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逆流成河:沒有人能體面地活著,殺死善良的兇手只有一個

悲傷逆流成河:沒有人能體面地活著,殺死善良的兇手只有一個

這個世界上,

好人不多,壞人也不多,

不好不壞的人卻很多。

雪崩時,

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在校園霸凌中,

所有旁觀者,都是施暴者。


/

昨晚,我跑去看了《悲傷逆流成河》。

其實在長大以後,我對“青春文學”氣息濃厚的電影已經沒有多大興趣了。

可能是上個禮拜看了韓劇《學校2015》,關於“校園欺凌”的話題性成功地吸引了我。

電影很“青春”,也很疼痛。

拋卻矯作的臺詞和尬人的演技,這部影片算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了。

悲傷逆流成河:沒有人能體面地活著,殺死善良的兇手只有一個

因為直面了最青春,所以就像一把匕首硬生生地插進骸骨裡。沒有人喜歡這種刺痛,但是這種痛苦所帶來的快感又讓人上癮。

平時講了太多情情愛愛,所以今天講講校園欺凌吧。

學生時代簡單嗎?

簡單。

但這種“簡單”也有兩面,對一個人的喜歡很簡單。同樣地,對一個人的討厭也很簡單。

言語的嘲諷,行動的欺辱,漠然的袖手旁觀以及不信任的眼神,真的能將人逼入絕境。

悲傷逆流成河:沒有人能體面地活著,殺死善良的兇手只有一個


//

在學校這樣一個封閉的環境中,未成年人學習模仿成年人的層級世界,迫不及待想要建立一套等級分明的社會規則。

三觀未穩,智慧和權利都是遙遠的東西,只有武力、暴力和小團隊,才是他們可以掌控的。

藉由傷害他人,獲得一種變相的地位和認同,宣洩不明所以的嫉妒、殘忍,正是校園霸凌事件發生的根源。

對於心智尚未成熟,不懂得如何有效保護自己的年輕人來說,往往受到的傷害只能隱藏在心裡,害怕示弱或尋求保護會引來更大的災難,而因此造成了越發隱秘的心理創傷。

故事中的易遙,正是校園霸凌事件的受害者。

起因則是——因為唐小米喜歡齊銘,而她以為齊銘喜歡我——就是這麼簡單的嫉妒,引發了一系列再惡毒不過的流言,帶來了周圍所有人的冷眼和惡意,各種各樣的欺凌找上了她。

被潑冷水,被喂剩菜,被稱為“病原體”……


悲傷逆流成河:沒有人能體面地活著,殺死善良的兇手只有一個


悲傷逆流成河:沒有人能體面地活著,殺死善良的兇手只有一個

悲傷逆流成河:沒有人能體面地活著,殺死善良的兇手只有一個

最糟糕的事,顧森湘也因為陰差陽錯的受辱而自殺,最好朋友齊銘也不相信她。

當所有矛頭都指向易遙時,她百口莫辯,最終選擇了死亡。用死亡來回擊所有人,讓他們帶著愧疚活一輩子。

在易遙奔向死亡之前,她說:

悲傷逆流成河:沒有人能體面地活著,殺死善良的兇手只有一個

其實,在網路上諸如此類的新聞和視頻比比皆是。

2018年9月,高中生小垚因在開學典禮微笑被教導主任當眾扇臉,在眾多的指責下,他撥通了媽媽的電話,“媽媽,生個二胎替我盡孝吧,再見!”當初,如果有人能安慰他一句,結局會不會不同?

2006年,13歲少女梅根不堪忍受網友的辱罵和惡作劇帶來的痛苦,在家中自殺身亡。梅根網絡暴力事件發生後,施暴者受到了美國法律的懲罰,但是梅根也帶著絕望永遠離開了我們。而旁觀鬨笑的人,從不覺得自己有罪。

……

這一切,似乎與我們想象中的青春校園截然不同,然而大量的新聞顯示,這樣的黑暗是真實的,並且普遍存在。

///

有數據稱,57%的霸凌行為是可以因為旁觀者的積極干預而被有效制止的。

在霸凌過程中的不作為和默許,實際上是在促進霸凌的發生。所有的圍觀和哄笑,都是對霸凌行為的鼓勵和推動。

所以,這部電影裡面最卑劣的人不是易遙,而是每一個隨波逐流和助紂為虐的人。

悲傷逆流成河:沒有人能體面地活著,殺死善良的兇手只有一個

因為不計較講話成本,因為圖一時之快,因為大家都在這樣做,所以我點起一根柴火,就算燒死了她,我也不用負責任,因為大家都在這樣做。

永遠有人在黑暗裡偷笑,而不會選擇在黑夜裡開燈。

可是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同樣,在校園霸凌中,所有旁觀者,都是施暴者。

永遠都有人站在對立面上,被人擠兌和驅逐,可是我們卻沒有辦法輕而易舉地選擇站隊。

與世界為敵,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而每一個敢於站出來逆流的人都是帶著滿身的傷痕的傀儡,所以大多數人只會選擇默不作聲。

悲傷逆流成河:沒有人能體面地活著,殺死善良的兇手只有一個

沉默不是錯,錯的是不說。

校園霸凌就是一場噩夢,做過這個噩夢的人,一輩子都會有陰影。

這種自尊心被侮辱的心理陰霾將會伴著孩子一生,對孩子以後的成長產生的巨大傷害,難以估量。而大多數霸凌被隱藏在看不見的角落,又有多少孩子深陷校園霸凌的魔爪裡,正在被一步步吞噬著人生,我們可能根本不知道。

我們雖然沒有殺過人,卻都做過劊子手。

對於受害者來說,比恨更讓人絕望的,是沒有人肯挺身而出,是圍觀者冷漠的注視。

所以,如果每一場校園霸凌發生的時候,都能被及時發現、制止和化解,那麼青春校園,或許就會永遠是熱鬧而鮮活的清純底色了吧。

悲傷逆流成河:沒有人能體面地活著,殺死善良的兇手只有一個


////

不要對暴力選擇沉默,因為他們都喜歡欺負不說話者。

每個人的青春都值得被善待,但願每個看到的人,不會再是沉默的那一個。

有個姑娘在網上提問:手上的動脈在哪裡?

上萬個網友回答:別找了,我愛你……

悲傷逆流成河:沒有人能體面地活著,殺死善良的兇手只有一個

今天若她無人回應,未來誰會回應我們?

今天我們不伸出援手,未來誰會站我們這邊?

“我們90%的錯,不是做了壞事,而是允許壞事發生。”

不作惡只是底線,不旁觀卻能體現良知。

PS:

總覺得惡毒女二有點莫名其妙:她本身也是霸凌的受害者。被霸凌者,轉校後小心翼翼躲著原本學校的人,然後開始帶頭霸凌她人。

悲傷逆流成河:沒有人能體面地活著,殺死善良的兇手只有一個

這個角色的創作空間非常大,本身拍個電影也不為過。可這麼有趣的角色,電影裡——

背景模糊,最後觀眾也不知道她為什麼被欺凌;

動機模糊,單純因為嫉妒的話,男女主只是曖昧,從中間開始女三幾乎已經跟男主談戀愛了啊!可女二完全沒有轉移目標的意思;

結局模糊,除了神經質我甚至在這個人物身上甚至看不到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