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方志|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志人

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誌人

周 爽

情繫方誌|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誌人

周爽參加單位組織的“朗讀者——情繫方誌”演講活動

時光荏苒,又是一年好時光。轉眼間,我到營口市史志辦工作已經八年多了。從最初的懵懂無知到一知半解,再到現在的對所從事的工作有了一個較為清晰、深刻的認知。回想起初到史志辦的點點滴滴,一切仍仿若眼前……

有幸,而立之年與“方誌”結緣

情繫方誌|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誌人

2010年,已近而立之年的我,通過全市公務員統一招聘考試,進入營口市史志辦公室方誌科工作。

情繫方誌|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誌人

初入志門,我對一切都是陌生的。此前,我一直在基層鄉鎮工作,所從事的都是與修志完全不相關的工作。進入史志辦,意味著“零基礎”,一切都得從頭學起。記得到史志辦的第一天,科長就給了我一本營口市史志辦編輯出版的《續修志指南》,讓我邊工作、邊學習、邊掌握要領。記得我參與的第一件事是《營口市志》二輪志書中地方誌部分的編輯工作。這項工作有一定的基礎,此前辦裡聘請的老同志已經查找了部分資料,但因為是手寫資料,需要我先將文稿打字錄入。

情繫方誌|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誌人

當所有的資料錄入完成後,我又著手開始了具體的編輯工作。但隨著工作的逐漸深入,我的“求快”“求速”之心也日益顯現,志稿的撰寫不得章法,完成的質量逐漸下降。歸其原因,我當時是有些浮躁的,總覺得已經幹了一段時間了,希望能夠儘快完成,儘快出“成果”。辦領導發現這一問題後,對我進行了批評教育,至今我仍記得辦領導對我說過的一段話,他說:“修志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需要我們方誌人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氣、靜得下心,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要打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佳作。這是身為方誌人的責任和使命。”辦領導的話如當頭一棒,讓我如夢初醒,在此後的志稿編纂中,我始終以此話誡勉自己。

情繫方誌|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誌人

工作上,我也特別感謝我身邊的領導同志們,特別感恩能夠遇到他們。他們對我的幫助很大,有些是最直接的指導教誨,有些則是無形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帶動。比如,我們史志辦有一支精幹的“修志”隊伍,修志老前輩身上的那種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剛正不阿、秉筆直書的精神深深影響著我,鼓舞和激勵著我不斷前進。

回憶往昔,我至今仍覺得很幸運:幸運地讓我在而立之年,與“方誌”結緣,從事了願意為其奮鬥終身的事業;幸運地讓我在美好的年華里,結識這麼多優秀的“方誌人”,引領我走進“方誌”這片沃土。

有感,山花也可綻放絢爛色彩

時間進入到2012年。這一年,為了充分發揮營口地區現有的史料作用,營口市史志辦創辦了《營口春秋》期刊。該期刊主要以介紹營口地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主題,以展示營口地區發生的巨大變化和成就為目標,以記錄營口地區人文和社會進步、弘揚營口傳統文化為根本宗旨。刊內設有“史海鉤沉、歷史之謎、風俗民情、圖說營口、故事傳說”等20多個欄目,每季度出版一期。

受辦里人員限制,辦領導沒有安排專門的科室和專人負責期刊編輯工作,除了派我和幾位年輕同志兼職外,撰稿和校對工作全辦同志基本都參與。雖然日常的工作更加忙碌了,但對於我來說,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投入到期刊的編輯工作,是一種偏得,更是一次次難得的鍛鍊和提高的機會。從文稿的採寫、編輯、校對到內文的排版、彩頁的設計、封面的製作等等,期刊出版前的每一個流程我都參與。得益於編輯期刊的需要,也促使我不斷加強對地方文史資料的學習和研究,而其中的一些所感、所想,也被我撰寫成一篇篇相關的小文章,相繼發表在《營口日報》《營口社科研究》等報紙雜誌上。

付出總會有回報。這本凝結著全辦上下心血和精力的期刊,自創刊以來,已連續出版24期,最大發行量達到6000冊,成為了營口市各階層讀者愛不釋手的一本歷史類期刊,深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營口春秋》期刊曾榮獲遼寧省優秀黨史成果一等獎,被遼寧省圖書館永久收藏,並在全國地方史志期刊工作會議上作了經驗交流。我們史志辦還以《營口春秋》期刊為依託,先後開闢了“營口春秋”微信公眾平臺和“營口春秋”頭條號,與已經運營的“營口春秋”網站共同形成了四位一體宣傳營口歷史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營口春秋》已與全國40餘個省市級黨史、地方誌部門進行了期刊交流。

當看到《營口春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時,我們為自己的辛勤付出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由衷的感到,我們這些像山花一樣默默無聞的“方誌人”也登上了“大舞臺”,綻放出了絢爛的色彩。

有志,不忘修志問道之初心

志書的編纂工作是一項浩繁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編修隊伍。為了不斷提高志書編纂的質量,提高修志人員的素質能力,辦領導也為我們創造了很多學習的機會和平臺。印象深刻的一次,是2017年遼寧省地方誌辦公室召開的《遼寧省志·軍事志》的評審會。那次會議的規格很高,邀請了全省各市修志方面的專家出席,我們史志辦的韓主任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會議。考慮到我們從未接觸評審會,為了讓我們加強這方面的學習,韓主任特別向省地誌辦的領導請示,申請多要了兩個參會名額,使我有幸參加了那次會議。這是我參加工作以來第一次參加評審會,我原本以為就是各位專家針對存在問題簡單說說,實則不然。一是會場上的氣氛很嚴肅,沒有寒暄,沒有客氣,有的只是針對志稿的逐條點評。省地方誌的鄢鋼城主任親自參加評審,他和在座的十幾位專家一起,分別從篇目設置、資料完善、語言表述、圖表運用等方面,指出志稿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修改意見和建議。二是專家們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豐富、淵博的專業知識深深地讓人敬佩和折服。專家們每人手裡一部志稿,厚厚的一部志稿上被仔細地標註著。專家們每講到一個問題,都會針對具體的篇章節進行說明,非常地詳細、透徹。專家們極具針對性的專業講解,與以往從書本中學習到的知識相比更具有指導性和實用性。我將每位領導和專家的評審意見都作了仔細的記錄,作為日後編修志稿的寶貴學習資料。真心希望,以後還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此類的活動中,使我們在學習實踐中得到鍛鍊和提高。

歷史是一面鏡子,是留給後人的最好老師和教科書。作為一名方誌人,準確、客觀地記錄歷史是使命,更是責任。在志書的編纂工作中,始終秉承著“修志問道,以啟未來”的初心與使命,抓緊抓好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掌握,苦練基本功,提高綜合編纂能力,努力做好地方誌的編修工作,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周爽,女,漢族,1982年4月生,大學學歷。2005年11月任大石橋市高坎鎮政府鎮長助理,2010年2月考入營口市史志辦公室工作,先後擔任宣教科科員、副主任科員,方誌科副科長,2018年1月任黨史科副科長。

情繫方誌|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誌人

如果您對營口的歷史文化感興趣或是手中有相關資料,歡迎您投稿到營口市史志辦編輯的《營口春秋》期刊,與我們共同講述營口的歷史故事!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