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演藝精品激活歷史文化

□ 姜辰蓉 蔡馨逸

俶爾烽煙四起,驚破霓裳羽衣……當千載傳頌的白居易詩篇,在驪山華清池一幕幕展現,帶給遊客的是驚歎與震撼。

如今,旅遊演藝越來越受到關注。形式新穎、各具特色的精品演出,通過與當地歷史文化深度融合,有效激活旅遊資源,獲得市場與口碑的雙豐收。在陝西各地,以實景舞劇《長恨歌》為代表的旅遊演藝成了一道風景線。

實景演藝讓“門票經濟”難題實現了“破冰之作”的轉型升級。據陝西華清宮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費文娟介紹,《長恨歌》如今已成為景區的招牌之一。2007年公演以來,累計演出2500多場,接待觀眾超過350萬人次。

在西安白鹿原影視城,規模、內容、形式不一的十幾臺旅遊演藝,已成為景區跳出周邊同質化競爭的一大“法寶”。影視城除了有關中特色美食街區和仿古建築外,還依託小說中的主要情節及人物打造了十幾臺文化演出,以動態的形式表現文化,升級遊客互動體驗,形成IP情景再造與延伸。

還有的實景劇通過融入武術打鬥、飛車特技、槍戰爆破的互動表演,讓觀眾“零距離”真實感受炮火紛飛的年代,備受好評。大型影視特技特效實景劇《二虎守長安》,被遊客評為“來白鹿原影視城必看演出”,目前已演出1600餘場,接待遊客130萬人次。

“中國旅遊業已經進入文旅融合的時代。演藝可以作為文旅融合的載體,藉助現代聲光電等科技手段,將各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更好地詮釋出來,也能讓文物和旅遊資源‘活起來’‘動起來’。”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化旅遊研究中心主任張燕認為。

陝西旅遊集團是多臺旅遊演藝精品的出品方,集團董事長周冰說:“文化旅遊演藝是當前旅遊業比較重要的旅遊產品之一,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需求,未來隨著旅遊業整體形勢的向好和發展,依然存在較多機會。”

不同的精品旅遊演藝也成為城市的新標籤。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歷史基因,以歷史文化資源為基礎、基於延安紅色旅遊資源打造的實景演藝作品,成為遊客們都可以通過快速、深入瞭解各地民俗、歷史、文化的一扇門,集群效應已經顯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