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把錢交給機器人打理嗎

一場圍棋界的“人機大戰”把阿法狗(AlphaGo)捧成了“網紅”;瞬時掀起的人工智能熱浪讓原本在國內尚顯高冷的“智能投顧”宛如千樹萬樹梨花開;一眾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始給自己貼上“金融技術”(Fintech)標籤;推出各種機器人投資顧問產品。

把錢交給智能機器人打理並非天方夜譚;甚至很可能成為下一個市場藍海。然而;這股“一窩蜂”的架勢已經引起不少業內人士的憂慮:在沒搞清楚概念之前;一擁而上很可能就把“智能投顧”給玩壞了;更要千萬警惕那些披著智能外衣的龐氏騙局。

“智能投顧”勝在降低金融門檻

一家一站式大眾(理財)資產配置平臺;定期資產組合有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四個期限;由P2P的小微信貸、消費信貸、貨幣基金等八種資產構成———實際是把17個平臺的不同資產打包組合。

一家主打“智能算法定製組合”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通過測試投資者的婚姻狀況、社會角色、收入支出情況等;決定不同的資產的配置比例……

就在最近幾個月;標榜自己是“智能投顧”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扎堆出現。

在全球市場上;“智能投顧”其實早已風生水起。除了Wealthfront、Betterman兩家主打機器人投顧的創業公司估值飆升至10億美元;一大批老牌金融巨頭也開始紛紛佈局該領域。今年3月15日;高盛宣佈收購線上退休賬戶理財平臺HonestDollar;去年8月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收購了機器人投顧初創公司FutureAdvisor;去年12月;德意志銀行推出了機器人投顧AnlageFinder等。

“國外的這些‘智能投顧’模式;本質上都是根據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藉助移動互聯和量化投資的技術紅利;組建交易所上市基金(ETF)的投資組合。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資管理服務。”積木盒子智能投顧項目負責人鄭毓棟告訴記者;傳統的投資顧問價格昂貴;好的私人銀行家是需要用經驗堆起來的;如果能採取智能機器人;把所有市場數據進行一個非常理性的判斷;無疑可以大幅度降低門檻。

上海量化投資管理中心執行合夥人毛羽經歷過A股市場的數輪牛熊轉換;在他看來;藉助智能機器人投資的最大優勢在於可以幫助“戰勝人性”。投資很多時候不是輸給市場;而是輸給了自己的貪婪和恐懼。如果是一個機器人幫著做資產配置;顯然它會非常理性和冷靜;能夠根據最優比去分散資產;而不會在市場特別瘋狂的時候衝進去;卻在市場特別低迷時不敢入場。

要有算法支撐,而不是拍腦袋

鄭毓棟告訴記者;真正的“智能投顧”特點是分散、個性化和長期;它可以幫助你把資產分散到不同籃子裡;追求的是一種風險收益比。

同時,它們並不是一個千人一面的產品,每個人得到的組合和後續的建議都不一樣。最關鍵的是,“智能投顧”追求的是一種長期穩健的回報,而不是擇時擇股回報。

投資回報可以被分為無風險回報,加上β回報,加上α回報。簡單來說,跟隨大盤的就是β回報,比大盤跑得好的就是α回報,而巴菲特、索羅斯、王亞偉等大佬們孜孜不倦追求的就是α回報。那麼,智能機器人能打敗巴菲特嗎?

毛羽的答案令人振奮。他表示,海外市場西蒙斯大獎章基金的收益率就遠超巴菲特,但管理容量只有150億美元,“單純從收益率跑贏巴菲特並非難事,可要做到巴菲特那麼大的管理容量就很困難了。”

“每一個策略有其市場容量。當這個市場越來越有效的時候,機構投資人參與得越來越多,α回報的空間一定會越來越少。”在毛羽看來,能做“智能投顧”的公司,必須要有一套與他人不同的數據底層積累和穿越長期牛熊的超級算法系統。正如阿法狗是19×19棋盤上的無數個算法,“智能投顧”系統就是要對A股2800多隻股票多年的交易信息數據進行接近窮盡的分類算法運算,最終跑出適合投資者風險偏好風格的投資策略模型,“也就是要有一套體系進行自動選股選時的精算和風控,而不是像現在的投顧,靠人拍腦袋定策略。”

光玩“概念”,面臨合規風險

事實上,人工智能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阿法狗背後的技術叫深度學習。“深度學習局部有效性的問題特別顯著,也就是說它會陷入一個死衚衕裡面出不來。其實金融很多時候需要的並不是一個精確的答案,特別是在‘智能投顧’,我們只要方向性的判斷。”鄭毓棟說,“‘智能投顧’要做到‘全局解’,即使這個解是模糊的。因為,機器人只要告訴我們會漲就可以了,漲多少無所謂。”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的“智能投顧”現在還處在概念階段,更多是針對不同客戶類型的資產配置。除此之外,合規性問題是擺在這些平臺面前的挑戰。由於缺乏監管,“智能投顧”平臺面臨的核心問題在於資金池問題、公眾化風險問題以及風險溢出問題。

鄭毓棟表示:“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是一個很火的詞兒,但是金融上如果用錯了會造成很大的問題。對於很多自稱用人工智能做‘智能投顧’的公司,至少要能說明用了什麼算法,計算量是怎樣的,由此可以做一個判斷,他們是光借用一個概念,還是真的懂這方面的運用。”

文匯報記者 唐瑋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