域名眾生相:曾經炙手可熱的四聲母.net,已有近40%被扔掉

批量域名眾生相:曾經炙手可熱的四聲母.net,已有近40%被扔掉

批量域名眾生相:曾經炙手可熱的四聲母.net,已有近40%被扔掉

面對已經跌破註冊價的批量域名,不同投資人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處理方式。就拿面對批量域名是否續費的問題來說,有的投資人會選擇清倉減壓砸盤拋售,有的投資人則是以米養米繼續投資。相信他們在做決定前都會考量當前批量域名的市場行情,與自身對批量域名市場的長遠看法。不過從今年批量域名的續費率來看,不少批量域名投資人好像逐漸失去了耐心。

通過查詢數據我們發現截止到9月14號,四聲母.com.cn的續費率達到了78%(續費期大於三個月,以下續費率同為此範圍),有4950個域名已經過期且還有30381個域名在90天內要面臨是否續費問題。其他的像四聲母.net的續費率才48%,已經過期的數量有61571個,且還有21098個域名在90天內要面臨是否續費問題。六數無04.com的續費率為39%,已經過期的數量為86411個,且還有69865個域名在90天內要面臨是否續費問題。目前這些批量域名的續費率普遍不高,之後隨著續費期的逐漸臨近,過期域名的數量仍有可能繼續攀升。

批量域名眾生相:曾經炙手可熱的四聲母.net,已有近40%被扔掉

某數字平臺事件發生後,域名市場上充斥著怨聲載道,各個愁眉苦臉,傷心過後有的割肉出貨,有的堅信總有一天會漲起來的。但經過這麼一折騰,大部分人對批量域名缺乏了信心,失去了以往的“殺伐果斷”。

但相比較批量域名的“節節敗退”,作為域名市場裡的“中流砥柱”精品域名依舊保持著穩定的價格。例如兩數.com在2011年爆出域名11.com以人民幣334萬元成交併成為當年的高價域名,反觀現在,國內終端啟用的域名60.com是以1000比特幣價格購買,按照當時比特幣的行情換算成人民幣,這筆交易超過4000萬元,兩數.com的行情較之2011年已經漲了數倍。這也是因為精品拼音域名包括雙拼、三拼都是價值投資的典型代表,擁有明確的含義和應用場景,在國內十分吃香,終端市場應用率高,潛力較大。

在這幾年的域名市場中,我們看到批量域名很多時候是不理性的,大部分投資者追漲殺跌。經過這3年的許多不理性的時刻,大家在受傷過後,也許反而會懷念起早些年的域名投資,迴歸到價值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