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標配」破萬元,你覺得合理嗎?

隨著各大高校陸續開學,學生們也陸續報到之後,學子們的求學之路也算是拉開了序幕。那你知道這些學子們都為開學準備了什麼嗎?又為升學花費了多少錢嗎?

據最新調查數據發現,7成準大學升學成本高於20000元!30000元以上的佔比高達30.34%;20000—30000元之間的佔比為40.03%;低於10000元的佔比僅為4.67%。資金來源方面,“父母出錢”佔91.67%,“自己打工”僅佔6.28%。大學新生自立能力普遍較差,父母依然是大學新生升學花費的主要支出者。

看到這些數據,你會想到什麼?

新學期開學“標配”破萬元,你覺得合理嗎?

“千禧一代”邁入大學校園,升學成本也隨之高漲。並不是說,“千禧一代”帶動了升學的成本。那是什麼造成了匪夷所思的升學成本呢?

“同事老王的孩子考上大學,下週六在xxx酒店慶祝一下,記得準時到······”

你在辦公室聽到過這句話嗎?,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啊!

攀比才是花費的最大“兇手”。

老王家的孩子,考上了專科,在xxx酒店吃的飯。老李的孩子,考上了本科,在xxx酒店吃的飯。我們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學,就在xxx酒店吃飯,一定比他們的酒店要好。

現在家長不是比孩子誰學習好,而是拼的誰家排場大。動不動幾星級酒店吃飯,豪車出入。似乎孩子成了家長們攀比的資本。

孩子上大學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親朋好友聚聚,也無可厚非。但是非要搞到單位,四大姑八大姨都知道,是不是有的放矢。

新學期開學“標配”破萬元,你覺得合理嗎?

學生花費這麼多錢,對於一般普通家庭來說,這確實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升學成本如此之高,不得不奇怪:錢都花哪去了?

據調查顯示大學新生們的升學花費除了學費,電子產品花費是大頭。從最開始的電腦,手機,平板。到現在增加了數碼相機,藍牙耳機,智能手錶。花費也從以前的10000左右,飆升到30000左右。這也只是開學的標配,個人包裝,答師宴~~~~樣樣花費不菲,家長們深感“手頭緊張”。更有傢伙調侃道:“錄取通知書還沒到的時候,賬單就先送來了。”

新學期開學“標配”破萬元,你覺得合理嗎?

溺愛成為家長心頭的一把雙面劍

孩子出門在外,做父母的總是牽腸掛肚,生怕孩子受一點委屈。保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不要在擔心孩子吃不飽,穿不暖了。孩子已經長大了,需要自己去磨礪翅膀。不必要的幫助,家長可以委婉的拒絕了,讓孩子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家長一味的給予,最後會變成孩子義無反顧的索取,這是你想看到的結果嗎?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讀起來是有點道理。似乎這句話的主要責任都歸結到了家長上。現實真是這樣的嗎?

孩子成不成才,很大的原因在於自身。沒有一個內在的驅動力,只是靠別人在前面拉,在後面推,是不長久的。不要為孩子無理的要求買單了,讓他們知道,自己想要的,只有通過自己努力得到,才是最長久的。

最後請家長們理性對待孩子升學,未來孩子以後的發展,還需要靠個人的努力。同時也呼籲新大學生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培養自力更生的習慣,不要過分依靠父母。

新學期開學“標配”破萬元,你覺得合理嗎?

父母會老去,社會最終需要的還是能獨立生活的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